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蓉:保險商品從來不存在奇蹟

李佳蓉:保險商品從來不存在奇蹟

(圖/shutterstock)

 

 

台灣人愛買保險

甚至把保險當成投資工具

然而 保險真的有這麼多獲利空間嗎

到底該怎麼買

才能買到讓人滿意的保險呢

一起來聽聽磊山保經首席顧問-李佳蓉 怎麼說

 

(贊助商連結)

 

 

想在保單裡找獲利奇蹟?

別傻了,你需要了解的是「保單結構」

如果你現在想買意外險

同樣的 100 萬元保額

你會花 1000 多元單純買個保障?

還是會花 3 萬元

希望 20 年後可以把繳出去的保費拿回來?


很多人都會強調買保險最好用小錢創造大保障

從理性的角度出發,1000 多元買意外險

如果真的發生意外可以領取 100 萬元理賠金

但如果安然無恙,1000 多元有去無回,也無妨

這是典型的用小錢創造大保障


當你接受了這種「理性」的觀念後

就要真的不在乎保費有去無回

千萬不要在繳了 20 年保費後怨嘆:

怎麼別人買的意外險可以領錢回來,而我的卻不能?


相對來說,選擇還本型商品的保戶

千萬別因為預算的關係

買了不足的保額,卻在發生事故時大嘆

怎麼繳了比別人多數 10 倍的保費

卻只能領回幾乎相同的保險金(保額加上所繳保費)

或者發現保額根本不夠而後悔

 

 

 

 

 

1年期意外險 跟 還本型

兩者沒有好壞

重點在於你是否了點保單結構

1年期意外險好,還是還本型商品優?

這原本就沒有好壞、對錯的問題

重點在於你是否接受保單的結構

接受了,便不要懊惱


保險商品從來沒有奇蹟

也不要以為可從中找出微妙的空間

進而做一筆划算的交易

要知道保險相關規範嚴格

而保險公司的精算師比你會算

預定利率、死亡率、預定費率一拉出來

保單就四平八穩的上架


很多人習慣把所有類似保單攤開來逐一比較

期待找一張 CP 值最高的商品

也許一些保險公司會為了吸引保戶的眼球

出 1、2 張市場上具競爭力的保單

但絕不可能每張保單都讓保戶滿意


這就好比舶來品店會在門口擺出花車

讓行人駐足,但若要結帳,則請走到店裡的最尾端

,此時,你會東看看、西瞧瞧

或許又拿了1、2 樣商品一同去結帳

划算嗎?回歸需求吧!

 

 

 

 

擔心死得太早,建議買定期壽險

害怕活得太老,建議買年金險 

知道自己要什麼最重要!

擔心死得太早

定期壽險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害怕活得太老或活得不好,就買年金險吧!

若明明是為了要解決死得太早的問題

卻又貪心的希望未來活著時可以領回一些保險金

而去買了一張生死合險

由於這張保單既要顧生、又要顧死

肯定死亡保障的部分會大縮水

問問自己,這真是你要的嗎?


而如果你就是不喜歡保費有去無回的感覺

放不下這樣的罣礙,那也沒關係

就買還本型商品吧

總之,目的一定要清楚,才不會進退失據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加入Line好友,即時追蹤更多理財好文!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6年10月號第111期 給你

 

 

 

本文由女人變有錢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