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季 EPS 突破8元!研華(2395)研發「秘密武器」,將再造台灣 經濟奇蹟!

陳昱璋

陳昱璋

  • 2015-10-03 16:55
  • 更新:2018-07-21 23:14

近4季 EPS 突破8元!研華(2395)研發「秘密武器」,將再造台灣 經濟奇蹟!

(圖/shutterstock)

 

 

 

「台灣經濟的未來在哪裡?」

這是很多台灣人共同的疑問

政府、學者、民間年年喊產業轉型

但轉到哪裡一直沒人提出具體方案...

 

好消息是

隨著物聯網(IOT)、機器人、大數據(Big Data)概念興起

從德國傳來了「工業 4.0」的概念

或許是台灣經濟轉型成功的關鍵藥方

而 工業 4.0 的關鍵推手

就是「工業電腦」大廠 研華(2395)

 

一家企業

到底有甚麼能耐推動台灣產業升級

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贊助商廣告)

 

 

1. 為什麼要關注 研華(2395)

工業 4.0:台灣經濟的希望

相對於傳統工業生產製造

工業 4.0 運用物聯網、機器人、大數據等尖端技術

讓機器「智慧化」生產

當原物料不足時

機器會有所感應回報電腦

電腦透過雲端運算確認庫存、價格後

自動下單訂購原料

臨時收到客戶訂單時

藉由不同生產線機器彼此感應、回報雲端

接著運算、找出最適生產線

就能夠迅速調換產線、提升生產效率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由於工業 4.0 具備生產彈性與效率

工廠不必像以往一樣買一台機器大量生產

接到臨時訂單時也不用停下整座機器、調整產線

而能夠運用機器智慧感應、雲端運算

高效率的生產小量、多樣化的產品

對於缺乏規模經濟的台灣中小企業而言

工業 4.0 非常適合台灣工業生產模式

將有助於提升台灣企業生產效能、降低成本

加上工業 4.0 所需電子電機業、機械業、資通訊業

正巧都是台灣強項

台灣產業升級

工業 4.0 將是絕佳機會!

 

研華(2395):工業 4.0 成敗關鍵

工業電腦廠 研華(2395) 

便是投入工業 4.0 的主要廠商

他不是轉換成工業 4.0 的生產模式

而是研發、發展工業 4.0 所需的智慧化機器設備

提供各領域企業智慧生產所需機器

成為台灣轉型工業 4.0 的關鍵角色

也就是說

台灣這一波經濟轉型能否成功

有賴研華發展工業 4.0 技術的成敗...

 

2. 股東結構與重要轉投資

股東多為其他法人,占 47%

其次為外國機構與外人,占 36%

 

資料來源:依《103 年度研華年報》製表

 

最大股東:華碩(2357) 

接著看前 10 大股東名單

華碩(2357) 持股 14.49% 為最大股東

2005 年時研華與華碩曾達成換股協議

兩家公司交叉持股,組成策略聯盟

研華為工業電腦廠,華碩為個人電腦廠

市場不同但技術互補,是非常理想的合作夥伴

經過 10 年後

如今華碩與研華的創新表現有目共睹

 

董事長劉克振以個人與投資公司、基金會名義

加總持股 29.72%

經營者持有近 3 成股份

表示對公司極具信心

會與公司其他股東站在同一陣線

 

資料來源:《103 年度研華年報》

 

子公司多達 39 家

主要負責各地行銷

研華關係企業非常多

如下圖,多達 39 家

 

資料來源:《103 年度研華年報》

 

這麼多的子公司

營業遍及零組件生產、工業電腦製造、組裝

最多的是工業電腦行銷買賣

也就是在世界各地販售工業電腦的營運據點

 

其中,紅色框起來的 研碩電腦

為 2006 年研華、華碩共同成立

負責工業電腦代工

 

寶元數控:切入醫療機器人領域

研華旗下的「寶元數控」

已切入機器人控制器領域像

醫院中和醫生一起動手術的「達文西機器人」

裡頭的控制器就是寶元製造

 

3. 業務內容

工業電腦:工業自動化生產專用電腦

研華是工業電腦龍頭大廠(IPC)

與華碩、宏碁生產個人電腦(PC)不同

研華生產的是工業製造專用電腦

為了節省人力資源、提升生產效率

工廠常需要工業電腦實現自動化生產

而不同產業也有不同工生產自動化需求

因此針對不同的的廠商

研華必須設計符合其需求的工業電腦產品

 

