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台灣雖然有健保, 但台人還是喜歡買保險, 而其中最為偏好儲蓄險, 因為假如沒用到, 還可以退還保費, 讓人有種划算的感覺, 但是這真的划算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國人保險投保率 創下13年來新低紀錄! 根據統計資料, 國人商業壽險及年金險 投保率高達 230.61 %; 也就是說, 國人平均購買的 保單約有 2.3 張。 不過,去年的投保率 僅較前年提高 0.94 % , 換算年成長率僅千分之四, 創下新低。
國人普遍愛買保險, 根據保發中心資料, 自 2001 年至 2014 年, 國人壽險及年金險 投保率年年成長; 就連金融海嘯期間, 2009 年的投保率 也較前一年成長 1.57 %, 而去年的投保率 僅增加 0.94 % , 創下 13 年來新低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投保率呈低度成長, 不過國人的保費支出 卻逐年提高; 並且,台灣的保險滲透度 (保費收入對GDP比率) 高居全球第一名。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 去年台灣保險 滲透度達 18.05 % , 高居全球之冠; 若以 2013 的排名來看, 第 2 名是南非, 比率為 14.7% ; 第 3 名是香港, 比率為 13.59% 。 在保費方面, 國人的支出逐年上升;根 據資料統計, 去年國人壽險及產險 保費支出達 12 萬 3,895 元, 續創新高, 且較前一年成長了 6.92 % 。 壽險的投保率成長趨緩, 表示國人已有保險 完備的保險觀念, 且保險市場已相當成熟; 另一方面, 也就是說壽險業者 要開發新的保單, 將會更為費力。 不過, 保費逐年增加的情況, 也代表台灣的民眾 在保障功能外, 更加重視保險的 投資與儲蓄功能, 許多人買保險 是為了退休的規劃。 壽險業者表示, 台灣民眾買保險 偏好有儲蓄、 及還本功能的保單, 一方面是以為 能將部份資金 拿回來較為划算, 另方面是國人喜愛儲蓄, 對於看不見的保障較為無感。 根據資料統計, 2013 年國人投保壽險的保額, 平均每張保單 僅有 53 萬元左右, 額度相當低; 若以每人擁有 2.3 張 壽險保單來算, 平均每人壽險保障 約為 121.9 萬元。
事實上, 買保險的實質意義在於保障, 是為將來有一天可能發生、 自己無力應付的 重大意外事故而提早準備; 因此, 買保險最重要的 保障功能不容忽略。 不過,台灣卻出現高保費、 低保障的怪現象, 主要是因為國人習慣 將保險當儲蓄工具; 說穿了, 很多人不是在買保險, 是在做儲蓄, 也因而使得國內 具還本型功能的保單大賣。 此外,壽險業務員 也常推廣高佣金的保單, 鼓勵民眾購買高額的保險, 也是另一個主因。 只是,保單的保障額度過低, 也就造成死亡保障 明顯不足的現象。 一張保單的額度 扣除喪葬費用後, 幾乎所剩無幾, 剩餘的金額 頂多能支撐 1 至 2 年。 台灣人喜歡 把沒用到的保費拿回來, 卻忽略保險應該屬於消費品, 應以個人的家庭、 未來整體資金規劃為主, 將來萬一發生事故時, 能幫家人度過經濟的難關, 而不是將其當成儲蓄的工具; 而保險業務員也應該放下 唯利是圖的心態, 為客戶規劃 真正符合個人需求的保單, 台灣民眾花在保費的錢, 才不會顯得冤枉。
台灣人真的很愛買還本險, 因為覺得買保險是求心安, 自己並不會用到, 不想要白白將 保費送給保險公司, 但是,這樣的還本保單, 在真正遇到急難時, 能起到的功用太小, 可能無法改變家庭悲劇的產生, 所以為了家人好, 該花的還是得花, 不要為了省錢, 毀了自己的家庭。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投保率創新低
國人平均 2.3 張保單
保費支出提高
保險滲透度高居全球第一
保險觀念日趨成熟
台人首重投資儲蓄險
保險並非儲蓄工具
首重應在保障
改變保險購買心態
保障家人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