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票也可以很生活化

股魚

股魚

  • 2013-10-04 18:09
  • 更新:2018-07-13 20:46

投資股票也可以很生活化

(圖/shutterstock)

投資股票也可以很生活化

 

撰文者: 股魚

"如何選股"是主流議題?

股魚近期收到一些單位的邀請,針對投資的相關主題進行講座

在講座開始之前總不免要跟協辦單位溝通,講座的需求是什麼

來準備相關的資料。過程裡面大多數提出來的需求多以"如何選股"為主

 

這個議題其實很有趣,在投資的過程中可以分成數種不同的階段進行討論

例如投資觀念建立、選股邏輯、財報判讀理解、資金控管技巧、系統思維、

監測技巧、組合設計、系統風險規避、績效回測等層面來討論

 

投資這件事情,買進後才是問題的開始

除了選股之外,其他的層面幾乎鮮少被提及,這大概是一種普遍性的認知

總認為只要選股問題最重要,這是有點過度簡化了,投資這件事情

在實務經驗中,反而是買進後才是問題的開始。

而這個買進後問題的核心在於

如何真正做到長期持有並與企業共享盈餘獲利

不過,今天要來跟各位談的是「怎麼選股」這件問題上。

 

 

 

 

 我常在跟友人講不要,將問題複雜化

不要老認為複雜的邏輯一定就是正確的。

 複雜的邏輯與技巧,除了消耗心力外,並無特別的數據可以證明會提高績效

反而是簡單可持續性的方式,才是真正可行的

 

股魚特別奉行「生活周遭選股法」

而在選股方面,股魚特別奉行「生活周遭選股法」

什麼是生活周遭呢?

 

泛指個人一天24小時內會碰到的事物且

最好是自己會親身用的企業產品。

 這個的好處是什麼呢?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容易觀察

2. 容易理解

3. 天天看得到、日日用的到,好壞可以自己感受

 

以個人為例,我早期買進(2412)中華電信主要的理由

是每天都要用該公司的ADSL上網,而其他公司的產品都不穩定速度又慢

買進的張數的計算是以會用到,該公司多少服務量來計算

來源: 股海掃雷系統

例如說該公司每一張持股每年約可以配發4,500的現金股利

那便可計算家庭中,關於中華電信的相關服務費用的支出合計是多少

 

假設家庭內的費用支出如下(案例假設)

- ADSL:999*12 = 11,988

- 室內電話:200*12 = 2,400

- 手機:599*12 = 7,188

合計支出 = 21,576

股利收入相抵需求為: 21,576/4,500 = 4.79 (取5張)

那買進的需求張數則為5張(最低)

 

這樣一來家庭內的電信費用,則轉為由該中華電的現金股利支付

這麼做的好處是,既成為該公司的股東又把費用轉嫁出去

這個過程中有一種享受特權的感覺(成為股東後家裡的電信費支出,都由該公司買單)

轉個心態想法就可以讓持股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若是把長期持有轉成長期享有特權的樂趣感覺

那要長期持有就簡單多了,對吧!?

 

不要買進離生活感覺太遠的企業

從生活中選股,不僅離自己的生活感覺比較接近

也較為容易觀察產品的變化狀態

大抵上來講,若投資人買進一檔個股卻完全,都無法感受到該公司的產品服務

那要長期持有真的是很困難,也很難判斷資訊的真偽

 

就像是一個在文創產業工作的人,買進了製作砷化鉀產品的公司

不僅不瞭解那是什麼東西,一輩子可能也沒看過該公司的產品

這樣的投資經驗實在是一點樂趣都沒有

 

享受樂趣,讓投資不再冷冰冰

不過要提醒一下,生活中選股不是喜歡該公司產品就買進

仍需要在買進前,檢視個股的財報資料確認財務數字

是否符合選股的期待,可不是喜歡就好

在此提出一些個人選股的作法給各位參考

也期待各位都能在選股與持有的過程中

享受到那種樂趣感,讓投資不再僅是一堆冷冰冰的數字而已

►►自己動手試試看,立即開啟股海掃雷系統

股魚

股魚

投身股市超過15年以上專業級散戶,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開發出整套投資流程系統,成功地協助無數的學員抽離投資過程中常衍生的情緒干擾,以系統流程的邏輯進行理性的投資決策。

投身股市超過15年以上專業級散戶,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開發出整套投資流程系統,成功地協助無數的學員抽離投資過程中常衍生的情緒干擾,以系統流程的邏輯進行理性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