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一只皮箱走天下的年代已過!未來將以內需取勝...台灣正在轉變,你知道嗎?

王志鈞

王志鈞

  • 2017-02-15 08:37
  • 更新:2018-07-29 12:37

台商一只皮箱走天下的年代已過!未來將以內需取勝...台灣正在轉變,你知道嗎?

(圖/shutterstock)

 

 

 

內需、外銷都是錢

別被經濟低成長給騙了

日前看到一個統計資訊,覺得很有趣

「根據統計,台灣中小企業自 2014 年開始

營收已有 8 成來自內銷;2015 年比重持續提升

顛覆過去出口導向的現象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分析指出

傳統產業模式已然翻轉

促使中小企業對於消費需求的轉變必須作出回應

才能拓展市場創造新商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時代的轉變

過去我們總認為台商是一只皮箱走天下

以接單、代工製造、外銷的模式闖天下

但很顯然地

那種小草型態的台商早已經長大成人且開枝散葉

成為像鴻海這樣全球化布局營運的大集團

 

創新的開始

新一代的小草型企業,要嘛做進口代理

不然就要做以瞄準內需市場為主的服務業或製造產業

這是新一代中小企業主的機會

也是新的時代的新創業思維

 

 

GDP 為何原地踏步?

有趣的是,內需市場是在原來的餅內分餅

比如電子商務做得好,網路賣衣服賣得嗄嗄叫

當這些網路贏家抱得滿手鈔票時

被排擠的是原來實體賣衣服的商家

這就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計算方式來說

終端市場消費金額的總數是不變的

變的只是店家由 A ( offline )轉到 B ( Online )

當消費者買衣服從 A 店跑到 B 店時

總消費額在物價條件不變下

所購入衣服的總金額也會不變

這對 GDP 來說將是原地踏步

 

過去幾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持續原地徘徊

很大的原因其實是中小企業的經濟活力從外銷轉入內需

活力不變,只是成長的箭頭與方向變了!

當然,外銷企業主與內需的新創事業家未必會是同一群人

這當中自然會有舊人哭、新人笑的相互排擠現象

只是當社會主流思維

持續以外銷帶動出口成長的思維來看待經濟榮枯時

自然只會對經濟低成長唉聲嘆氣

而不知對內需的新氣象額首稱慶

 

 

 

GDP 只是一種指標

不代表經濟社會的全部

事實上,多數的內需大餅是由服務業所構成的

即使是內需的製造業或農產品

在當前個性化市場與文創導向的氛圍下

也勢必得加上體驗服務的行銷服務與包裝

這也屬於一種線上或線下的服務

 

想表達的意思是,經濟成長率只是一種觀察指標

不但代表經濟社會的全部,更不是社會要求進步的唯一指標

台灣應該集中資源去協助大企業、成功企業去向上升級

以出口或全球化布局的火力去為 GDP 增長帶來動力

但這不意味著全民、全企業都該如此

 

不該再被經濟數字所影響

聰明的、年輕的企業主應該看新市場的新機會

而不是被一國、一地的低經濟成長數字所影響

誤認為低經濟成長市場不值得投資

過去台灣小商家的創業模式,是景氣好時趕緊擴店

景氣差時趕緊收店

開、收之間,所謂美食名店、人氣餐廳等

往往只是個趕流行的噱頭

未來的時代是以內需取勝

這需要的是練內功、紮馬步的精神

一步一腳印在經濟低成長的氛圍中練兵

等三年、五年後,才能一發不可收拾

時代變了,創業者還緬懷往日一只皮箱跑全球的精神

而不知腳步向下看,默默做好內需的新創業精神,就有點昧於時勢了!

 

一步一腳印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本文由 地球人抱抱--外星來的財富祕密 授權轉載,

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王志鈞

王志鈞

【地球人抱抱--外星來的財富祕密】 王志鈞 財金部落客 http://solon8888.pixnet.net/blog

【地球人抱抱--外星來的財富祕密】 王志鈞 財金部落客 http://solon8888.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