5 大主要產品

研華產品與服務主要為下列 5 項:

  • 嵌入式卡板與機箱,占比高達 40%
  • 工業用電腦,占 25%
  • 工業控制,占 15%
  • 產業應用電腦,占 9%
  • 售後服務及其他,占 11%

 

資料來源:依《103 年度研華年報》製表

 

嵌入式板卡與機箱:

嵌入式電腦卡嵌入 PC 等應用機台

以提供工業自動化之控元件

嵌入式機箱電腦則整合 PC 功能

提供高效能、小尺寸 、一體成型的裝置

 

工業用電腦:

工業級電腦與機箱適用於工業環境等較特殊需求之電腦

可耐高溫、高濕、 震動

 

工業控制:

利用遠端量測與控制模組

可搜集與控制現場資料信號

 

產業應用電腦:

研華跨足特定的利基型垂直市場

開發專用工業電腦平台產品

例如:醫療設備、數位監控、電子播放、產業車載、網路家庭相關應用平台等

 

國際市場以亞洲為主

研華是家大公司

產品自然銷售國際

主要產品銷售地區以亞洲(含台灣)為主

占比 54%,超過一半

其次為美洲,占 32%

資料來源:依《103 年度研華年報》製表

 

4. 成本結構

建智 為最大供應商

工業電腦需要:

積體電路、液晶顯示器、觸控螢幕感應器、印刷電路板等電子零組件

103 年「建智股份有限公司」為最大供應商

向其採購的「積體電路」 

占總進貨額 11.82%

 

資料來源:《103 年度研華年報》

 

研發投入高達 9%

營業費用方面

研華投入相當高的經費於研發

103 年度投入之研發費用計 323.52 億

占營業額 9%

投入相當多資源於技術發展

 

5. 產業概況

市場概況:物聯網創造工業電腦商機

工業電腦原本用於工業化生產

但近年由於通訊、網路、軟體及光電的整合應用

工業電腦逐漸超越原「工業」範圍

滲透到生活中各個層面

例如:捷運讀卡機、自動售票機、ATM、POS、

大樓自動化監控系統、樂透彩券電腦等

使整體工業電腦產業蓬勃發展

 

隨著行動裝置普及與物聯網概念興起

工業電腦廠商也藉由提供

雲端基礎建設、雲端智能服務、智能城市產業等相關服務

準確切入物聯網商機

落實、滿足各產業的智慧化需求

 

市場參與者

工業電腦市場由上游電腦零件、中游製造商

以及下游系統整合商與經銷通路組成

 

資料來源:凌華科技《103 年度年報》

 

上游:

工業電腦上游的供應商幾乎與 PC 相同

需要半導體、印刷電路板、液晶面板、電源供應器等

 

中游:

即工業電腦生產者

包括單板電腦、嵌入式電腦及準系統等產品

由於工業電腦應用廣泛

不同領域有不同電腦需求

因此工業電腦常以專案方式進行開發

依據需求量身訂做產品、少量多樣生產

產品差異性較高

也因此價格比同質性高的 PC 抗跌

 

下游:

主要是系統整合商、軟體加值商與終端用戶

由於工業電腦需求多樣

世界各地市場都有不同需求

在不了解當地文化、法令、產業輪廓的情況下

要進入國外市場很困難

因此需要當地市場的「系統整合商」

協助了解當地的電腦規格

才能打入當地市場

 

未來布局:積極布局物流網

近年物聯網產業趨勢成形

將成為台灣經濟未來重要成長動能

研華從 2009 年便開始布局物聯網產業

切入智慧城市、工業 4.0 與機器人、3D 列印等領域 

目前主要有 2 大策略:

 

1. 引領「工業 4.0」

研華正積極擴大在「智慧控制與機器人」領域的影響力

也就是發展「工業 4.0」尖端技術

工業 4.0 是物聯網概念延伸至工業領域的結果

透過自動化電腦、機器人、智慧運算的結合

工業 4.0 讓工業電腦更加聰明

客戶一下單,工業電腦自動找出最適生產配置進行生產

沒原料的時候,工業電腦會自動下單捕獲

某條生產線壞掉,其他生產線也會自動接替工作

 

研華陸續與上銀、工研院合作

加速育成台灣未來

具高端整廠智慧自動化系統建置能力的「應用系統整合型公司 (SSI)」

發揮台灣機器人產業供應鏈綜效

來服務如電子裝配廠、半導體廠、食品飲料廠、

製藥廠及金屬加工廠等全球相關業者。

 

