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央行年會發言,三大指數挑戰季線壓力
Tesla執行長Elon Musk、Meta 執行長Mark Zuckerberg,Google 執行長Sundar Pichai、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和Microsoft聯合創始人Bill Gates,將於9/13前往國會山莊參加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的首場人工智慧(AI)見解論壇,在市場消化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於全球央行年會,鷹中帶鴿的發言後,短線焦點回歸至現階段經濟表現優於預期的事實,昨(28)日美股四大指數終場全數收漲,漲幅介於0.62%~1.21%,其中道瓊、那指、S&P500皆嘗試挑戰季線壓力,並等待本週四(31)的PCE數據表現,與本週五(9/1)的非農風向球。
製造業工資增漲,美元熄火等待非農
昨(28)日美國8月達拉斯聯儲商業活動指數錄得-17.2,高於市場預期的-19,與前值的-20,
產出指數錄得-11.2,低於前值的-4.8,
產能利用率指數錄得-3.7,高於前值的-2.4,
新訂單指數錄得-15.8,高於前值的-18.1,
訂單成長率指數錄得-12.5,高於前值的-20.6,
未完成訂單指數-13.2,高於前值的-13.8,
裝船指數錄得-15.8,低於前值的-2.2,
交貨時間指數錄得-4.3,高於前值的-11.4,
製成品庫存指數-6.9,低於前值的-1.2,
原材料支付價格指數錄得17.4,高於前值的10.5,
製成品價格指數錄得1.8,低於前值的2.3,
工資與福利指數錄得34.9,高於前值的19.1,
就業指數錄得4.3,低於前值的10,
工時指數錄得-3.8,低於前值的3.9,
綜上來看,德州工廠8月份活動表現續處萎縮,縱然整體數據回升至-17.2,且優於市場預期,但由細項來看,新訂單、訂單成長率雖有所改善,且製成品價格穩定,只是原材料支付價格指數走揚,生產指數大降至2020/05以來低,令市場對於製造業的前景看法仍然抱持審慎,
而本週將逢非農公佈,製造業中就業相關數據同樣令人關注,就業降溫,工時縮短,但工資卻出現增漲態勢,令市場擔憂通膨仍有降速趨緩風險,加上上方提及原材料支付價格指數走揚,除進一步強化Fed官員於央行年會對於通膨的看法,也連帶推升升息預期,9月份按兵不動的預期進一步失守80%,來到78.5%,升息1碼的機率則由昨(28)日提及的19.5%,進一步推升至21.5%,昨(28)日美元指數終場收跌0.18%,未能突破5/31前高。本週四(31)的PCE數據表現,與本週五(9/1)的非農將提供進一步的風向球。
美元熄火,英鎊暫守半年線
昨(28)日英國無重點經濟數據公佈,也無重點官員談話,英國央行(BoE)副行長布羅德本特(Ben Broadbent)上週五(25)出席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時,對於通膨看法審慎帶來的觀望延續,但由於英國經濟面未如美國強勁,英國央行(BOE)維持高限制性利率的預期仍存,卻需擔憂經濟衰退,整體升息前景對比美國經濟穩健推升Fed升息預期的背景來說,相對疲軟,雖然美元熄火,為非美貨幣讓出表現空間,英鎊/美元終場收漲0.18%,於半年線有守,但短線除8/24長黑、8/3前低(頸線)壓力,又有月線反壓,多方於半年線本週不宜失守。
Robert Holzmann:「可能需要在9月份再次升息。」
昨(28)日歐元區無重點經濟數據公佈,市場聚焦官員談話,德國央行行長內格爾(Joachim Nagel)表示「無法判斷歐洲央行(ECB)是否應該在9月份的會議上升息。」
奧地利央行行長、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霍爾茨曼(Robert Holzmann)表示「歐洲央行(ECB)尚未擊敗通膨,可能需要在9月份再次升息。預期的情境是中途不暫停、繼續升息。」
綜上來看,由於先前持續提及,英、歐地區在通膨回落速度不如美國,且英國通膨回落速度最慢,雖然歐洲通膨有所進展,只是進度對比2%的目標仍有明顯距離,且勞動力市場緊張,可能導致工資提升,進而令通膨降速趨緩,
雖然Joachim Nagel並未給予明顯風向球,但由Robert Holzmann的預期偏好看來,對比一下升息、一下暫停升息的政策導向,Robert Holzmann比較偏向9月份升息令利率水平更快速達到預期峰值後,可以轉向觀察通膨回落,甚至不排除提前降息的可能性,
