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煩惱喔,薪水領到了
到底該先吃一頓大餐?還是省下來當養老本?」
對許多上班族來說,理財真是個挺麻煩的選擇題。
就好像眼前有一桶冰淇淋,和一隻小豬撲滿
你應該把錢放到哪裡好呢?
選冰淇淋,則肥了自己、瘦了小豬
選擇把錢放入撲滿裡
面對高房價、高物價,未來房子也買不起
晚年也不一定更享受,又何必委屈現在呢?
好吧,現金為王,還是先享樂吧
搞不好明天薪水還沒漲,冰淇淋又漲價了!
這樣的想法有沒有錯呢?
一起來看看 ...
(贊助商連結...)
基本上我認為沒有錯,因為「現金為王」的意思
正是指錢在當下的邊際效用最高
假設你在路上撿到 1000 元現鈔
馬上去高檔餐廳吃頓好料
如果還能邀請一位美女共進晚餐
你還會捨得把錢放在枕頭底下嗎?
但深謀遠慮的理財高手可有話說了:
「拜託,路上撿錢怎麼可能?通常現鈔都是加班熬夜賺來的辛苦錢
如果你今天不存下來
難道一輩子都要繼續過這種做牛做馬的苦日子嗎?」
這話有沒有錯呢?我覺得也沒錯啊!
首先,在正常情況(也就是不靠爸、靠媽或偷拐搶騙)下
上班族的薪水是靠自己付出勞力與時間換來的
如果輕易就把一天工作N小時賺來的辛苦錢
一頓飯時間就給灰飛煙滅掉,未免也太傻了點
其次,錢如果存下來,會生利息,透過利息生利息
小錢放久了會變大錢。如果嫌利息太低
可以透過穩健地投資基金
股票或外幣定存來增加投資報酬率或孳息率。
總之,錢會生錢,等於多養了個小鬼幫自己運財!
也就是說,不管看過去,或者放眼未來
錢都是有價值的,既然是過去辛苦換來的成果
就更應該通過有效率的理財手段去提高其未來價值!
「哇!」宅男聽了肯定要說:
「這真是太有智慧了,但代價是---妳要犧牲眼前的一桶冰淇淋
或者我要放棄和美女共進晚餐的機會耶。」
咳、咳,好了,別吵了,就容許我這理財大師來評評理吧!
其實,理財正是選擇的問題
生活是一種選擇,理財更是選擇中的選擇
關鍵不是誰的選擇好
而是你做出了選擇就別後悔沒選另一種
簡單以 A、B 選項來解說
A選項是重視眼前的小確幸
讓當下的人生充滿美美幸福感
B選項則是犧牲當下
耐心儲蓄未來的大確幸
A可以攻擊B說:
「未來的大確幸不一定存在
而小確幸的當下邊際幸福感最高。」
B也可以質疑A說:「小確幸撐不久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只要我努力存錢
做投資功課,將來我搬進豪宅時,就別羨慕我!」
我要說的是,人生的選擇之正確
不是以攻擊、詆毀別人為代價
而是要通盤思考自身選擇的利弊得失,並允執厥中。
以 A 選項來說,既然人家說我耽溺於小確幸太傻
那可以選擇認真地工作
讓本薪與勞保都不中斷
再搭配商業年金險、醫療險與意外險的規劃
讓自己中、晚年的醫療和退休生活都有保障後
再把剩下的錢好好享樂一番,豈不甚美?
以 B 選項來說,既然人家說未來的大確幸不一定存在
我就更要投資自己的腦袋
讓每一筆錢放到投資市場時
都能朝著風險低、報酬高的位置挪動
這樣長遠下來,我不但能獲取金錢投資報酬
更能加值腦袋,讓自己更具商業頭腦而受老闆倚重!
換言之,A 與 B 只是兩種人生觀與生活觀
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
只要兩種人都能認清自己的選擇
並做好相對應的理財配套措施,則兩種人生都不錯
第一種人是享樂現在
理財配套措施是必須對未來進行避險
也就是說,還是得先花錢去做好保險規劃
才能今宵有酒今朝醉
第二種人是辛苦當下而佈局不確定的未來
因此必須對未來進行腦內與腦外的雙重加值
這樣即使投資成果未如預期
腦袋內無形資產也足以讓自己在職場平步青雲。
結論
在我看來,理財就是一種宏觀地對人生之過去
現在與未來作出理性選擇並規劃萬一失敗的配套措施
人生怎麼選都好
只要相對應配套措施做得好,都能穩健走好人生。
最怕的是渾渾噩噩地享樂
或與毫無目標地死存錢
兩種人都算理財界的魯蛇
本文由 地球人抱抱--外星來的財富祕密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