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
根據統計每人一生醫療費用
平均就要 300 萬!
但... 真的有需要這麼多嗎 ?
我不是保險業務
今天不是要來推些儲蓄險或投資理財的保險
現在講的是在危機時可以救你一命的健康險
保險買甚麼?
其實就是買一個對生活的保障
並不是拿來讓你投機取巧 賺錢
如果買保險變成一種賺錢致富的手段
那業務要賺錢,保險公司也要賺錢
真正你拿到手上的錢 ... 還剩多少?
但健康險就完全不一樣了 ...
根據統計一個人一生花在醫療上面的費用平均就要 300 萬
買到好用的健康險 .. 是大大幫你省錢
而又有哪幾種健康保單必買呢?一起來看看 ...
(贊助商連結...)
1. 首要優先的是住院醫療險
因為各種健康風險的發生機率
住院的比例是最高的,達 8.08%
(用總住院人數除以總投保人數來算)
這樣的風險其實不算低
住院醫療險的挑選也應以實支實付型為優先
他主要是負擔健保不給付的部分負擔及自費項目
這部分的金額可能相當驚人
實支實付型 > 日額給付型
在 DRGs 新制上路後
民眾的整體花費提高而住院天數卻變少了
使得醫院將住院的手術改成門診手術
或是將部分項目改成自費
更凸顯了實支實付型的住院醫療險
比日額給付型的更值得購買
事實上日額給付型的住院醫療險
本來就是設計來替代收入
或是請看護的補貼費用
因此重要性本來就沒實支實付型來的高
2. 接下來是意外傷害醫療險
除了最常被使用的住院醫療險
民眾最該擁有的第二順位醫療險是意外傷害醫療險
因為他保費最為便宜
而且也能提供一般住院醫療險沒照顧到的保障
雖然說住院醫療險買足也會理賠因意外住院產生的費用
但前提是要有「住院」的這個事實
也就是說沒有住院的證明甚麼理賠都免談
由於一般人發生意外的機率也不低
如果發生骨折或是摔破頭到醫院去縫
因為沒有住院
所以一般的住院醫療險是不會理賠的
所以我們才需要意外傷害險來補足這一塊
3. 第三順位 - 殘廢或扶殘險
根據福衛部統計 2011 年 5 歲以上的失能人數比率
就高達 2.87%
而其中差不多有 4 成的失能人口是需要被照顧的
而這機率甚至遠比癌症發生的機率 0.3% 還要更高
嚴重殘廢失能的影響甚大
一旦發生嚴重的殘廢導致無法工作
瞬間收入沒了
還要支付一筆看付費用打理一切
長期下來對整個家庭的壓力是十分大的
因此如果有殘扶險來定期支付扶助金的
壓力會瞬間減輕很多
【Book能的任務】粉絲團
按個讚,讓你輕輕鬆鬆讀好書!
4. 一次給付型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
為什麼會把他安排在最後呢
那是因為它發生的機率最低 但風險損失卻不小
國人 10 大死因中
癌症加上重大疾病就佔了 5 成
而這兩項重症住院的花費平均都不低
也剛好符合投保的重要原則「保大不保小」
自費項目花費驚人
而健保雖然有給付
但其他需要自費的項目動輒都是萬元起跳
包含標靶治療跟各種療程甚至是數十萬計算
更何況在罹患這樣重大的疾病後
通常會有一段時間是沒有辦法工作
少了收入,如果沒有一筆保險金做後盾
要如何安心養病呢?
而如果拿不出醫藥費,等於賠上自己的未來
因此重大疾病險及癌症險還是有它的必要性存在
(贊助商連結...)
依照需求選擇保單
每個人的需求以及條件都不同
當然所選擇的優先順序會有所更動
如果家族病史有癌症病史
或是常待在高汙染地區的人,應該先考慮癌症險
如果家中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
可以優先考慮重大疾病險
一次給付型癌症險優於傳統癌症險
以上提到的癌症險是一次給付型癌症險
那傳統癌症險在初次罹癌時會有一筆保險金
之後會依照被保人就醫紀錄來申請保險金
但傳統醫療險的保費較高
而且住院醫療險也有保障因癌症而住院的部分
所以客觀看來傳統癌症險無法以低保費換得高保障
結論
所謂必買的健康險保單
就是要理賠範圍廣且定義明確
保費不會太高卻能解決事件發生後的損失
現在加入好友
讓畏懼業務員的你 聽懂話術、
徹底了解保險的各項細節~
想知道更多買到好保險的方法嗎?
推薦這本《聰明買對健康險:一次搞懂32種投保迷思》給你
作者: 李雪雯 出版社:天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