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狂飆 相關標的雞犬升天,存個股還是存 ETF、基金好?
今年股市挾著生成式 AI 話題,相關個股,甚至是 ETF、台股基金也都跟著迎來亮眼表現,不過在近期一波修正中,漲幅也吐出大半,長期投資該選個股、ETF 還是台股基金呢?
前一陣子股市交投相當火熱,當沖客紛紛進場,帶動台股爆出動輒 3、4 千億元以上的巨量,像是今(2023)年 7 月 18 日出現 4,936 億元的天量,指數當日也創下小波段高點 17,401 點,不過,當日是巨量收黑,顯示相對高檔的獲利了結賣壓出現。
無獨有偶,在不久後的 7 月 31 日台股又出現了 4,922 億元的巨量,這次同樣也是創下波段高點 17,463 點,但是指數單日高低震盪近 400 點收黑,之後台股開始出現一波下修,到了 8 月中旬,指數自 7 月底的 17,463 波段高點,轉間眼已經下修了千點。
可以想見,這波下跌來得急且快,和今年上半年的驚驚漲多頭走勢明顯不同,不少投資人面對這波急跌,應該都有「措手不及」的狀況。
問題來了,在近期一波修正當中,不論指數、個股的漲幅都吐出了大半,投資人在選擇投資工具時,到底該選個股、ETF 還是台股基金?哪個能讓投資人持盈保態,中長線穩健獲利呢?
選對股票上天堂,選錯股票住套房
其實,每一種投資工具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因為投資人多半已經有個人偏好的投資工具與投資方式。如果選擇個股,必定無法避開「非系統性風險」,白話來說,個別公司都有可能遇到天災人禍,影響營運表現,但是,個別公司的確也有可能因為搭上熱門題材一飛沖天。運氣好的話,選到好股票讓投資人上天堂,但運氣不好的話,選錯股票也可能讓投資人住「套房」。
至於台股 ETF 或是台股基金,因為都是投資「一籃子股票」,基本上都可以分散「非系統性風險」,白話來說,這一籃子股票可能有一家公司破產下市變壁紙,但同時可能也會出現一檔飆股倍數大漲,一來一回可以相互抵消「好運」及「倒楣」,整體會有比較「穩健」的表現。
而台股 ETF 和台股基金的最大差異,就是被動與主動的差別,一是追蹤與複製「標的指數」的被動型操作,一是以打敗台股指數表現為目標的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操作。
不過,投資人還是要問自己,是不是充分了解不同投資工具的可能風險與報酬,以及是否適合自己的投資屬性。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以 0050 的表現來看,今年上半年 0050 還原權值的漲幅是 19.79%,由於 0050 代表台股 50 大權值股組合,表現應該類似這 50 檔股票的平均值,那麼投資人可以猜看看,這 50 檔權值股是不是會有 25 檔左右的漲幅勝過 0050 的 19.79%,另外 25 檔則低於 0050 的表現呢?
事實上,0050 的成分股裡,只有 14 檔今年上半年的漲幅大於 20%,包括廣達(2382)、欣興(3037)、南亞科(2408)、和泰車(2207)、瑞昱(2379)、聯詠(3034)、台積電(2330)、聯電(2303)、日月光(3711)、兆豐金(2886)、台新金(2887)、台達電(2308)、研華(2395),以及聯發科(2454)等。
投資單一個股風險高,基金、ETF相對安全
其中,廣達的漲幅高達 125%,投資人應該很難想像,這種電子硬體的大牛股,怎麼能夠在短短半年內大漲超過 1 倍呢?不過,第 2 名的欣興漲幅就掉到了 46%,也就是說,只有「最幸運」的權值股投資人,才能在今年上半年幸運「選」到廣達,否則,第二幸運的投資人,漲幅就會從 125% 一下子掉到了 46%,表現相差甚遠。
此外,在台股上半年多頭的走勢裡,這 50 檔權值股當中竟然還有 9 檔是負報酬,如果投資人運氣不太好,選到這 9 檔股票之一,今年上半年恐怕就只能看著股市漲,自己手裡的股票卻在賠錢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得出來,即使是在多頭走勢當中,如果是投資個別股票的話,仍然有可能「倒楣」選到賠錢的股票。如果是選擇投資台股基金的話,同樣也會有績效高低的差異,但是一般來說,基金要下市的機會很低,而投資單一股票,則有可能遇到股票爆雷下市,或是長期低迷不振的狀況。如果是選擇台股 ETF 的話,除非一籃子股票中有很多家公司下市,否則 ETF 要下市的機會就更低了。
如果存股的投資人不要選股,也不要管進場的時機,直接存 0050 這類持有「一籃子股票」的 ETF 呢?今年上半年 0050 成分股第 15 名的遠傳漲幅是 19.27%,表現還小輸 0050。也就是說,如果拿 0050 和它的 50 檔成分股來比較,0050 上半年漲幅表現擠下遠傳,可以排名第 15 名,打敗它自己 7 成的成分股!
與其重押個股,不如投資一籃子股票
這邊並不是鼓勵大家就去買 0050,而是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存股的投資人應該都有自己的口袋名單,或是已經有自己的投資組合,通常,你的投資組合就像持有一籃子個股的 ETF 一樣,已經可以分散個股風險。
或許這樣一來,你沒有重押上半年最會飆漲的廣達,它只是你 50 檔持股的其中之一,但是,你也不會倒楣地重押前面提到的 9 檔負報酬股票,因為它們也只是你 50 檔持股的其中幾檔而已。
實際上,在不猜測哪一檔個股比較會漲的狀況下,直接存一籃子股票的結果,反而會讓你比較有機會排名在「前段班」,像是前面 50 大權值股的例子,直接存一籃子股票的話,可以勝過 7 成個股的表現。
所以,這邊提醒存股投資人,可以用投資 ETF 的精神,來打造自己的的投資組合。投資人也可以檢視手中的投資組合,看看是不是也有上述類似的結果,來增加自己「繼續存股」的信心。
至於沒有時間關注自己的投資組合,或是相信專業經理人會有更佳投資判斷的投資人,當然也可以直接選擇把錢交給基金經理人來幫你投資。在這種狀況下,投資人可以根據基金過往表現、投資成本等面向,選擇績優、信譽佳的基金公司與經理人,來為自己的財富操盤。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