此外,只是歐洲現況經濟表現停滯的事實,並不利於歐洲央行(ECB)維持9月續升息的貨幣政策走向,具體仍等待經濟數據表現作為校正基準,美元指數熄火為非美貨幣表現讓出空間,昨(28)日歐元/美元終場收漲0.22%,於收復站穩5日線前,搶短仍宜審慎。
等待本週非農,金價暫守月線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中國通縮風險未去,恆大、碧桂圓等房市利空影響未去,又有中美互制,避險情緒有利金市底部,而因通膨距離各國央行的目標2%仍有明顯距離,現階段雖普遍預期升息進入觸頂階段,但於央行年會後,市場持續尋找9月份利率會議相關影響因子作為風向球,
而昨(28)日美國8月達拉斯聯儲商業活動指數公佈後,CME的FedWatch Tool來看,9月份雖仍屬按兵不動,但升息1碼的預期也再度轉強,加上歐元區官員發表的談話立場也偏好支持續鷹,市場等待本週五(9/1)將公布的非農作為重點風向球,昨(28)日對貨幣政策動向敏感的2、3、5年期美債殖利率熄火收黑,為不孳息的金市讓出表現空間,
加上美元指數熄火,黃金/美元多方穩步收復月線,終場收漲0.30%,以1,920.19美元/盎司作收,維持先前「搶短倉於站穩月線後可嚐試加倉,但逢失守月線導致不如預期時,也應快進快出嚴守停損。」的看法
審慎看待中國經濟,布油續於年線攻防
油市上,過往持續提及「5/29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至9/4勞動節(Labor Day)這區間的傳統夏季用油旺季利多」為中期格局需求面底部支撐,但9/4勞動節後需求走疲為可預期,需留意過往需求面支撐逐步轉弱的風險,供給面部分,沙烏地阿拉伯減產100萬桶/日,以及俄羅斯維持減產30 萬桶/日的舉措,皆順延至9月底,為短期底部帶來供需吃緊預期,
而恆大集團雖於昨日(28)在港交所正式復牌,但由於港交所網站上週日(27)公布恆大1H23財務狀況,共計虧損高達330億人民幣,2022年同期虧損664億人民幣,雖然復牌令恆大得以避免「停牌18個月,摘牌下市」的風險,但恆大債務危機並未因此解除,早盤跌幅一度逼近9成;而碧桂園也於今(29)日公佈受服務成本上升的影響,導致1H23的營收錄得人民幣207.3億元,年增3.39%,利潤錄得人民幣23.5億元,年減8.7%,同樣反應房市低迷情況,
而市場原先預期中國將帶動2023年度全球經濟成長的1/3,但在中國陷入通縮且房市未爆彈也未能清除,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下調中國股市的預期目標,其中Goldman Sachs更提及,亞洲地區其他經濟體可能面臨外溢風險,同樣顯示現階段市場對於全球需求放緩的預期延續,
昨(28)日美油、布油逢月線壓力,終場分別收跌0.10%、1.05%。中期格局重點仍落於英、歐、美經濟數據,以及中國經濟數據是否明顯出現復甦動能,長線上「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技術面上,因中國經濟仍為隱憂,先前年線反彈搶短者,宜留意布油本週年線不宜失守,失守後美油年線短線就不宜同時失守,如確認跌破,則應視為本次反彈不如預期,適度降倉出場觀望,並同樣維持「百元大壓為長線關鍵分水嶺」的看法。
郭明錤:「Apple有望成為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
S&P500 11大板塊漲10跌1,通訊服務、資訊科技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1.22%、0.82%,表現較穩,僅公用事業板塊終場收跌0.02%,表現較平。成分股中Boston Scientific、MMM分別收漲5.97%、5.22%,表現最佳,Bio-Techne、Mosaic終場分別收跌2.37%、1.82%,表現最弱。尖牙股漲多跌少,Meta漲幅0.67%,Amazon跌幅0.09%,Netflix漲幅0.49%,Apple漲幅0.88%,Alphabet漲幅0.87%。
值得留意的是,研究公司Omdia的數據顯示,iPhone 14 Pro Max 6月累計出貨量為2,650萬支,是所有製造商中出貨量最高的機型;而iPhone 14 Pro 6月累計出貨量為2,100萬支。iPhone 14以1,650萬支的銷量位居第三,iPhone 13的銷量為1,550萬支,
Samsung Galaxy A14 6月累計出貨量為1,240萬支,暢銷手機排行名列第五,前四由Apple手機霸佔,且對比2022年,市場最暢銷的設備是iPhone 13的銷售背景,反應消費者購買習慣出現轉變,由中低端手機轉向最高端設備,
