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都是閱讀控

Money錢

Money錢

  • 2016-03-18 17:30
  • 更新:2018-07-25 21:49

有錢人都是閱讀控

(圖/shutterstock)

 

閱讀,是通往世界最近的路

謝金河 從小閱讀名著,學到察言觀色的技巧;

蔡文河 從史書中,學到用人的哲學;

楊家彥 從書本裡找到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們來自不同領域,卻都靠「閱讀」打開成功之路

究竟,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起來看看...

 

 

(贊助上連結)

 

 

 

想成為專家,首先 你必須愛上閱讀

閱讀,讓每個人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

不僅讓我們能避免重蹈前人覆徹、提高競爭力,

還能累積財富、甚至改變人生,

這也是巴菲特、比爾蓋茲及佐伯克等名人,

仍然擁抱書本的原因。

 

國內7位在投資、創業、房地產等不同領域的專家,

他們不僅喜歡閱讀,也樂於分享。

透過閱讀,他們的人生綻放出不一樣的色彩。

 

 

 

謝金河:從小閱讀歷史名著

從中學會觀人術,只投資有潛力的企業家

知名財經專家,人稱「老謝」的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

回想人生剛起步階段,

最受用的著作當屬金庸的武俠大全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創作的小說書名首字聯成的對聯)。

那是他當兵時打發時間的知己良朋,

金庸深厚的國學造詣,

俠義豪傑穿插在大時代的歷史軌跡裡,

不論是宋朝、元朝或明代,

社會輪廓以及人性對財利的爭奪敍述,

皆令他受用不少。


「人對於知識的渴求,每一個人生階段皆不同。」

與時下大多數父母要求孩子狂K教科書不同,

女兒念北一女時,當別的同學都在看與升學相關的書籍,

謝金河卻鼓勵女兒多讀瓊瑤小說,

因為「這也驗證對她後來文字的駕馭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剛出社會的他  對股票沒有興趣

為當上總編,竟花 1 年研究「台灣證券發展史」

研究所攻讀政大東亞所,

謝金河初入社會時,是一名對政經議題狂熱的職場年輕人。

以他今日股市的教父地位,

很難想像早年進入《財訊月刊》時,

一聽到同事談論股票,總是掉頭就走。

直到有一天,他像突然開竅似的問自己:

「有朝一日,我必定當上總編輯,可以對股市一竅不通嗎?」


於是,他開始研究1962年以來的台灣證券發展史,

並花費1年時間把股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讀透,

更曾經在半年內幾乎天天到政大社資中心報到,

研讀經濟日報與工商時報歷史資料,

補齊20幾年台灣股票市場演進史。

謝金河認為,不論在任何產業或領域,

都必定有其歷史,透過了解史觀,

可以讓自己思考是否適合所處的工作環境。

 

 

謝金河私分享讀書技巧
要點在於:畫線、折角做記號、勤寫筆記

步驟:

1. 拿枝筆邊看書邊在重點處畫線。
2. 將重要的頁數折起來。
3. 將重要觀點隨手寫入筆記本裡。


好處:

1. 畫線除了可加強注意力,也能強調書本的重點。
2. 將重要的頁數折起來,是為方便下次閱讀時,能夠迅速回顧重點。
3. 勤寫筆記方便隨時翻閱,可作為智者語錄。

 

 

 

即使成了權威人士,每天仍然蒐集金融資訊
勤做筆記,數10年不變!

浸淫股市30幾年,

謝金河已是當今台股股票分析權威人士,

不過,成果絕非一蹴可幾,

至今他仍每天持續不懈的用功,

蒐羅全世界金融市場的重要事件,

包括國際匯市、商品行情、股票市場、債券價格,

且每天必定完整做1次筆記,

數10年如一日,

而他讓數字不只是數字,

事實上,烙印在他腦海裡的是數字背後所代表的經濟現象。

 

 

 

蔡文河:從史書學習管理

用閱讀打造網通股王

台股網通廠資優生:神準科技(3558)董事長蔡文河

雖已年逾5旬,

但戴著老花眼鏡仍要透過閱讀精進自己。

蔡文河的親和力,公司同仁都知道,

他與同仁之間的溝通可謂零距離,

員工甚至會到董事長辦公室,

無壓力的於書架上借閱任何一本感興趣的書籍。


來自雲林的小鄉鎮,

蔡文河從小享受充滿野趣的日子,

但長大後,他卻一反「愛玩」的個性,

拿起書本即放不下來,

而舉凡歷史類、管理類以及專業書籍,

都是書架上的重要成員。

 

 

每天花1、2小時 鑽研專業書籍

抓住網通產業新技術

由於攻讀電子電機工程,

年輕時蔡文河研讀最多的是專業相關書籍,

即便今年已經55歲了也不懈怠。
 

「網路通訊規格不斷演進,

每2年就是1個新世代,

我這樣的老頭子必須要catch up(跟上來),

才能引領工程師的技術。」統領一家公司,

 

蔡文河並不是那種在位階上震懾下屬的老闆,

而是在專業領域令團隊折服的領導人,

因此,即便眼力已不如當年,

他還是堅持每天花1、2小時鑽研專業書籍,

為的就是要抓住網通產業新技術的演進。

 

 

 

楊家彥:海量閱讀 讓他解開市場難題

連郭董也跟他學!

不論是在學術界或是跨足企業界,

有「台灣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楊家彥,

最擅長的專長就是解決問題。


他,曾經是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的所長,

第1年掌管連年虧損、瀕臨廢除的六所,

就跌破眾人眼鏡讓這個單位轉虧為盈;

2年前鴻海集團投資成立智庫團隊,

楊家彥是董座郭台銘倚重的智庫執行長,

即便是霸氣聞名的郭董,

也要聽一聽這位總經專家的趨勢分析。


楊家彥形容自己是靠「解決問題」謀生,

尤其不容易的是,在台經院所碰到的問題,

都是學校課本上沒教過的,

一切必須自行判斷,再從中找出答案。

 

事實上,楊家彥不停的在職場上「解題」,

不僅讓他養活了家人和自己,

也替他帶來可觀的財富和豐富的歷練。

 

 

靠「解決問題」賺取財富
讓他從台經院 走進鴻海核心

台經院其實是國內少數營運採利潤中心制的學術研究機構,

除了承接政府的委託研究,

也服務中小企業,因此有人說,

台經院磨出來的研究主管,不是一般的傳統學者,

而是懂管理、會經營、能帶兵的「變形學者」,

所以往往吸引企業大老闆高薪挖角,

楊家彥會被郭台銘網羅至鴻海就是一例。

 

很重視楊家彥的郭董,

就曾形容楊家彥是「鴻海董辦室的頭腦」,

而且目前他仍然是鴻海平板事業群新媒體顧問。


對楊家彥而言,台經院是學術生涯最重要的養成站,

現在的他,分析趨勢早已不需要參考別人的評論,

他總是喜歡解讀沒有被加工過的資料,再推論提出個人見解。

擅長獨立思考,想法又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能夠具備如此深厚的分析功力,

楊家彥其實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達致,

背後更有過一段很長的養成訓練期。

 

 

本文由Money錢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

透過《Money錢》月刊深入淺出的內容,投資人可輕鬆掌握投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脈動,並找到適合的投資工具與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