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投資取回生活選擇權

股魚

股魚

  • 2013-09-24 17:16
  • 更新:2018-07-13 20:37

撰文者:股魚

 

人若是想偷懶

總喜歡找藉口

中秋假期抽空翻閱幾本早買來,卻還沒時間看完的書籍

想來這也只是一個偷懶的藉口。人若是要偷懶,總是喜歡找藉口

甚至是不斷的遞延最後只好放棄了。看著自己成堆的書籍不小心

又看到幾本始終沒翻完的書籍便有點心虛,不過呢

看書這檔事有空的時候還是要多看看。

 

閱讀可與作者心靈交流

靈感來自無意間的閱讀

一本書通常是作者整個的思想脈絡集合體,藉由閱讀的過程

可以跟作者進行一番心靈上的交流與思緒上的交換

對於切換情境幫助頗大。有些靈感一時想不出來的時候,

將速度慢下來,閱讀一點其他書籍總是有機會找到不一樣的靈感

 

這個假期當我讀到某本書籍的推薦序時,整個人就陷入沈思當中,

不過不要誤會,並不是書太難看而是該文字透露的訊息,很值得被揭露

讓所有人都靜下來想一想

裡面有一個簡單的問題:

為什麼法國人工時少但產值高,但台灣人工時高但產值低?」

裡面透露一個機會成本的問題,而這個成本的主角是「時間」,

而時間用在哪裡會發揮效益,很顯然每個國家的想法不一樣,

但結果卻很真實。

 

我們總是將自己搞的很忙

然後扼殺下一代的價值觀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動的完成許多的工作,將自己搞的很忙

然後去扼殺自己下一代的價值觀。因為很忙著事業工作

我們將教養孩子的責任移轉給祖父母,以為自己只要努力工作

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我們將時間的機會成本移轉給工作,讓自己失去親自教育孩子與陪伴的時間

身教重於言教,我們給了孩子一個潛在的觀念:「工作比孩子重要

而再下一代就會繼續承載這樣的觀念,將自己的下一代交給外傭照顧

然後責怪孩子,為什麼跟外傭很親近卻不理會自己的親生父母

一再地循環之間,情感的聯繫被工作拉得越來越遠、也越來越淡。

 

 

總是以太忙為藉口

讓夢想被工作踐踏

將時間交給了工作不僅失去了生活,也失去了情感的連結

沒有生活的閒暇,生命中許多的面向便停滯不前,

例如朋友間的情感交流、戶外生活的感動、閱讀的視野提升、

藝術感受的提升、興趣的培養等等....。

這無一不是提升個人生活品質的方法,但多數被工作所壓榨

幾乎工作填滿了所有生活層面,剩餘的力氣則是躺在沙發與肥皂劇中度過

想想我總是以太忙為藉口,讓夢想被工作踐踏了

 

沒有財務的安全氣囊

去哪裡完成自己夢想

如果工作本身就是個人興趣那真的恭喜,

你一定樂在其中不覺得工作是個苦差事,

但多數人恐怕不是這麼幸運,他們總是日以繼夜的工作,

只求溫飽與支付下個月的帳單。而之所以難以逃離工作的加鎖原因之一是

「沒有選擇的能力、沒有財務的安全氣囊」,曾看見許多朋友30多歲,

仍在計畫下個年度想去那裡學習自己有趣的事務,

想去哪裡完成自己的一個夢想。追逐的勇氣令人欽佩,

深究其原因背後必定有個強而有力的經濟支援

在支撐著他去實現這一切。

 

快餓死的人不會追求理想

底層需求滿足才有權選擇

從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來看,實現夢想的是最高層的需求

而這有賴於底層需求的滿足,這道理很簡單,快餓死的人不會追求理想,只會想找尋

下一餐在哪裡。唯有底層被滿足了、不虞匱乏了,才有資格繼續討論夢想的實現

也唯有底層被滿足了,才會有選擇的權力

 

 

架構財務的安全性

增加另外一個收入

我們在追求投資的過程中,不也是在設法滿足第二層的安全性需求?!

是的,就是架構財務的安全性,為自己增加另一個收入選項。

我們可以將收入視為是家庭安全的支腳,一個雙薪家庭代表有兩支腳,

當一支腳受傷時另一支腳雖然辛苦,但仍能支撐家庭的財務需求。

 

若兩支腳都斷了,則地基消失安全感蕩然無存

若是家中僅有一份收入來源,那狀況就更險峻。該員絕對不能出事出事就完了

許多社會事件都源於家裡的經濟支撐,出了問題使得全家人跟著受苦

那我們不妨想想,要怎麼為自己建構另一支腳。

 

不學投資來建構第二收入

你將放棄豐富生活的權利

另一支腳的妙用不僅是財務的安全性,也是一個選擇權的來源

道理很簡單,一個害怕被工作淘汰的人,只能隨波逐流任憑安排

而一個不害怕的人可以選擇、等待適合自己發揮的職務出現,

讓自己更加的發光發熱,同時也可以讓生活層面更加豐富

 

有時會想,那些不學投資來建構第二收入的人

事實上是將所有的人生賭注在單一工作收入,且放棄豐富生活的權利

當時間過去,躺在搖椅上回首過去,回憶所及都是工作的片段

沒有其他生活面向的記憶,人生豈不悲哀?

 

 

►►股魚老師專屬價值趨勢線系統,帶你用投資取回生活的選擇權

股魚

股魚

投身股市超過15年以上專業級散戶,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開發出整套投資流程系統,成功地協助無數的學員抽離投資過程中常衍生的情緒干擾,以系統流程的邏輯進行理性的投資決策。

投身股市超過15年以上專業級散戶,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開發出整套投資流程系統,成功地協助無數的學員抽離投資過程中常衍生的情緒干擾,以系統流程的邏輯進行理性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