此外,為能提供智慧城市各產業的不同需求

研華也將重新淬鍊物聯網軟體策略

以 SRP 營運模式

提供全方位物聯網解決方案

 

2. 強化產業併購與聯盟

為加速推動智慧城市與物聯網落地

成立「研華投資」

積極尋找合適投資標的

鎖定包含製造、機器人、醫療、零售、車載、智能建築等六大產業

併購全球通路夥伴、投資軟體、物聯網關鍵技術等業者

此外,也將積極與上、下游產業夥伴策略合作

並推動產、學、研之合作

讓智慧城市與物聯網概念全面展開

 

6. 獲利與成長性分析

營收:去年高成長,今年減速

研華營收在 2013 年中至 2014 年底高速成長

2014 年合併營收成長 16.54%

但我們也要注意到

受到全球景氣不明朗影響

廠商客戶下單趨向保守

2015 年 1~8 月的營收成長不若去年亮眼

除 6 月成長 19.9%,達單月 37.3 億營收高峰

1~8 月的整體營收僅較去年同期成長 6.9%

 

資料來源:CMoney

 

2014 年 357.32 億合併營收中(母子公司加總)

研華本身營業收入為 262.97 億

占總營收 73.6%

 

利潤率:高獲利能力仰賴子公司

研華毛利率穩定在 40% 上下

營業利益約 16%、稅後純益約 13%

獲利能力算蠻強的

 

資料來源:CMoney

 

但高毛利 40% 是合併損益表的數字

也就是研華加上子公司計算出來的結果

若單看研華毛利率

2014 年為 27%,比 40% 低許多

可見研華母公司的獲利能力提升

主要仰賴子公司的營運

 

年 EPS:2014 年創新高

資料來源:CMoney

 

2014 年 EPS 7.8 元創新高

主要來自於去年強大的營收成長動能

 

7. 安全性分析

財務結構:「看似」財務健全

2014 年負債比率為 28.57%

流動比率也高達 229.06%、速動比率 168.18%

利息保障倍數也有 420.91

財務結構健全

似乎沒有倒債的問題

但這是以所有流動資產計算的結果

若進一步用賺到的現金檢視還債能力

就需要注意了...

 

資料來源:CMoney

 

現金流量:有債務風險

2014 年淨現金流量 2.9 億

其中營業活動現金流量 49.11 億 流動負債 78.54 億

現金流量比為 0.63

若只從營業現金流量計算還債能力

研華每 1 元流動負債

只賺了 0.63 元的現金支付

顯然是不夠的

嚴格來看具債務風險

需要多加注意!

 

資料來源:CMoney

 

投資活動方面

去年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17.48 億

投入林口廠區與 A+TC 等辦公大樓及廠房之工程款

其中有 12.14 億現金流出用來取得固定資產

 

8. 同業與客戶近況

台灣工業電腦產業深耕已久

當然不會只要一家研華

事實上,台灣上市的工業電腦股就有 18 檔

工業電腦股王為 樺漢(6414)

不但 2012~2014 每年營收成長 30% 以上

近 4 季 EPS 更高達 10.91

 

18 檔 工業電腦 股

股票名稱

(代號)

1005

收盤價

2014

營業收入(億)

2014

營收成長率(%)

2013

營收成長率(%)

2012

營收成長率(%)

2014

毛利率(%)

近 4 季

PES(元)

近 4 季

本益比

樺漢(6414) 349 50.52 63.18 36.46 61.91 18.64 10.91 31.99
廣積(8050) 54.1 37.68 36.80 3.13 9.95 31.65 4.07 13.29
營邦(3693) 108.5 35.49 33.49 27.89 6.92 26.78 9.43 11.51
威強電(3022) 42.05 63.71 30.28 -11.28 -23.52 31.76 4.3 9.78
新漢(8234) 28.15 53.86 29.10 -0.29 17.69 25.43 2.68 10.5
凌華(6166) 91.2 80.47 24.19 15.81 11.77 41.58 3.38 26.98
艾訊(3088) 66.5 43.69 18.37 31.71 1.46 34.96 4.29 15.5
瑞傳(6105) 42.2 59.90 17.28 -2.96 14.16 32.24 8.25 5.12
 研華(2395) 228.5 357.32 16.54 11.28 4.23 40.28 8.06 28.35
立端(6245) 39.9 45.36 16.16 20.00 23.65 28.19 3.26 12.24
鼎翰(3611) 227.5 24.41 15.99 16.47 7.77 44.31 15.17 15
磐儀(3594) 28.5 14.58 13.66 6.20 1.20 38.44 1.21 23.55
安勤(3479) 39.15 37.55 10.30 -2.82 14.52 24.10 3.31 11.83
其陽(3564) 61.8 10.14 4.76 10.47 38.04 28.09 6.47 9.55
泓格(3577) 30.7 7.57 4.26 2.79 -1.13 55.02 1.77 17.34
精聯(3652) 16.75 19.35 -1.47 0.09 -7.63 32.85 0.53 31.6
新洲(3171) 17.35 17.72 -3.70 185.24 131.47 19.13 1.32 13.14
事欣科(4916) 20.2 14.16 -18.05 13.65 -10.59 10.88 -0.7 -28.86

