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美國股神巴菲特,
因為他有「這項特質」,
讓他能持續每年獲利 20%,
成為了世界上最會投資之人之一,
棒球大聯盟球星 Ted Williams,
因為他有「這項特質」,
讓他能讓球場上打擊率超過 4 成
成為球場上的傳奇人物!
他們能夠這麼成功
因為他們都擁有「這項特質」!
也因為這樣,才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是什麼能讓他們這麼成功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美國棒壇傳奇英雄的秘密
堅持只打好球,他成為棒球傳奇人物
傳奇棒球大聯盟球星 Ted Williams,
在 1939~1960 年的 22 年大聯盟生涯,
平均上壘率 0.482,17 度入選明星賽,
他是大聯盟最後一次當季打擊率超過 4 成的打者,
生涯最後一個打數是全壘打,
他是美國棒壇最偉大的傳奇英雄!
他靠的是什麼?
秘密就是他會把投手丟過來的位置,分成 77 格。
然後堅持只揮棒「最甜的好球帶」,
壞球都 略過不打。
這個堅持讓他成了棒壇傳奇。
然而,投資比打棒球更容易,
因為如果今天一個投資機會迎面而來,
你看不懂就略過,
並不會因為略過了 3 個好球而被 三振出局。
你就算錯過了 10 個好球,
在第 11 個好球揮大棒,擊出全壘打,
你一樣能享受甜美的果實。
為什麼 巴菲特 堅持不投資微軟?
沒有把握的事情絕對不做
他跟 比爾蓋茲 那麼熟,形同父子,
他不可能不知道 蓋茲 很厲害。
但他還是堅持不投資微軟,為什麼?
因為他不確定微軟這種獲利方式,
會不會短時間內忽然翻船,
這不是 老闆很厲害 就能力挽狂瀾的。
雖然他自己也知道這個機率可能微乎其微,
但與其投資 微軟,
還是不如投資 可口可樂 來的令人安心。
可口可樂倒閉的機率,遠低於微軟。
而 巴菲特 投資了可口可樂將近 30 年,
還原股息,已經翻了 20 多倍(不是 20%,是 2000% 喔!)
而可口可樂的獲利,直到現在都還在成長。
「投資要掌握淺顯的,而非理解深奧的。」-巴菲特
美國投資大師
霍華・馬克斯 說:
「投資是業餘者遊戲。」
投資就像是打籃球
基本功好,就已經很厲害了
因為我年輕很愛打籃球,
這點跟我在籃球上的體悟是一樣的。
如果想要在業餘比賽佔優勢,
不需要學會 NBA 級的技巧,
只需要加強所有隊員的 體力、防守能力、
籃板能力、運球、傳球,降低失誤的可能性,
對手就會覺得你們很難纏了,
因為對手的得分會被你壓得很低。
而練這些基本功,比起練灌籃容易多了。
想要成為小富翁?
利用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
對多數人來說,
除非你立志當投資大師,
不然你根本不需要追求長年複合報酬率 20%。
只要你認真工作,量入為出,
把存下來的錢用年複合報酬率 10%的方式滾動,
到了 50 歲,有個 3 千萬養老不是問題。
不要以為總資產長年複合報酬率 10%很簡單,
這可是打敗大盤 3%多。
多數人因為買房子買保險買定存,
總資產報酬率又會被拉的更低...
投資過程中避免大賠錢
否則努力都會白費掉
美國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
在 Google 的演講提到:
一檔基金每年的績效,在 100 檔基金中,
每年的排名在第 27~47 名,連續了 14 年,
請問這 10 幾年下來,
這檔基金的總排名是第幾?
答案是:第 4 名!
為什麼不是平均值第 37 名?
因為其他那些曾經在 某些年 創造高報酬的基金,
在另外 某些年 都「爛掉了」。
如果某個方法能在某些年賺很多,
卻在某些年會賠很慘,那有什麼用?
實際算給你看
就算賺得再多也會賠光
假設我 2015 年賺 50%,
2016 年賠 50%,
2017 年再賺 50%,
2018年又賠 50%...
這樣反覆過了10年,
到了 2024 年,我的 100 萬會變成幾萬?
答案是:只剩 23.7萬...
長期投資 持續複利
就能累積更多的財富
所以只要能在整個投資生涯過程中,
不要有大失敗,好好拿到所有送分題,
你一定能打敗 9 成的人,
成為市場上的贏家!
巴菲特說過:
投資原則第 1 條-不要賠錢。
投資原則第 2 條-不要忘記第 1 條。
結論:
1. 不懂的股票,絕對不要碰,
儘管他聽起來未來會有多好。
2. 只投資你很確定可以賺很久的公司。
3. 只有賺的久還不夠,
在這些確定可以賺很久的公司裡面,
精挑細選出你認為可以愈賺愈多,
成長率最高的那幾個。
先分析,後買進
如果不知道在投資什麼
等於把錢拱手送給別人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