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研究報告】宏達電(2498)具元宇宙商機領先優勢,VR軟硬體整合佳,長線想像空間大

曾宇懷

曾宇懷

  • 2022-07-05 15:43
  • 更新:2022-07-05 15:43

【台股研究報告】宏達電(2498)具元宇宙商機領先優勢,VR軟硬體整合佳,長線想像空間大

圖/shutterstock

 

【台股研究報告】宏達電(2498)結論與建議

宏達電(2498)投入VR產業多年,目前VR硬體產品主攻B2B及高階市場,且B2B市場將呈穩定且持續成長。軟體方面,宏達電已實現將VR軟體落實到各種應用中,像是Vive Sync會議功能、Vive Arts藝術創作、展覽功能等,增加消費者體驗,並吸引玩家進入。我們看好宏達電在VR市場具有潛在領先優勢,未來若能排除規模因素的影響,長線想像空間大。預估2022年EPS為 -3.23元,每股淨值29.86元,給予本淨比2.4倍,考量VR相關裝置成為主流仍需時間,建議區間操作。

 

宏達電主要營收來源為VR產品

宏達電(2498)成立於1997年,以研發及代工Windows CE 為基礎的掌上型裝置起家,並於2007年開始推出自有品牌「HTC」智慧型手機行銷全球,成功轉型成自有品牌廠。2014年起宏達電就投入虛擬實境(VR)領域,目前以研發與製造VR裝置與智慧型手機為主要業務,2021年營收比重為VR 89%、智慧手機6%、其他5%,並逐步轉型成全方位的 VIVERSE 解決方案公司。

宏達電營收比重

資料來源:宏達電、CMoney整理

 

元宇宙帶動VR市場龐大潛在商機

元宇宙(Mataverse)熱潮在2021年迅速增溫,全球科技大廠皆相繼發表一系列對於元宇宙的開發計畫,Facebook 甚至將母公司改名為 Meta 以宣誓跨足元宇宙的決心。而驅動這項嶄新科技的關鍵技術為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區塊鏈(Blockchain)、人工智慧(AI)以及5G高速傳輸通訊。2021年全球VR設備出貨量突破1000萬台,而根據知名分析諮詢公司OMDIA預估,未來5年消費性VR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64億美元成長至2026年160億美元,隱含龐大潛在商機。

 

宏達電VR硬體主攻B2B及高階市場

宏達電作為台灣投入VR產業的先行者,在2021年10月發表VIVE Flow新式VR頭盔,日前更推出首款結合元宇宙功能手機HTC Desire 22 Pro,預先載入多款VIVERSE元宇宙相關應用,如數位資產交易、建立虛擬身分等,藉此擴大虛擬世界的潛在用戶。VR硬體設備為宏達電主要營收來源,目前主攻B2B及高階市場,產品平均單價高於Meta、Sony及Pico等國際大廠。公司表示雖不會出現當年智慧手機的跳躍式成長,但看好B2B市場呈穩定且持續成長。

 

宏達電實現將VR軟體落實在各種應用

VR軟體方面,宏達電在2022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首次揭示HTC的元宇宙版本-VIVERSE,一個讓人沉浸其中且充滿無限新體驗的開放式元宇宙生態系,也是一個由人們共同創造、共同擁有,且可自由分享的平台。宏達電目前已實現將VR軟體落實在各種應用中,像是Vive Sync會議功能、Vive Arts藝術創作、展覽功能、以及用於VR音樂會、VR電影的Vive Originals等,滲透到不同領域、層面,增加消費者體驗,並吸引玩家進入。儘管目前VR軟體營收占比仍低,但待相關裝置逐步成熟、進入主流市場,預期VR軟體對於宏達電營運貢獻將顯著增加,後市發展值得期待。

 

甩開智慧手機包袱,長線想像空間大

儘管目前包含元宇宙產業、VR/AR軟硬體發展仍需時間,但宏達電目前累積超過數百項關於VR/AR的相關專利和發明,我們看好宏達電在VR市場具有潛在領先優勢。且宏達電智慧型手機和智能裝置部門轉為運用創新科技打造 VIVERSE 願景所需的智能裝置,預期宏達電將甩開過去智慧手機的包袱,不再成為營運的絆腳石。預估宏達電2022年EPS為 -3.23元,若未來能排除規模因素的影響,受惠VR產業成長趨勢,長線想像空間大。

 宏達電損益表

資料來源:CMoney

 

宏達電本淨比

資料來源:CMoney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曾宇懷

曾宇懷

別人恐慌時,我貪婪。

別人恐慌時,我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