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郭庭昱.林文義
中國政府在8月11日無預警下調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後,
不但引發新一輪貨幣大戰,同時也引爆「八月股災」,
全球股市近一週內大跌5%到10%,
道瓊指數一度暴跌千點,
跌勢之凶猛,為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首見。
這場中國惹出的金融災難如何收場?全球關注。
7年來,各國競相QE,
已經讓商品、債券、股票、房地產全部大漲一輪,
台灣人投資也已全球化,當然無法置身事外,
台股、台幣、海外基金等資產如何調整,是當務之急。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中國成為壓垮全球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國在8月11日無預警下調人民幣兌美元匯價,
雖然前後貶值約3%,匯市的資金移動及避險情緒,
成為壓垮全球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
將過去一年表現最強的歐美股市拖下水,
美國道瓊指數8月20日跌破1萬7000點的頸線後,
再引發全球性股災,
短短2天內,各地股市慘跌5%到10%,
台股8月24日盤中一度狂跌583點、跌幅7.5%,
隔日,中國上證指數更跌破3000點。
8月24日晚美股開盤道瓊指數開盤竟狂瀉1000點,
政府救市行動正式啟動。
身兼國安基金執行祕書的財政部次長吳當傑,
立刻與國安基金主任委員行政院副院長
張善政以電話熱線,8月25日一早,
國安基金舉行臨時會議,並於中午12點,
決議授權國安基金進場護盤,
且為宣示護盤決心完全不設護盤時限與金額上限。
吳當傑直言,全球股災有很重要原因
與中國經濟下修以及近期人民幣匯率突然重貶有關,
連帶導致台股投資人信心潰散。
截至8月24日止,除了日經指數以外,
全世界的股市都已經跌破年線,以技術分析的角度,
跌破年線已經是趨勢由多轉空的指標,
跌勢之快速,和2008年金融風暴相當,
從匯市、商品、股市,都籠罩在肅殺的氣氛下,
專業法人及精明的投資人,都不敢小看殺盤的威力,
紛紛啟動「股災損失控管」機制,調整部位的風險,
由於全球化、市場高度連動,
空方威力迅速蔓延到各個市場。
股災:
人民幣貶值引爆 新興國家股匯全倒
包括台股加權、費城半導體、香港恆生、中國上證、
印尼、俄羅斯、巴西股市更是距離高點20%以上,
進入空頭市場,
除了費城半導體是代表上游景氣的產業型指數,
其餘進入空頭的股市都是新興市場,
再加上匯率貶值的幅度,形成新興市場的股匯雙殺。
從市場連動的先後來看,這次股災源於人民幣貶值,
但是,應該由兩個更深層的面向來分析。
第一是經濟面,○八年以來,
全球實質需求一直不如預期,靠著各國QE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才免於崩潰,
然而美國QE一步步收緊,美元走強,
導致商品及油價頻頻破底,貿易總量疲弱,
以出口導向國只有日本、德國受惠於匯率大貶,
兩地的股市表現也相對強勢,其餘皆受害,
新興市場尤其是原物料國家經濟受到很大的傷害。
第二是金融面。○八年金融風暴以來,
美國一直採取「以鄰為壑」的作法,率先採QE,
以挽救經濟,釋出過量美元,造成熱錢全球流竄,
股票、債券、商品價格大漲,還是貨幣戰爭的發起人;
現在美元要升息,收縮流動性,
然而,全球的股票、商品、債市、房地產
早已大漲一輪,投資人再也找不到便宜、
可以避險的標的,還是那句老話「漲多是最大的利空」,
當大家都要拉高現金比率時,就引發一輪大跌。
源起:
美國以鄰為壑 QE後果全球承擔
據統計,美國聯準會自○九年以來,
資產負債表規模從8000多億美元,擴大至4.5兆美元,
不過增加3.6兆美元,現在只是升息前夕,
金融市場就蒸發好幾倍QE的金額了,
