有錢人和窮人 最大的「差異」...就是台灣學校「沒教」、爸媽也不會的這 4點「財務觀念」!

小資女艾蜜莉

小資女艾蜜莉

  • 2017-06-30 08:32
  • 更新:2018-07-29 20:50

有錢人和窮人 最大的「差異」...就是台灣學校「沒教」、爸媽也不會的這 4點「財務觀念」!

(圖/shutterstock)

 

 

您一定有聽過《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

本書作者 羅勃特.T.清崎有兩位爸爸,

這兩位爸爸都有很高的收入,

但讀到博士畢業、也是作者親生爸爸的窮爸爸,

他生前常為了錢煩惱;過世後,留下了許多積欠的帳單…

 

而另一位富爸爸,是作者羅伯特是好朋友的爸爸,

這位富爸爸國中沒畢業,

卻成為夏威夷最富有的人,甚至留下許多財產。

 

而本書,就是在講富爸爸交給作者的「財務教育」!

生長在台灣的我們遇到最大問題應該是:

學校「不教」理財。

因此,台灣人的金錢觀,主要來自「家庭」。

可能父母收入很高、但不懂理財也無法教育下一代,

讓下一代「複製貧窮」的價值觀,

爸媽、子女、下一代、下下一代,永永遠遠都翻不了身…

 

 

透過這本書,羅勃特寫出自己與富爸爸的相處,

把這些「財務管理知識」讓更多人知道。

在這裡,擷取以下4個重點與大家分享。

 

1.「資產」與「負債」的不同!

資產: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負債:單純把錢拿出你口袋的東西

 

任何東西可以是資產,也可以是負債。

舉例:你買了一間小套房,每個月要付3萬房貸,

這個小套房就是負債。如果你的房子出租給別人,

每月能替你帶來1萬塊的租金收入,那房子就是資產。

 

在這裡,最特別的是窮人與富人的不同:

窮人花錢只有支出、富人卻花錢買進資產!

 

就像多數人有穩定工作後,開始買了車子、房子、手機,

卻每個月忙於付加油錢、燃料稅、房屋稅、地價稅、

手機通話費等等,過著被錢追著跑的日子。

 

在此,您需要向富爸爸學習的是「處理錢的思考方式」!

換句話說,你得開始「買能替您帶來收入的【資產】」!

 

普通的上班族應該要繼續努力工作,

然後「確保」您買進的是資產,

如此一來,資產會替您產生收入,

這份收入,可能會高過你的支出、高過你的薪資,

如此一來,你就成功抵達「財富自由」!

 

 

2. 「資產」就是能帶來收入的東西

我們在前面定義了資產是替您帶來收入的,

但有沒有更具體的例子呢?

作者將這些資產分成七大類:

不需要我到場就可以運作的公司、

股票、債券、產生收入的房地產、票據(借據)、

智慧財產權的版稅、任何有價值可以產生收入的東西。

 

3.不要害怕貶值!

股票、債券可能會貶值,但電視、房子、新台幣也會!

有些人可能會害怕,當我把錢投入股票、債券,

那萬一股票跌了怎麼辦?

其實您想想,您的房子、電視、車子也會折舊,

光是新品與二手,就有許多倍的價差!

甚至,您還要每個月付出一筆錢來支付這個已經貶值的物品,

像是車子的油錢、燃料稅等等。

因此,大家的課題是:學會把錢用於購買資產!

 

 

4.重要的不是賺了多少,而是能留住多少錢!

如果今天您賺了50萬,卻花了49萬,

那麼真的是賺了50萬嗎?還是只賺了1萬塊呢?

 

假設您今天是賺超多的工程師,

但您的收入得繳一堆的稅給政府之外,

花錢要繳稅、存錢也要再繳稅,甚至過世了,

也還是要繳一筆遺產稅、贈與稅等等,多麼可怕的事實。

因此,大家更需要學習的是「規劃和購買資產」,

降低需要付出的稅率。

 

這正是股神巴菲特繳的稅,比他的秘書還要少的原因!

也正是台灣很多富豪繳的稅和他的所得不成比例的原因。

 

 

永遠記得:

稅務和法律一樣,

這些條文,永遠只保障懂它們的人!

 

最後,在這本書中,除了對金錢的規畫之外,

我還被提醒了最重要的2件事:

克服對金錢的恐懼、獨立思考!

不要被錢、帳單、支出追著跑,

好好思考,怎麼將錢變成「為我所用」!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

馬上按讚加入 >> 艾蜜莉-自由之路

 

掃描下方 QR 碼

或在 APP Store 搜尋「艾蜜莉定存股!

跟著小資女 艾蜜莉,一起存股吧!

有錢人和窮人 最大的「差異」...就是台灣學校「沒教」、爸媽也不會的這 4點「財務觀念」!

 

艾蜜莉講座 熱烈加開中>> 點我報名

小資女艾蜜莉

小資女艾蜜莉

考過公職也當過上班族,利用閒暇時間自行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選股模式與交易邏輯,6年獲利400萬並持續增加中。

考過公職也當過上班族,利用閒暇時間自行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選股模式與交易邏輯,6年獲利400萬並持續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