此外,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昨(28)日於X(Twitter)上發文表示,根據郭明錤自己的最新調查,Samsung 2023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已砍至 2.2 億部,若Apple維持2H24 iPhone訂單不變,則2023年iPhone出貨量可望上看2.2~2.25 億部,並超越Samsung成為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此出貨排名對Apple生態有長期正面影響。
回應市場觀望iPhone 15 出貨量因供應鏈問題故進一步下修出貨量,以及iPhone 15 Pro Max 出貨將遞延的問題,則表示iPhone 15 Pro Max將在本周開始大量出貨,且Apple亦同時增加舊款機種出貨量。在市場過度保守看待 iPhone/iPhone 15 2H24出貨導致股價修正與新產品發布有利交易氣氛下,Apple近期或迎來股價反彈機會。昨(28)日Apple於5日線取得支撐後逐步消化8/24長黑與月線壓力,終場收漲0.88%。
MMM董事會批准60億美元耳塞和解協議
道瓊成分股漲多跌少,MMM、Goldman Sachs終場分別收漲5.22%、1.82%,表現較佳。Johnson & Johnson、Merck & Co.終場分別收跌1.18%、1.16%,表現較弱。費半成分股全數收漲,IPG Photonics、Wolfspeed終場分別收漲3.50%、3.18%,表現最佳。Synaptics、Allegro MicroSystems終場分別收漲0.05%、0.32%,表現較平。
值得留意的是,MMM昨(28)日董事會批准60億美元的耳塞和解協議,以解決其耳塞導致退伍軍人聽力受損的索賠問題,雖然該和解協議的款項將分多年支付,但賠償金額遠低於原先市場預期,且有機會不用面對超過23萬名現役軍人、退伍軍人和其他人提出索賠訴訟,
而原先MMM曾於計劃為子公司Aearo Technologies聲請破產保護,並成立10億美元信託基金,以處理約23萬件待審的耳塞瑕疵訴訟的方式,於2023/06遭
印第安納波利斯美國破產法院法官格雷厄姆駁回後,當下雖有發表聲明表示「將對該次裁決提出上訴」,但隨破産策略胎死腹中後,市場焦點重返MMM在多達16次關于耳塞的早期試驗中輸掉10次,十幾名服役人員獲得了超過2.5億美元的賠償的事實,
原先高額度理賠金額的潛在風險,為股價主要觀望,但隨MMM董事會批准60億美元的耳塞和解協議的消息傳出,昨(28)日股價向上跳空大漲5.22%,強勢收復5、10日短均,與月、季、半年線。
軍工輪動,加權量縮不足3,000億
由資金面來看,昨(28)日美元指數收跌0.18%,未能順利突破5/31前高,雖利於新台幣短線取得喘息空間,但於失守月線前,仍將為新台幣帶來壓力,市場關注的台積電ADR昨(28)日終場收漲0.97%,技術面於月線、半年線之間狹幅震盪,但上週四(24)長黑壓力待消化,於搶回並站穩半年線、月線前,仍將為本週加權帶來觀望壓力。而盤前日經、韓股雙雙開高,其中日經順利收復月線,韓股也於回測7/7前低後,今(29)日第三日站穩,且試圖站穩8/24前高進一步完成短底,令加權早盤電、金、傳三方開高,稍晚開盤的恆生、上證雙雙開高反彈也帶來助力,但本週五(9/1)將逢非農公佈,以及8月營收公佈,市場量能未出,震盪至午盤後方有多方點火拉抬指數,
盤面部分,台積電(2330)開低走高終場收漲0.55%,盤中一度回測月線,AI族群雖仍有火種,但腳步並不如過往一致,創意(3443)於5日線取得支撐後翻紅收漲4.9%,世芯-KY(3661)午盤也有買盤點火收漲3.32%,但緯創(3231)開高走低終場收平,多方續守季線,奇鋐(3017)開高未能搶回5日線後熄火翻黑收跌1.03%,失守月線,光寶科(2301)震盪收漲2.17%,未能搶回月線上方,廣達(2382)終場收漲2.73%,續於月線攻防,資金轉向點火修正的高速傳輸族群,ABF也有買盤轉進,非金電部分成衣、輪胎、造紙獲資金青睞,軍工續強,除倫飛(2364)強攻漲停,全訊(5222)大漲5.20%,、龍(4572)開低於季線取得支撐後翻紅收漲4.26%,但部分軍工出現昨強今弱,寶一(8222)、雷虎(8033)分別重挫6.37%、5.43%,加權指數終場收漲114.39點,以16,623.65點作收,成交量2,519.56億。3大類股指數全數收漲,33大類股指數漲多跌少,造紙、橡膠2大類股指數終場分別收漲2.81%、2.66%,表現最佳,其他電子、玻璃陶瓷2大類股指數分別收跌1.06%、0.85%,表現最弱。
