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有句老話說:
「失敗為成功之母」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
則用更生動有力的語彙說:
「失敗是成功的媽媽。」
但我個人認為,
在投資市場上,
這句話若改為
「風險為賺錢之母」
恐怕更能形容投資獲利之道!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許多散戶朋友害怕虧錢,
所以遲遲不敢買股票。
但我不知道這種害怕,
其來何自?是來自心中?還是來自外在?
導致一個證券投資人
會虧錢的外在因素,
不外來自三種因素:
一、股價下跌
二、公司虧損
三、公司宣布破產、倒閉
這三種因素一旦發生,
一個股票投資人就不太能夠賺到錢,
甚至要賠大錢。
所以如果能避免這三種狀況的發生最好,
若無法避免,
就最好不要投資。
這樣想對嗎?
我們有辦法避免三種
讓我們投資失敗的因素發生嗎?
如果這三種狀況能避免,
那就等於反過來保證了:
一、股價有可能必然上漲;
二、公司保證不虧損或賺錢;
三、公司保證不倒。
這三個前提條件,
有可能保證必然在證券市場裡的某些股票發生嗎?
如果你認為有,
並且認真地在股市裡尋找這些必然保證賺錢的股票,
我認為你功課根本做錯地方了。
全世界沒有一檔股票保證漲、不會跌
要不然,過去的股王
就不可能變成今日的雞蛋水餃股(或者陽春麵股),
而應該從每股千元持續漲破萬元才對。
一間再會賺錢的公司,
也無法保證明天不發生一場超級大地震
或九一一飛機撞大樓事件,
並且讓公司的獲利數字瞬間蒸發,
甚至瀕臨破產。
因為市場的變數不可免,
故我們不應該
視這些因素為投資失敗,
而應該中性地視之為「市場風險」。
所謂「市場風險」,
就是一種市場不確定因素,
可能會造成股價的短期下跌,
也可能影響公司的年度獲利表現,
甚至讓公司失去產業競爭力而破產。
這些市場變數,
是市場不可避免的要素,
故投資人不是消極逃避它,
而應該誠實、勇敢地正視它、接受它與管理它!
學會管理市場風險,
並與風險共伍,
才是一個正確的投資態度。
反過來說,
市場正是因為有變數,
投資人才有獲利的機會。
我們剛剛提到的另外三種狀況
(一、股價必然上漲;
二、公司保證賺錢;
三、公司保證不倒),
其實不也是市場的三種不確定因素?
哪一個股友社老師敢拍胸脯保證一檔股票必漲?
(除非他與大股東、大戶共同炒作與拉抬股價)
哪一個公司經營者敢打包票保證公司今年一定賺錢?
(除非他敢編假財報,永遠美化帳面數字)
哪一間企業的創辦人
敢說自己的公司能長命百歲,永續長存?
(根據企管理論:
對的企業文化比較能讓一間公司永續經營,
投資人永遠不可去期待永遠英明的創辦人與接班人)
投資人只要想通了投資股票
與企業營運都充滿不確定性因素時,
就不應該害怕不確定,
而應該勇敢接受它、
管理它與挑戰它!
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敢以創新與拚搏的勇氣,
在沒有人看見的市場,
開拓出一片大藍海時,
他就成功了,
也會因之而賺錢。
但那個賺錢的大藍海,
一開始卻充滿不確定因素。
一個高明的投資人,
敢在沒有人想買的股票上,
嗅到企業獲利的契機,
或者股價上漲的徵兆,
並以無比果斷的勇氣布局它時,
他就成功了,
就有機會賺到一桶金!
但那一桶金在一開始卻是充滿混沌與曖昧不明的氣氛。
如果你想在市場上
擁抱一個大藍海,
捕抓屬於你的一桶金,
你不應該害怕風險,
不應該害怕不確定因素,
應該以果斷的心、澄澈的智慧,
面對它、接受它與征服它。
敢與風險共伍的人,
才有機會在投資市場成功。
不敢的人,
永遠在聽明牌、跟著老師上天堂又下煉獄,
賺錢賺得那麼短暫,死得卻那麼明不白。
投資人如果能體悟到,
「風險為賺錢之母」,
我們就會歡欣鼓舞地接受市場價格會有波動的風險、
企業經營會有盈虧的風險、
企業管理永遠會有破產的一天。
正視風險,
往往我們比較不會被風險吃掉,
甚至反過來利用風險賺大錢!
本文由 地球人抱抱---外星來的財富祕密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