金融市場收縮威力強過美國升息收回流動性。
彭博社統計,去年中以來,原物料價格崩盤,
能源、礦業相關業者股價狂跌,
至今蒸發市值高達2兆美元,
幾乎等於整個印度的GDP(國內生產毛額);
中國A股自高點以來,市值也蒸發了3.5兆美元以上;
原物料國家幣值大貶、股價大跌,
代表性的原物料出口國如巴西、馬來西亞、俄羅斯、
加幣、紐幣、澳幣兌美元的貶幅都超過10%以上。
《金融時報》報導,過去13個月
已有近1兆美元退出新興市場,
相當於金融危機期間流出量的2倍,
各方對全球新興經濟體信心低落。
○七年全球多頭結束後,資金大量抽離已開發市場
長期追蹤共同基金流向,也可以發現,
○七年全球多頭結束後,資金大量抽離已開發市場,
但是一二年之後,卻明顯轉向,加碼已開發市場,
應與歐洲、日本大量QE有關。
總之,今年初以來,
資金流入先進國家的累積額已經超過新興市場,
資金流向顯示出趨勢轉折。
美國羅斯福總統時代的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
那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問題是你們的」,
為當前金融亂世下了最好的注解。
形勢比人強,美國的對錯留待學者研究,
無論是國家、企業或個人,務實的作法是「因應」,
即使與美國並列G2的中國,
也在8月11日放手讓人民幣貶值,
告別幾年以來的升值趨勢,
卻挑動全球金融市場的敏感神經,
牽動國際股、匯市大震動,影響所及,亞幣,
包括台幣也跟著加速貶值。
事實上,台灣的產業及個人,
早就在因應美元升值、台幣貶值的趨勢;
尤其,金融帳已經持續外流20季,
央行公布第2季金融帳逆差(即資金外流)數據,
累計20季以來,外流金額高達2047億美元
(約6.1兆元台幣),相當於台灣1年GDP
(約5000億美元)4成的資金,在5年內持續流出國。
金融業者指出,金融帳不斷流出,
某方面代表台灣以出口貿易從外國人身上賺到的錢,
又再以投資的形式拿到國外去投資。
實情:
台灣金融帳連 20 季外流 稅制成元凶
台灣的金融帳流出,多以證券投資目的為主體,
不得不令人聯想到造成股市動盪不安的證所稅了。
從一二年總統馬英九第二任期起,
以公平正義之名開始討論復徵證所稅,
資本市場受到嚴重打擊,
再加上健保補充費、富人稅、扣抵稅額減半,
形成國人投資台股的最高稅率接近50%,
是外資20%的1倍以上,不當稅制令大戶資金外逃,
散戶退場,金融帳外流的金額也開始加大。
一二年到今年第2季,3年半的期間內,
金融帳外流1640億美元,
占20季全部外流金額2047億美元的8成,
其中又有8成、即1350億美元,是對外證券投資。
可見,台灣金融帳外流的原因主要是:
機構法人及民眾拿錢到國外投資,
這應與國內投資工具不多,
股市又被不當稅制破壞有直接關係。
財政部長張盛和強硬主導「殺雞取卵」的稅制改革
日前終於鬆口同意國民黨總統參選人
洪秀柱的新版證所稅,從證所稅到稅改,
政策沒有長遠專業考量,卻有濃濃的政治味,
就連部會間溝通管道也不暢通,說改就改如同兒戲,
幾位大戶卻都直言「回不去了」,
股市面臨股災、明年要總統大選,
已經匯出的資金較國內更安穩,政權極可能輪替,
經濟又處於巨幅波動,今年全年金融帳流出金額,
恐怕會超越去年再創下新的紀錄,
這也讓新台幣潛在貶值的壓力更大了。
趨勢:
台幣還沒貶夠 台灣名列「麻煩十國」
台幣價位攸關國人對外投資、旅遊、企業投資及財報,
以及台灣的長遠競爭力。
中研院院士、也是蔡英文的財經顧問
胡勝正判斷台幣匯率將貶至33元附近(詳另文);
《貨幣戰爭》系列暢銷書作者宋鴻兵直言:
「台幣遲早被迫加入競貶大戰」(詳另文);
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則認為,
台幣雖可能小貶,但不會像日圓兌美元的貶幅那麼大,
「因為台灣還是貿易順差的國家」;
如果再考慮到政治因素,
資金外逃及央行總裁彭淮南的政策等,
台幣兌美元可能來到34.5,
但應該不會貶破○九年金融風暴時的低點35.2。
然而,台幣貶值真能救台灣經濟嗎?
