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你正站在職涯的交叉路口嗎?
或是你正處在工作的低谷?
這時候,心情難免鬱悶、對未來也有點徬徨
偏偏,這些煩惱都沒有標準答案
你可以參考別人的意見
也可以多參考成功人士的做法,給自己一點力量!
以下是國外部落客 Tyler Basu 訪問 60 位成功企業家後
歸納出的職場成功 7 大心法,希望可以給你更多新鮮想法!
讓我們開始上課吧 ...
(贊助商連結...)
第 1 堂課 成功奠基於失敗
你是否認為「成功」就是做甚麼事情
過程都要正確無誤,最後順利獲得想要的成果呢?
你是否盡所有努力去避免失敗
做任何事前都先制定計畫
若非相當有把握否則絕不付諸實行呢?
你是否相信只要避免失敗,就能邁向成功之路呢?
相信多數人都是如此
但,實際上成功的企業家都經歷過失敗
也是這些失敗才帶給他們現在的成功
對這些企業家來說,失敗其實是成功的墊腳石
也因此,當你盡力避免失敗的時候,也許你也在把成功推離自己!
與其煩惱該如何避免失敗
不如想著如何獲得最後的成功
畢竟,只要能做出成果,都可以稱為成功
即使沒有成功,也獲得寶貴的經驗,知道如何改變你的做法
Basu 指出
「不要因為可能不會成功就不願意行動,
做錯總比從沒開始來的好,
從失敗找尋成功的方法是這些成功企業家最重要的開始。」
第 2 堂課 找尋團隊的千里馬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
全世界有許多聰明、強大的優秀人才
Basu 發現,要成功並非單靠個人
這些企業家會成功的原因
在於他們懂得「慧眼識英雄」
即便不是管理高層
你仍然可以聘僱優秀人才
與這些人共事,你會發現工作效率提升很多,時間節省很多
(贊助商連結...)
有些人覺得越優秀的人才
要付給他們的薪水必然也很貴
但 Basu 表示
這些優秀的人才不僅能完美、快速完成你交派的任務
甚至讓整個團隊、整間公司的產值大幅提升
換算過來,雇用優秀人才的投資報酬率其實相當划算
不論是約聘或是長期規劃
要找到適合的優秀人才其實並不難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工作其實可以請一個助理或專業人士
不妨上人力銀行或請獵人頭公司徵人
雇用對的人才做事,保證會讓你發現這是件相當划得來的決定
第 3 堂課 將想法付諸實踐,激盪更多火花
曾有人告訴 Basu,他想到一個很棒的商業點子
但當 Basu 想進一步追問時
這位朋友卻不願意透漏,也不願意告訴任何人
因為他害怕其他人會盜取他的想法
然而,一個想法的價值往往來自實踐之後
世界上不存在沒有缺點的想法
每個人每天都會有一些新奇的想法
但並非每一個都是好點子
除非將想法付之行動
否則沒有辦法知道這個點子的價值是多少
Basu 表示
成功的企業家會去實驗這些想法,看看會產生結果
這樣做,比投資了時間、精力與資源去具體化想法
最後卻發現甚麼也做不到
還來得有效率
倘若實驗後發現這想法很爛
就別再理會了,你會想到更多好點子的
第 4 堂課 建立真正的人脈
人際網絡被定義為「與他人交換資訊、聯繫與互動」
尤其泛指稱在職場上
這項定義非常直白
人際網絡的確能帶來許多好處
但問題是,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妥善發展人際網絡
傳統的人際網絡包括參加公司會議
遇到任何人都能快速進行「電梯簡報」
盡可能發/收越多名片
並祈求這些行為能轉為工作或企業上的機會
要發展人際網絡,這是最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透過這些方式建立起來的人際網絡
其實僅僅是在蒐集聯絡方式。
Basu 指出
若想建立更強大的人際網絡
與其蒐集聯絡方式
不如建立真正的關係
對遇到的人要發自內心感興趣
讓彼此就像面對朋友一樣
能夠輕鬆談話、誠懇對待
問問他們最近在做甚麼樣的工作
如果他們最近剛好碰上瓶頸
可以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
或者介紹能派上用場的人給他們
但要注意的是
這些舉動不是要你期待對方會有所回報
當你不自私幫助其他人
未來當你遇到困難時
他們也會毫不猶豫伸出手拉你一把
第 5 堂課 學習成功的典範,但不要想成為他們
不管你在哪間公司上班
裏頭一定會有人表現比你優秀、成功。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想要快速成功的方法之一
就是去學習成功的人、他們成功的方法
但要記得:不要想為第二個他
Basu 在訪談過程中
幾乎每位成功企業家都告訴他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人活著應該做真正喜歡的事情
表現最真實的自己
不要陷入與他人比較的迴圈
沒有人一夜成功
每個人都是從自己開始
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成功
敬佩那些成功的人所做的事情、所走的路
但永遠專注在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如此一來,才能快樂、開心,享受邁向成功的旅程
第 6 堂課 成果比證照更有說服力
不少人花時間準備、考取證照
讓自己擁有許多專業的技能
在找第一份工作時,這些證照也許派得上用場
但 Basu 發現
在第二份工作之後,證照通常已無法代表甚麼
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個結果論至上的社會
人們注重是一個人過去工作上有甚麼成果
而非待過甚麼有名的大公司
或者擁有多少張證照
不可否認精益求精、學習各種技能相當重要
(畢竟在未來工作上,能幫助我們取得好成果)
但是如果空有這些技能
做事或反應能力卻奇差無比
對一間公司來說,你有沒有這些證照都是一樣的
許多成功的大老闆高中只有肄業
但不會有人質疑他們的經營能力
原因就在於他們有許多顯耀的成績
這些成果足以說明一切
比起附在履歷上的各種證書
交出怎麼樣的實際成果,更加重要
第 7 堂課 享受旅程的回饋
追求成功的過程往往艱辛
也常常讓人產生放棄的想法
Basu 指出,成功企業家往往享受邁向成功的過程
想要成功無可避免需要企圖心
這是我們前進、努力的動力
但壞處是,汲汲營營追求成功
容易使我們忘記要珍惜當下
成功的企業家們都認為
記得偶爾停下休息、回顧一路走來的自己
同時也要珍惜至今為止自己所擁有、得到得一切
回到初衷,想想自己究竟追求的是甚麼
要記住
追求遠大的目標並不是因為能獲得高額酬報
更重要的是在追求的過程中
自身成長了多少,變成甚麼樣的人
遠比你做到、完成甚麼更來的重要
本文由 理財周刊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