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看出上漲與下跌的「節奏」
大家都在用的 MACD!
MACD 最常用來找出 噴出或噴跌的標的,
無論是上漲或下跌的進攻、休息
都可以使用 MACD 研判
讓我們找到適合的進出場點。
為什麼它這麼神奇呢?
讓温首盛(温老師)來告訴你吧...
(贊助商連結)
你知道你在用的 MACD 是什麼嗎?
大家習慣用 MACD,覺得它很好用
但卻很少人了解它的由來與定義,
所謂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如果要將 MACD 使用的得心應手,
就必須明白它的由來與定義!
3 條均線,生出「快線」與「慢線」
MACD 又稱「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主要是用 9 日、12 日與 26 日 EMA均線
做變化衍生出的指標。
這 3 種不同期間的 EMA 算出 2 條線:
DIF(快線)與 MACD(慢線),
它們就是構成「MACD指標」的主要關鍵
當然還包括 OSC 柱狀體,
但在那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知道
股價噴出與 DIF線 的關係!
使用12、26 日 EMA 算出的 DIF線
在計算 DIF 之前
先明白 12日 與 26日 EMA 的公式,
這邊的 EMA 不是使用收盤價
而是採納「樣本股價Pt」所計算出來的 EMA,
樣本股價公式為:
Pt = Ct *1/2 + Ht*1/4 + Lt*1/4
(Ct 是 t 日收盤價、
Ht 是 t 日當日最高價、
Lt 是 t 日當日最低價)
公式中的樣本股價藏有「收盤」、「最高價」及「最低價」,
而且取用它們 3 者的權重平均作為 當日樣本股價,
正是因為加入高低價的計算,
所以「MACD 指標」具有多空攻擊意義!
DIF 線為 12、26日 EMA 乖離(相減)的離差樣本數連線,
可表達 2 條均線的乖離程度
DIF 線為:12 日 EMA - 26 日 EMA,
所以也可以說成是它們的間距,好聽點叫作「差離值」,
主要用來表達 2 條 EMA 的乖離程度,
MACD 線則為:DIF(離差)樣本數的 9 日 EMA
如果以 DIF 作為新的樣本數,是離差樣本數,
MACD 就是離差樣本數的 9 日 EMA,
簡單來說,將 DIF 與 MACD 的關係
想像成 K 線與 9 日 EMA 的關係,
只是 K 線是價格樣本數,
DIF 是 2 條均線之間的離差樣本數
總結:DIF
= 12EMA - 26EMA
= 兩均線間的離差
= 乖離 = 噴出
所以我們也可以將 DIF 視為噴出線!
如果 DIF 和 MACD 同時在 0 軸之上(多方控盤),
則一定表示 12EMA > 26EMA(黃金交叉),
DIF 的數值越大,乖離也就越大,
原因在於,
股價樣本Pt 因收盤價、最高價及最低價的上升
進而影響到 2 條 EMA 同時黃金交叉 運行穩定的上升,
但是又因為 12EMA 比 26EMA 反應還快,
就造成了乖離越來越大!
為什麼在「多方控盤」下,
股價才有機會攻擊呢?
要注意的是,
温老師為什麼常說
「股價攻擊必定出現在多方控盤」
現在把它轉換過來變成:
「股價攻擊必定出現在 12EMA 黃金交叉 26EMA 的時候」
為什麼?
因為如果 DIF 在 0 軸之下形成「空方控盤」,
是不是就代表 12EMA 死亡交叉 26EMA 了..
在這情況下,股價要攻擊就相對困難啦!
還是覺得霧煞煞嗎?直接帶你看實例!
EMA 的發散與收斂,正是攻擊與休息的節奏
我們拿同致(3552)舉例,
在 12EMA 與 26EMA 黃金交叉(紅圈)之後,
DIF 爬升至 0 軸之上,
此時等待 MACD(慢線)也爬上來
就會形成「多方控盤」,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
多方控盤,2 條 EMA 發散時
股價進行攻擊!(藍框)
此時 DIF 線變陡、乖離擴大,
而當它們收斂
股價只會稍微整理,
等待下一次攻擊的機會(再發散),
學員們可以透過這張圖
上下對照看看它們之間的變化。
再來看看,死亡交叉的 12、26 EMA (空方控盤)
以裕日車(2227)近日走勢為例,
與前一例不同的是,
這次 12EMA 與 26EMA 死亡交叉(紅圈)
在交叉的剎那 也是 DIF 跌至 0 軸以下的那一刻
當 MACD 也跌落 形成「空方控盤」,
此時 2 條 EMA 會越拉越大 (26>12) (藍框)
乖離擴大 股價也越低,
之後 當 2 條 EMA 開始慢慢收斂時(綠框)
乖離縮小,股價也應該要開始回檔,
但很可惜的是 不如所料,
股價回不到從前,只是做整理...
原因在於 目前 DIF 與 MACD 都還在 0 軸以下
依然屬於「空方控盤」,
就算 「DIF 線上揚」、「乖離縮小」、「DIF 金差 MACD 線」
這 3 個訊號同時出現,
都還是難以敵過 1 個「0 軸以下空方控盤」...
漲不停的力量-教學專區 加入社團
判斷是哪一方正在控盤
就能輕鬆達到「大賺小賠」!
平時温老師常說
做多要在「多方控盤」;
做空要在「空方控盤」,
會這樣講一定有理由
絕對不是喊心酸的。
以做空為例,我們從
黃綠紅 3 線空頭排列找起
找到那些空方控盤的個股,
再利用 MACD 的發散與收斂特性進場,
絕對能夠做到「大賺小賠」!
打開 理財寶-黃綠紅海撈操作法 輕鬆選股
先點選右上角的「空頭選股」,
(這邊是用 2016/4/6 的資料)
接著再按
1.近 20 日三大法人同賣股
2.黃綠紅空頭排列
3.空方控盤(本日主角)
4.綠兵轉綠兵(收斂轉發散)
這樣程式就會自動找出
近期三大法人一致不認同
而且在 黃綠紅 3 條均線空頭排列之下的個股,
接著搭配空方控盤
選出股價攻擊的收斂轉為再發散的時機,
就變成了我們要的「近期適合做空標的」!
這麼好用的程式,現在馬上跟温老師一起享受
「漲不停 or 跌不停的力量」!
温首盛 進階班 首次開課!
想知道波段單的秘訣一定要上
「一目均衡表 高級班」
►►05/04台北場 ►►05/18台中場 ►►05/25高雄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