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種菜」玩遊戲,也能學「存股」?
數年前在台灣火紅的臉書「開心農場」遊戲
風靡不少網友
上班族當時忙著種菜、收成、偷菜玩得不亦樂乎
身為小資族的新手投資人
在投資前是否有想過哪些因素會影響您的投資報酬率
投資時又該採取什麼策略才能獲得最大報酬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從開心農場中學習 ...
以時間換取金錢,獲得較高報酬
其實,玩過「開心農場」的人就知道
玩家可選擇成本較低、收成時間較短的作物
短線操作快速地多次採收
或選擇成本較高但售價也高的作物
耐心等待一段時間
待作物成長後一次收成
以時間換取金錢,獲得較高報酬
到底何種投資策略才是投資新手需要的呢?
1. 小資上戰場前「必學招數」
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其實,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成長所需時間
在資金〈田地〉有限的情況下
投資者在投資前請記得審慎評估自己的「資金多寡」、「風險承受度」與「標的特性」
據此選擇短期、中期或長期操作策略
短期 操作賺的是價差
長期 操作以波段投資為主
如果應用在股票交易中
短線操作賺的是價差
投資人需多次進出股市
如同遊戲中快速多次地採收作物
相對的,長線操作則以波段投資為主
進場後長期持有,無需頻繁買賣操作
但能一次獲得較大利益
如同在遊戲中,以時間換取較高報酬
累積資產以獲取高收益為目標
在考量個人的「資金多寡」時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以及工作五年、工作十年的上班族
各有不同的可投入金額
同時也應思考投資金額是否會影響生活
在「生活所需」和「緊急預備金」都存夠了以後再來投資
才能較為安心
投資必定伴隨風險
對於風險每個人的承受度都不同
故能等待的獲利時間亦不同
這是投資人在投資前必須想清楚的
另外,在標的選擇上
每個人的個性偏好都不同
因不同屬性的個股波動度不同
可據此選擇大型股或中小型類股來操作
小散戶出身的財經作家吳銘哲
曾教導許多學生投資理財
致力推廣正確的投資觀念
現在專職從事證券操作及投資教學的他
曾擔任《理財周刊》主筆、理周投顧分析師
2. 投資股票必須將兩件事做好才能獲利
那就是「了解市場」和「了解自己」
股票市場就像賭場
投資需有一定的資本
主力大戶〈莊家〉有其籌碼優勢
在籌碼上可輕易看出散戶下車了沒
因此散戶容易被套牢
針對上班族無法時刻盯盤與研究股市所形成的獲利障礙
上班族的投資困難在於難有閒置資金
能支配所得少,且薪水少、變數多
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學習買賣權證和選擇權
希望能以小搏大
然而,本身也操作期貨、選擇權等高槓桿投資工具的他說
權證較適合短線操作
長期投資無法穩健獲利
投資人在投資股票時
常會面對長期投資〈長線〉或做價差〈短線〉的擺盪與衝突
加上人性的貪婪和恐懼等弱點難以突破
使投資往往以賠錢收場
投資股票必須將兩件事做好才能獲利
那就是「了解市場」和「了解自己」
小資族投資須先學會分析市場
有基本的交易知識、學習投資知識
了解自己則是要學會察覺投資盲點及適合什麼樣的標的
至於了解自己的最好方式
建議新手投資者務必實際進場操作三年
因為三年以上才能累積寶貴的投資經驗
在過程中觀察常在何處跌倒犯錯
探索自己適合的投資工具
從實際操作中獲得驗證
找出一套有效的獲利方程式
(贊助商連結...)
3. 存股同時,也能利用賺價差存錢
一定要將管理金錢的主動權拿回自己手上
因此他建議透過「存股」與「價差」同時搭配操作來存錢
即「用股息來做價差」的進階版存股方式來累積股票張數
這種存股方式的好處是資產能穩定成長,持續累積財富
如何選擇投資標的?
首先需選擇「配息穩定」或「配息成長」的個股
因小資族資金有限,可選股價低的公司,進行波段操作
吳銘哲強調「投資是動態的」
在選好標的後即可穩定地持續操作
但若因該產業或個股產生變化導致獲利和配息能力改變時
就需考慮更換投資標的
以目前股價約十六元的第一金 ( 2892 ) 為例說明如何操作
第一金近五年的平均股息約為一元
若買一張需花費一萬六千元
一年後可領一千元股息
股息殖利率約六%至七%
若買十張則花十六萬元
一年後可領到一萬元股息
到明年領取股息前
如有一至二元的價差,就可先減碼一半
例如十六元買進,漲到十八元時先賣掉五張
等於將一年後才能領的一萬元股息先落袋
如股價再從十八元漲到二十五元
投資人所持有的剩下五張股票,價值十二萬五千元
加上股價十八元時賣出五張所得到的九萬元現金,等於二一.五萬元
所以這一次的投資使資產從十六萬提高到二一.五萬元
至於九萬元的現金該如何運用呢?
可以等待下一次的循環
待股價回到相對低檔時繼續再買
例如回到十九元後,再用九萬元投入存股,如此一來就可愈買愈多張
若以此方式操作
假設該標的一年上下波動四次
每年依此操作至少可多四張
即股息原本只能領一萬元
變成可領一萬四千元
而原本持有的十張股票將增加變為十四張
如此將產生四○%的效益,有效強化投資信心
過去擅長技術分析的吳銘哲
也曾只找飆股、做價差,追求高獲利的快感
但無法放手的個性也曾將先前的投資獲利全部賠掉
使他體認到穩健獲利才能達成投資理財目的
他認為,高股息類的股票適合存股
如台灣高股息 ( 0056 ) 指數股票型基金
投資ETF不僅免除選股問題
還能幫投資者篩選投資標的
不需擔心個股獲利能力變差,降低投資風險
4. 股市投資可當做一份事業來經營
若已經盲目投資而賠錢
接下來如何能翻身更是重要
除了用存股搭配價差操作穩健布局台股之外
小資族還可用什麼樣的方式累積財富?
吳銘哲幽默地談及他的觀察
他說,近幾年發現國內不少女明星都嫁到對岸
其實不只女明星,很多投資人也看好中國大陸的「錢」景
熱錢逐漸流向大陸,他認為這是未來的趨勢
因此他建議投資人在農曆年前,可多注意陸股行情
目前台灣投資陸股管道包括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及複委託買賣
比較方便大多數投資人操作的是直接投資ETF
若想要投資個股,就需靠券商進行複委託交易
吳銘哲指出
投資須跟著錢跑
陸股ETF已占台股成交量一○%
代表台股一天八百億元的成交量中有八十億元是投資陸股
資金流向大陸已成趨勢
繼去年大陸推出「滬港通」後,「深港通」話題亦炒得火熱
這代表大陸上半年在炒上海股市、下半年拉抬深圳股市
故他建議投資人多留意深圳相關的ETF
和即將掛牌的陸股ETF,因為新掛牌標的尚無套牢籌碼
國內境外基金規模目前已超過三兆元新台幣
海外投資明顯已成趨勢
根據證券商業同業公會資料
截至今年九月底,全國有九十九.八萬戶投資人持有複委託帳戶
其中多以投資美股與港股為主
吳銘哲認為
複委託會是未來的投資趨勢
年輕人應多接觸、多了解新的投資工具
吳銘哲希望年輕人明白
投資有機會賺錢,也有可能會賠錢
若已經盲目投資而賠錢
接下來如何能翻身更是重要
如何在穩定中追求最大利潤
是他希望推廣的投資教育理念
他強調,股市投資可當做一份事業來經營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