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儲蓄險」不是用來存錢的!原來理財專家都用「這樣」用的...

恩汎

恩汎

  • 2015-12-14 16:58
  • 更新:2018-07-18 22:08

別傻了,「儲蓄險」不是用來存錢的!原來理財專家都用「這樣」用的...

(圖/shutterstock)

 

 

「儲蓄險」也規劃在賺錢系統中...

在「我的零成本存股術」一書中,

有提到將儲蓄險規劃在我的賺錢系統中。

購買儲蓄險這個商品最大的風險,

落在「繳款期間」,

以我購買的美金儲蓄險、繳款期間 6 年,

第 22~23年投入資金翻倍的產品來說

(規劃 20年內不動用的閒錢),

繳款的前 5 年解約,

投入的資金是會有損失的,

也就是拿回來的金額會小於繳納的金額;

但是繳款期滿後,

拿回來的資金「一定」會大於繳納的原幣資金。

(說原幣因為是外幣計價的產品,

若換回新臺幣,就還有一個匯兌的差額。)

 

趕緊接著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儲蓄險是比較適合有節稅需求者

在銀行業務的經驗,

儲蓄險是比較適合有節稅需求者的產品,

也就是屬於手上錢太多的人的產品。

若是手上無可支配所得、無預備金(p.15)的人,

就不建議先佈局這產品。

從書中第 15 頁的圖中,各位也可以看到,

我在佈局儲蓄險的資金來源,

是「利息」(股息及債券息)

 

資料來源:我的零成本存股術

 

也就是第 65 頁講的「以息養息」的概念,

也是獲利領息(零成本)的概念。

 

若延伸來說,

也可以想成是「預備金」存的位置的轉換,

而其轉換期為 6 年,也就是說,

當儲蓄險繳費期結束後

也可視為存在銀行定存的預備金

(這裡說繳費期滿後,

也就是繳費期未滿,不視為預備金),

 

 

 

 

「利息可自行長大」的投資角度

雖然有兌換成現金的時間差,

但若是部分的預備金享有比市場高一些的利率。

加上匯兌收益,倒也是個不錯的資產配置方式。

因此,我規劃的家庭儲蓄險,

是以「利息可自行長大」的投資角度規劃,

而非從儲蓄角度。

 

因為就強迫儲蓄角度,

個人並不認為儲蓄險是首選!

反而定期定額購買全球股票型基金及貸款投資

(貸款是逼迫工作及儲蓄),

就儲蓄與資金效益來說,比儲蓄險更大。

資料來源:我的零成本存股術

 

而就保險需求來說,

儲蓄險更非必要,

醫療及意外才是首要。

所以閒錢太多、又不想傷腦筋挑標的時

再納入參考就好。

 

 

 

分配點沒花完的利息進入外幣

至於為何我選擇外幣保單,

單純就是資產配置的角度而已,

畢竟新臺幣資產已具規模,

就分配點沒花完的利息進入外幣配置了。

 

同時在完成後,

又可調撥定存的預備金,增加資金靈活度。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做好資金控管,

透過閒置資金的增加,

逐步做好資產配置的規劃,

在其結果不影響當前生活水準;

順利又可享受閒置資金不斷成長帶來生活水準的提升,

是我認為最穩定的理財投資架構。

 

投資理財 不行動,一切都還在原點!

恩汎 為了照顧家庭,放棄百萬年薪工作

當起朝九晚五的小職員...

但靠著「零成本存股術

31歲前,賺回百萬收入!

 

這個方法,還持續提供穩定的「被動收入」

學會這 7 招,你也辦的到!趕快行動!

 

歡迎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個『讚』,以後都會收到團隊最新文章!

 

課程:|恩汎|建立零成本領息部位(案例解析)

1月20日 / 新北市

想投資,但上班沒時間盯盤...

下班沒時間研究財報嗎?

沒關係,你只要學會幾個關鍵的挑股方法

在穩定獲利之餘,還能多領股息

幫你打造下班後的第二收入!《點我了解更多》

 

恩汎

恩汎

恩汎(earn fun)理財投資團隊是一群跨入理財投資領域的夥伴共同成立,主要目的是提供欲跨入理財投資領域的投資朋友,一個良好的理財投資觀念與經驗分享園地!http://symy04.pixnet.net/blog

恩汎(earn fun)理財投資團隊是一群跨入理財投資領域的夥伴共同成立,主要目的是提供欲跨入理財投資領域的投資朋友,一個良好的理財投資觀念與經驗分享園地!http://symy04.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