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息等成了 降息...「金融股」該不該買?這 3 個布局金融股的「目的」幫你做決定!

恩汎

恩汎

  • 2015-11-02 09:44
  • 更新:2018-07-22 11:44

美國升息等成了 降息...「金融股」該不該買?這 3 個布局金融股的「目的」幫你做決定!

(圖/shutterstock)

 

 

 

 

資產配置-金融股還能買嗎?

過去不少推薦金融族群的專家、文章,

多是著墨在升息題材,

但自美國 9 月升息落空後,

期待就一路推遲至 10 月、11 月、12 月

(也不是第一次升息推遲了)

然而,在國內降息、大陸及歐洲持續的 QE 政策下,

投資人沒等到升息,卻等到了降息…

 

之後就開始有了降息、金融利差縮小的消息,

讓某些投人朋友對於佈局金融產生了猶豫。

團隊近期無論在 FB 私訊、課程中,

也頻頻被問及「金融股還能買嗎?」的問題。

 

到底金融股現在還應不應該進場呢?

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這問題還是得回到「為何你要佈局金融股?」               

布局金融股,主要有這 3 個目的:

 

一、資產配置

金融股對團隊來說,

是個在股票投資資金中的資產配置之一,

並在「獲利」及「永續經營」相對穩定概念下,

以公股金控為佈局主、民營金控為輔。

 

目的在於當該產業處於獲利低迷時,

公股金控的保守,使此資產配置可擁有基本的配息收益;

而該產業前景看好時,

民股金控又較具營運彈性與獲利爆發力,

除配息效益會提升外,其股價的價差效益通常更豐。

 

 

 

 

二、股票股利

為符合「巴塞爾協定」、因應景氣循環帶來的衝擊,

「充實資本」為必須,

這方面就有點像是高資本支出產業一樣。

因此在配息政策中多會有配股,

(一樣適用團隊對配股政策的要求)

而這就是團隊要的!

 

畢竟金融股在臺股屬於控盤的角色,

(占臺股指數權重不小、股價便宜,套利交易好工具)

因此要大漲大跌並不容易,

公股的價差空間則又更小,

但當基本部位足夠時,

每年配發股票的售出利益,較吸引團隊。

 

例如持有 100 張第一金,

以配發 0.7 現金股利及 0.65 股票股利,

不計算交易費用與扣抵稅額下,現金股息可收 7 萬元,

另可有 6.5 張的股票,用 18 元售出,

則可有 11.7 萬的收益,

(售股部分被列入報稅所得為 6.5 萬)

收到的總現金就有18.7萬。

 

 

 

 

 

三、目前仍屬經濟活動中必要產業

目前經濟活動中,金融業仍存在相當重要的角色,

其角色是否會被取代,短期內團隊認會機率很小。

而影響金融業獲利最大的要屬壞帳的產生,

利率對整體獲利的影響其實沒想像中的嚴重

(這也是團隊在討論金融業時,利率都是最後才帶過)

因此當景氣向下循環時,

風險性資產產生的價值損失,

是投資金融產業時,需要留意的。

 

最後,除了領股票,

在投資的資產配置中,

依然要維持相當的現金收入,

畢竟日常生活消費仍需要用到現金,

總不能去吃滷肉飯時,

跟老闆說:「一股兆豐金買碗滷肉飯」吧~

 

所以,回歸到「金融股還能買嗎?」的問題,

如果金融族群本就是投資人資產配置的產業之一,

當然可以繼續買;多的部位甚至可以拿來套現。

但若當初是以「升息」預期為買進目的,

想要賺價差的投資人,

可能就要重新檢視一下目前的經濟環境,

判斷短期升息的可能性,進而做出持股調整。

 

老話一句,若有做好資金控管中的

源頭控管、單一企業投資金額控管,

在投資標的的篩選上又符合「最低基本條件」,

這個市場的變化再大,

最後都可以在擁有持續性收入下,

進行持股比重調整,享受資產及收益成長的果實。

 

 

要不要進場持有金融股,

最終取決於自身的「投資策略」

想 穩穩賺、領股利 的你,金融股就是很好的選擇

可別因為一個事件的出現,

就打亂了自己的投資決策唷!!

 

 

恩汎

恩汎

恩汎(earn fun)理財投資團隊是一群跨入理財投資領域的夥伴共同成立,主要目的是提供欲跨入理財投資領域的投資朋友,一個良好的理財投資觀念與經驗分享園地!http://symy04.pixnet.net/blog

恩汎(earn fun)理財投資團隊是一群跨入理財投資領域的夥伴共同成立,主要目的是提供欲跨入理財投資領域的投資朋友,一個良好的理財投資觀念與經驗分享園地!http://symy04.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