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研究報告】聚陽(1477)靠AI打敗不景氣 獲利創新高

龔招健

龔招健

  • 2023-12-01 17:52
  • 更新:2023-12-01 18:05
【台股研究報告】聚陽(1477)靠AI打敗不景氣   獲利創新高
資料來源:聚陽法說會

 

聚陽(1477)小檔案

成立時間:1990年

董事長/總經理:周理平

資本額:24.19億元

主要產品:成衣

【台股研究報告】聚陽(1477)靠AI打敗不景氣   獲利創新高
資料來源:聚陽法說會

 

紡織成衣業今(2023)年持續在消化庫存,尤其是上半年,但成衣代工雙雄之一的聚陽(1477)卻能打敗不景氣,營運領先回溫,且獲利成長幅度優於營收,原來是靠人工智慧(AI)這個祕密武器,讓公司得以在景氣落底但未明顯復甦時,較同業更有能力承接利潤較好的短單或急單(從客戶下單到交貨在3個月內完成),展現十足的營運彈性,能靈活應變調度,提高生產力。

 

聚陽近年平均接單價格(ASP)呈上揚趨勢  (單位:美元/打)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ASP | 56.4 | 59.8 | 58 | 62 | 66.2 | 成長率 | 1% | 6% | ‒3% | 7% | 7% |

聚陽今年第3季營收92.72億元,季增28.4%、年減1.4%;毛利率26.8%,季增2.2%、年增3.4%;第3季營益率15.9%,季增2.2%、年增2.2%,稅後純益13.22億元,季增64.4%、年增19.2%,每股純益5.47元。

聚陽前3季稅後純益30.75億元,年增12.3%,每股純益12.72元,大賺超過1個股本,其單季、累計獲利均創歷史新高,整體表現明顯優於國內多數同業,甚至讓成衣代工股王儒鴻(1476)略顯遜色,兩者的EPS(每股盈餘)差距已大幅拉近。

近年大舉引進AI管理系統  生產管理環節全都數位化

這到底是如何辦到的?聚陽近幾年大舉引進AI管理系統,在生產端上從數位打樣、排版,到雲端傳輸、即時修訂,再配合AI進行製程優化、織品瑕疵檢測與供應鏈資訊串連等,幾乎每個生產管理環節都數位化,既有助於規劃長單,也有利於接高毛利急短單,並能節省人力工時、提高獲利。

聚陽董事長周理平透露,透過AI、數位化,初估至少可以節省40%工時,多出來的時間、省下的人力可以服務更多客戶。換言之,聚陽經營團隊在AI輔助下,資訊接收快,趨勢掌握早,應對更精確,原有人力可創造更高產值,如此一來,利潤就增加了。

此外,聚陽成功打造「AI醫療智慧衣」,具備AI感測、量測等智慧醫療相關功能,一件價格高達數千美元,是給病人穿的「醫療器材」,其代工的美方客戶產品已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醫材上市許可證,聚陽台灣廠也獲美FDA查廠通過,為台灣成衣業首例,第一波釋單2,000件,今年底前持續出貨。

深耕運動機能產品有成  創新跨入智慧體感服飾

聚陽實業今年8月宣布與晶翔機電跨業合作,透過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的支持,整合雙方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優勢,共同開發高科技精準運動體感服飾系統,結合體感運動雲平台,可運用在高爾夫。

此一全新的數位化運動科技產品由聚陽負責款式設計開發,運用台灣優異的機能性布料及聚陽智慧紡織的研發能量,以專利研發的「可撓曲、耐拉伸、可水洗、輕薄柔軟」多通道導電線材,以及特殊的製造工藝,結合晶翔所開發的九軸傳感器,打造出台灣高科技的精準運動體感服飾,除了提供競技選手使用,一般大眾或運動愛好者也可使用,藉以提高運動成效、減少運動傷害。

聚陽於2018年成立跨領域創新中心,專責於智慧紡織產品的研發與各項跨產業的合作(智慧醫療、運動科技),已擁有多項專利技術,並取得台灣QMS(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準則)與歐洲的醫療認證(ISO 13485)。

目前聚陽有5成營收是來自運動機能產品,使獲利結構較數年前大幅改善,加上透過AI和數位化管理,大幅提升生產排程效率,得以挑選毛利較高的急單或短單,帶動今年獲利成長,儘管全年營收大致持平。

聚陽看好日系客戶訂單動能延續、美系客戶庫存去化告一段落、需求開始回溫,正向看待第4季跟明年首季的營運表現,而印尼新產能投產將為明年增添動能。

考量目前接單動能強勁,未來成長動能仍可期待,聚陽印尼廠規劃的新產能當中,預計有4成在2023年底投產,其餘4成將在2024年完工,可提升公司總產能約7%~8%。

因應美國客戶的運動服產品需求強勁,聚陽在越南的運動專精廠也要擴增產能,預計明年下半年完成擴產。此外,原預計孟加拉廠產能占總產能比重約5%,但考量集團中長期規劃,該廠未來產能可能提升至原預估的2~3倍,最快2024年底至2025年進入量產。

聚陽受惠4大產業趨勢

1.中國以外產能受青睞:為避開中美貿易戰的風險,加上降低關稅、勞工成本,成衣服飾品牌商正尋找中國以外的產能,生產基地主要位於東協國家的聚陽受惠。

2.大者恆大趨勢:品牌商實施供應商集中計畫,大型供應商將會取得更多訂單,因品牌商信賴大型供應商穩定的財務能力與分散的產區布局,而大型供應商的營運規模與管理能力將成為新的進入障礙。

3.縮減供應鏈生產時間:服飾業者為了改善存貨管理,希望供應商能縮短接單到交貨的時間,這正是聚陽所擅長的。

4.落實企業責任:品牌客戶為了降低風險,要求供應商落實高規格的企業責任規範準則,會增加下單給企業責任評鑑表現良好的廠商,如聚陽。

聚陽競爭優勢

 1.優秀的管理能力:經營5個跨國產區,生產多類型的成衣品項,找出最佳的生產模式,能快速反應市場變化、縮短交貨期,以維持穩定的獲利能力。

2.高附加價值服務:提供客戶一站式採購與多面向的高附加價值服務,包含了產品設計、快速打樣與原物料整合等服務。

3.垂直整合能力:藉由轉投資布廠和布商,切入上游越南(最大生產基地)布廠的營運,以有效掌握原料品質與價格,達到降低採購成本、增加獲利的效果。

投資建議

第4季為聚陽傳統淡季,然美系客戶訂單上修且產品組合優化,營運不看淡,CMoney研究團隊預估今年EPS約16元,明年EPS則成長至19元,且公司近年現金股利配發率通常高達8、9成,建議逢低買進。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龔招健

龔招健

《Money錢》雜誌主筆,希望幫更多人財務自由。

《Money錢》雜誌主筆,希望幫更多人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