資料來源:選股勝利組

註:股票清單依「2014 營收成長率(%)」由大至小排序;點選股票可看到個股資訊。

 

樺漢(6414) 為鴻海集團旗下企業

在鴻海推動工業生產智慧化中扮演要角

也就是說

樺漢在物聯網與工業 4.0 領域

與研華短兵相接

為來合作或是競爭

值得我們繼續留意

 

凌華(6166) 則早已切入軍事坦克、機器人手臂眼睛等領域

做出差異化與高技術

使毛利高達 41.58%

 

9. 評價

研華 10/5 股價 228.5

近 4 季 EPS 8.06

近 4 季本益比為 28.35

本益比相當高

但未來成長潛力強大的企業

股價與本益比常偏高

因此我們可進一步查看「股價乖離年線」

若股價低於年線

表示現在股價比年均價便宜

是理想的進場時機

 

資料來源:籌碼K線

 

10/5 股價乖離年線 1.06%

表示股價稍高於年線

因此股價不便宜但也不算太貴

等股價掉到年線下方時

才是便宜的股價

而且負乖離越多就越便宜

 

10. 投資風險

1. 缺乏系統集成商

由於物聯網關鍵價值在各垂直應用領域的「系統集成商」

然而台灣國內狀況不易形成中大型系統集成商

為大幅提升台灣中大型集成商之成形

唯有由政府參與領軍

結合研究法人如工研院、資策會之研發人才資源

再加上民間公司整合資源

方能真正引領台灣智慧城市各產業鏈成形

進而建構各產業之生態體系

 

目前研華積極投資、加速育成台灣中大型物聯網系統集成商

其中將聚焦智能製造、智慧建築與節能、智慧車載、智慧零售等產業

此外也全力發展物聯網雲端平台之服務

協助系統整合商、物聯網廠商解決資源短缺問題

進一此降低系統整合商的進入障礙

 

2. 成長動能不濟

雖然過去 2 年營收快速成長

但 2015 年受全球景氣黯淡影響

除 3、6、8 月年成長 7% 以上

其他月份幾乎沒成長

 2、5 月甚至出現負成長

與過去 2 年盛況相比

今年營收成長表現恐怕不會太好看

股東會時董事長劉克振坦言

年初時預估今年營收會有 17% 成長

但現在只能「力保」雙位成長

明年是否能恢復強大成長動能

我們必須繼續留意

 

然而即便今年表現欠佳

投資人仍看好研華物聯網前景

因此研華股價並未受太大影響

仍然在 200 元以上高價位

 

【 結論 】

物聯網價值鏈的建立是關鍵

物聯網、機器人、大數據、3D 列印....

以及衍生出的工業 4.0、智慧城市等

絕對是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一役

研華身負重任

目前在工業 4.0 領域也已有不錯戰績

帶動過去 2 年營收快速成長

除此之外

研華明白光是工業電腦商不夠創造物聯網產業聚落

因此藉由物聯網雲端平台、投資併購、育成系統集成商

計畫帶動台灣整個物聯網價值鏈更加完備

期待研華與其他物聯網廠商互補合作

打造台灣的物聯網產業聚落

成功翻轉台灣經濟現狀、提升企業生產力、順利轉型物聯網王國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陳昱璋

陳昱璋

CMoney 實習編輯,就讀台大國企系 喜歡去地圖沒有的秘境、吃菜單沒寫的美食 目前在 CMnoey 和大家一同學習投資理財的訣竅!

CMoney 實習編輯,就讀台大國企系 喜歡去地圖沒有的秘境、吃菜單沒寫的美食 目前在 CMnoey 和大家一同學習投資理財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