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提出好問題,比找到好答案更重要"
如果我們把這個智慧
套用在投資上會如何呢
大部份人在問的問題:
從坊間的財經雜誌
和大家聊到投資的話題即可知道
大部份人想的問題是:
"我該買進什麼"
或者是
"未來會如何"
很顯然
多數人認為解答這兩個問題才是投資獲利的關鍵
但它真的是關鍵嗎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讓我們換一個更好的問題:
"如何透過投資把錢變多"
這個問題比前面兩個問題更後退一步,
更精準的命中要害。
而如果細思這個問題則會發現:
"預測未來"
只是其中一個選項
另外還有一個選項:
複利。
人人都想要複利
因為複利代表錢滾錢
表示賺來的錢還可以成為新的小幫手繼續賺錢
所以會越來越有錢
複利的好處和誘人大家早已熟知
所以這篇文章不談這個
我們要談的是
如何發揮複利的威力
如果最終目標不變
(以下均假設最終目標不變)
我們可以把複利細分為三個元素
本金、複利率、週期
(好奇的朋友可以玩玩這個複利計算機)
我來定義一下目標
本金、利率、週期在這系列文章的意思
目標:這裡是指針對金錢的目標
預計用投資來達成的金錢目標
它會是一個數字
比方說
一億
本金:指的是我們最開始擁有的資金
複利率:這裡的利率指的是年化複利率
週期:這裡的週期是指"達成目標需要的時間"
比方說
十年
本金、複利率和週期的關係像蹺蹺板
本金和複利率坐一起,週期坐另外一邊
當本金跟複利率變大
週期就變小了
當本金跟複利率變小
週期就變大了
大家都想要週期越短越好
本金和利率越大越好
沒有人想要週期變大
(如果週期大到超過 100 年對我們就沒用了是吧)
本金如何更大,我們之後再談
這篇想更細談的是:
如何讓複利率更高。
關於複利率的二個例子
複利率有個特殊體質,
要養胖它的人請注意:
它一旦吃了虧損,
就得吃下更多的獲利才能補回來。
(就想像他拉肚子把之前存的都拉光好了)
為什麼
如果今天我拿 100 塊投資
虧損 20 %
剩下 80 塊
這 80 塊
得再賺 25 %才能變回 10 0塊。( 100/80 = 1.25 )
如果虧損 30 %呢
就得再賺 42.8 %才能回本了。( 100/70 = 1.428 )
如果虧損 50 %呢
得再賺上整整 100 %才回得來
這是數學的神奇之處
再換個例子
如果這 100 塊
去年賺 40 %
今年虧 20 %
那金額總共會變成 112 塊
( 100x1.4x0.8=112 )
但如果這 100 塊
去年只賺 10 %
今年也只賺 10 %
那金額則會變成 121 塊
( 100x1.1x1.1=121 )
反而比前者還多
因為在第一個狀況中
去年多出的 40 %獲利今年幫忙一起虧了 20 %
而第二個狀況中
去年多出的 10 %獲利今年是一起賺了 10 %
一來一往就差很多了
所以,如何讓複利率更高?
1.切切實實地停損
虧損對複利率的傷害非常大
所以絕對要停損
而且當勝率不高時別碰
寧可空手沒賺錢
也不要貿然進場而賠錢
很多人都是靠著預測股市的下一步來做投資決策
但是
預測的準確度夠高嗎
這個預測是憑感覺下的結論,
還是憑分析得到的結果
如果都還不確定
那就等確定再出手吧
2.穩穩的報酬率比起伏大的報酬率
更容易賺錢,也賺得更快。
有些朋友因為想賺錢賺快一點
所以使用波動較大的策略或標的
如此一來
雖然短期內的獲利提高了
但長期下來可能變成
"去年賺 40 %
今年虧 20 %"的狀況
反而輸給"去年賺 10 %
今年也賺 10 %"的穩健做法
減弱複利的效果
3.盡可能提高獲利
正報酬越高
對複利率越好
這點有些像廢話
誰不想要獲利越多越好啊
欸~可是很多人卻是"賺到XX%就跑"
而不是追求盡可能的高獲利喔
但如果你看過馬太效應這篇文章
就知道有些股票是會上漲一倍以上的
而萬一我們買到一支未來會上漲一倍的股票( 獲利 100 % )
卻用傳統的停利準則-賺到 XX% 就跑的話....
那就是把拉高複利率的機會拱手送人了
至於怎麼提高獲利
可以參考馬太效應裡的方法。
最後....
從"如何提高複利"
切入來思考投資這整件事
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視野
但其實大綱也就是文中提到的這幾點而已
從這幾點開枝散葉下去
才會再延伸出各種不同投資方式的選擇
像是"盡可能提高獲利"
就可以延伸出價值投資法
順勢交易法等千百種技巧
萬變不離其宗
只要能抓住提高複利的中心思想
任何投資方式都能帶來穩定
長久的獲利
複利才是追求更多錢的方法
希望大家以任何投資方式
都能長久的獲利
本文由 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看更多 投資誌 的精彩內容
歡迎將我們 加為好友 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