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 點大關震盪,外資已買「反向 ETF」避險?脫手前 ... 這些「陷阱」必須注意!

投資客日誌

投資客日誌

  • 2016-08-25 14:57
  • 更新:2018-07-25 20:09

 

 

 

 

巴菲特每年都會拿自己的公司淨值績效與標普500指數做比較,

他的論點是投資人可以把資金交給他管理,

管理的結果會呈現在波克夏公司淨值的成長上,

但投資人也可以選擇另外一種方式,

就是直接把資金拿去投資標普500的指數,

因此他把這個視為自己投資績效是否夠好的指標。

 

最近鼓勵朋友可考慮直接投資標普500ETF,

雖然這概念很簡單,

不過接受的人還是少數,

很多人還是比較喜歡直接持有股票。

 

 

持有股票 與 投資指數ETF

有什麼差別?

 

投資股票,

比較像直接持有一家公司,

最大的成敗關鍵,

可能會是在用多少錢買入這間公司,

譬如用100買入了中華電信,

而中華電信每年賺了6元,

無論是保留在公司成為淨值的成長,

或是配發現金先入投資人口袋,

基本上長期持有下,

投資人的長期主要獲利來源應該就是忠實的反應盈餘成長能力。

 

巴菲特大部份的公司都是如此,

尤其在許多公司並非公開發行,

一旦併入波克夏之後,

就比較沒有所謂市值漲跌的問題,

唯一要專注的就是公司本身的實質獲利能力,

所以在獲利計算方面就會比一般市場指數抗跌。

 

而投資ETF,因為指數編制的關係,

並不是完全持有一家公司,

加上指數是由可市場交易的證券結合起來,

所以會變成有一部分的獲利是在反應指數成分股的盈餘能力,

但是這個盈餘能力是片段的,

當公司被剔除成分股,

或是有新的成分股列入,

整體獲利能力就會改變。

另外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則是反應證券市值。

因為指數是由市值匯集而成,

所以市場好的時候會膨脹資產價值,

市場下跌的時候也會過於低估市場價值,

來回的變化也造成投資ETF的變化比波克夏更加劇烈。

 

因此巴菲特也提到,

在市場不好的時候,

他的表現都比指數突出,

但是當市場狂熱的時候,

他的績效就未必能夠追得上。

 

 

你不可忽略的優劣!

 

除此之外,

直接投資股票與投資指數也有些優劣。

譬如直接投資股票比較能忠實反映公司價值,

如果選擇的是本身體質就優於市場的股票,

那麼隨著公司優良的經營,

績效應當是能夠比市場好,

但是缺點在於公司的優勢不一定長久,

而且在股價的反應上未必能勝過大盤,

譬如投資台積電可能獲利能力與體質都比聯電好,

但是有可能在一段期間,

聯電的股價漲勢會比台積電多很多。

 

而投資指數的好處是透過標的的分散,

去化單一股票經營的風險,

直接捕捉整體市場的收益成長,

其次價值的反應交給自由市場,

但缺點可能就是會被整體市場拖累,

譬如某檔股票持續成長,但是權值低,

反倒權值大的股票表現不佳而受牽連,

或是有些股票市場給予太高評價,

一旦期待落空,價值幻滅的跌勢也很驚人。

 

投資方式因人而異

 

這兩種方式在本質上就有相當大的差異,

因此當有人說直接投資股票一定勝過指數,

或是指數一定長期打敗直接投資股票,

結果還是因人而異。

 

我通常給朋友的建議是,

先從指數開始著手,

依過去台灣與美國的指數,

長期下來就已經能帶給投資人很不錯的報酬了。

若行有餘力,再從競爭護城河最強,

且獲利優良的公司下手。

 

 

 

本文由投資客日誌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投資客日誌

投資客日誌

價值、基本面類型投資人 證券分析人員考試合格 曾從事可轉債、基金、股票等公司資金操作 現為產品經理 (Money+ 雜誌最佳理財部落格 Top 10、今周刊投資達人必修的 10 大財經網站、商業週刊十個素人投資學、部落格觀察財經類第二名。) 部落格:http://alberthungblog.blogspot.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6%8A%95%E8%B3%87%E5%AE%A2%E6%97%A5%E8%AA%8C-202407546453548/

價值、基本面類型投資人 證券分析人員考試合格 曾從事可轉債、基金、股票等公司資金操作 現為產品經理 (Money+ 雜誌最佳理財部落格 Top 10、今周刊投資達人必修的 10 大財經網站、商業週刊十個素人投資學、部落格觀察財經類第二名。) 部落格:http://alberthungblog.blogspot.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6%8A%95%E8%B3%87%E5%AE%A2%E6%97%A5%E8%AA%8C-20240754645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