OTC櫃買指數中,千金股表現分歧,信驊(5274)、力旺(3529)終場漲跌幅分別為-1.16%、+0.85%,中小軍工航太中,千附精密(6829)昨強今弱早盤一度跌停,但仍有中光電(5371)雙吃軍用商用,終場收漲3.11%,順利突破8/4前高,創波段高,光通網通雖有華星光(4979)回神收漲6.67%,但並未帶動族群表現,僅聯亞(3081)收漲4.47%表現較佳,立端(6245)、神準(3558)、璟德(3152)僅漲逾1%,而加權光學龍頭指標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皆有買盤點火的背景下,中小也有跟上腳步先進光(3662)、聯一光(3441)雙雙漲逾2%,OTC櫃買指數整體震盪收漲0.91%,續沿5日線整理。
(首頁資料來源:籌碼K線)(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法人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69.98億元
外資:+39.51億元
投信:+31.59億元
郭明錤:「大立光(3008) 將受益Apple和華為積極採用潛望鏡的策略。」
權值股部分,傳統旺季來臨,蘋果iPhone及大陸智慧型手機品牌廠新機拉貨啟動,大立光(3008)7月合併營收34.89億,月增29.41%、年減10.84%,7月累計合併營收208.19億,年減12.23%;林恩平表示,8月拉貨動能會比7月好一些,至於2H23的毛利率仍取決於營收規模、良率及產品組合。
而玉晶光(3406)7月合併營收攀升至21.48億,月增85.71%,年增10.38%,創歷年同月新高,7月累計合併營收為81.42億,年減0.72%。玉晶光(3406)表示,目前看起來第3季需求都不錯,但實際上還是要看客戶最後拉貨。
而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今(29)日盤中於X(Twitter)上發文表示,售價最高的iPhone 15 Pro Max佔 iPhone 15系列約35~40%。iPhone 15 Pro Max在2H24預期出貨訂單量,對比同類iPhone 14 Pro Max年增10~20%。意味著Apple認為只有iPhone 15 Pro Max具備潛望鏡之賣點。
此外,華為為目前中國手機品牌中最積極採用潛望鏡者,2023年潛望鏡機出貨量增長約1,500~2,000萬部,未來可望鏡出貨量同比增長70~80%至約3,000萬部。
而大立光(3008)是iPhone 15 Pro Max潛望式鏡頭的獨家供應商,也是華為潛望式鏡頭的主要供應商(占出貨量分配的60%以上)。潛望鏡的單價較高,約為一般高端7P鏡頭的3-4倍甚至更多。大立光(3008)將受益於Apple和華為積極採用潛望鏡的策略。今(29)日大立光(3008)股價開高於5日線後漲幅一度擴大至4.31%,但逢月線反壓,終場漲幅收斂至2.79%。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Gap庫存去化有成,聚陽(1477)收復5日線
族群部分,昨(28)日文中提及,Gap第二財季商品庫存錄得22.26億美元,年減28.99%,顯示庫存去化有成,且於第二財季毛利率37.6%,年增3.10個百分點,Gap給予的解釋為「受惠於空運費用下滑與折扣減少」,於財測預期2023財年毛利率將持續擴大,可預期庫存去化成效令Gap下半年度在折扣清倉壓抑毛利表現的利空大致解除。
而由供應鏈來看,2022年GAP營收占聚陽(1477)營收29%,旗下品牌 GAP、Old Navy、Banana Republic、Athleta皆有出貨,儒鴻(1476)僅出貨集團旗下Athleta品牌,此外,聚陽(1477)預期3Q23營收可望較3Q22之高基期水準持平,毛利率則因短單比重約達3成),可望年增0.5個百分點以上,激勵今(29)日股價開低走高,終場收漲1.2%,收復5日線。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快速小結
整體而言,台股短線重點落於「AI族群進入籌碼戰情況」,今(29)日台積電(2330)雖收漲0.55%,重登月線,但仍待站穩又逢8/25空方缺口,技術面疑暫以半年線為守,加上AI族群主要指標緯創(3231)籌碼凌亂,多方苦守季線後仍有月線反壓等待克服,廣達(2382)也進入月線攻防,資金雖往軍工,但由寶一(8222)、雷虎(8033)可發現資金短進急拉後易有獲利了結,族群輪動速度仍快,加權量能未出,本週多空重點維持「落於月線爭奪,且半年線不宜失守」的看法,而美國科技股主指中,昨(28)日瓊、那指、S&P500皆嘗試挑戰季線壓力,只是上週四(24)日那指、費半吞噬黑K的長黑同樣將續為本週帶來壓力,仍宜留意短多向上搶回季線後能否站穩,加權資金輪動快速,在操作上仍持續保持「如開高未能延續氣勢,宜留意追價風險」的觀點。
免責宣言
本文所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