工研院產經中心主任蘇孟宗表示,
我國產業出現嚴重衰退,是因為總經變化、
大陸積極出口取代,如果只是依賴短期匯率調整,
來取得出口訂單優勢,無異「打麻藥、暫時止痛」。
近期人民幣貶值醞釀亞洲貨幣戰,
摩根士丹利外匯策略主管雷德克爾指出,
與中國出口競爭的十個國家,都會受到影響,
因而選出「麻煩十國」(Troubled Ten),
包括台灣、南韓、巴西、泰國及新加坡都名列其中。
世界銀行研究包括中國等46國發現,
想要靠貶值提振出口,
當前功效只有1990年代中期的一半。
世銀經濟學家Michele Ruta指出,
一個國家和全球經濟整合程度愈高,供應鏈全球化後,
抵消了貶值的效果,貶值對出口的助力變小。
面對出口導向時代結束,
這類國家都面臨貿易盈餘縮小、甚至赤字,
台灣當然需要經濟結構改革,但方向不明,
財經政策反覆,看不出長期改革的主軸。
金融市場一向是經濟的領先指標,
商品需求不振、中國PMI(採購經理人指數)低迷、
股市邁向空頭、匯市點燃貨幣戰火,
更是令產業景氣雪上加霜,全球最大市值企業蘋果,
股價在8月21日大跌6.12%,帶量重挫,
消費產品對景氣敏感,需求還要下修。
據了解,台灣科技業已經感受到需求急凍,
從上游的半導體,
到零組件多少都接到客戶訂單下修的訊號,
股市的「財富縮水效應」正反映
在各行業的實體訂單需求上。
因應:
美國升息恐延後 抱現金、增持美元是王道
即使美國的貨幣政策一向以鄰為壑,
但是火燒到自家門口時,就是大事了。
人民幣走貶,把美股拖下水,如果美國再依計畫,
於九月升息,造成美元匯率更強,
對美國的企業更不利,愈來愈多專家研判,
美國升息的時點可能延後。
這一點從8月下旬,美國十年長債殖利率來到2.05%,
且日圓、歐元兌美元匯率走升,黃金價格上漲,
都可嗅出風向球的轉變。
分析FED的發言模式,只要美股出現明顯回檔,
鴿派就會在收回QE或升息的決策占上風,
8月29日FED副主席費雪將在傑克森洞發表演說,
有可能為這一波的8月股災帶來止跌的訊息,
且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升息與否、美元幣值的強弱,
一般人多以美元指數(DXY)為指標,
這是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匯率加權指數,
由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發布。
不過,對於升息決策,
更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卻鮮為人知,
其實是由美國聯準會創立的貿易加權美元指數
(Broad Trade-Weighted Dollar Index,TWDI),
指數包含更多元化的貨幣,並根據貿易額加權。
例如,人民幣占這個指數的權重最高,達21.3%,
而人民幣並未包含在DXY當中;
歐元僅占TWDI16.4%,
與DXY權重高達57.6%相差很大。
台幣的貶值幅度大約是人民幣的7成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llen Zentner在報告中指出,
對美國經濟和聯準會政策而言,
最重要的美元指數就是TWDI,
該指數與美國的資金流動性、短期利率高度相關,
只要TWDI走升,代表流動性收緊,
短期(3個月至2年)美債殖利率上升,
總之,雖然金融市場常用的DXY仍在區間盤整,
並未突破一百大關,但是,TWDI已經創新高,
出現類似升息的流動性緊縮效果,
尤其是人民幣貶值之後更明顯,
聯準會升息的急迫性降低。
國際金融環環相扣,
AIA Capital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吳嘉隆表示,
有人估計人民幣可能再貶值,
兌美元大約來到6.7至6.8,甚至於到7,
也就是說,萬一人民幣續貶,
台幣也就找到貶值的藉口,
兌美元的匯率可能來到33至33.5,
是因為台灣經濟不像中國,之前的泡沫吹得太大,
現在的貶值幅度也不會比中國大,
「台幣的貶值幅度大約是人民幣的7成吧」。
由於市場震盪幅度大,面對國際股災、匯市震盪、
台幣貶值的趨勢,他建議資產配置宜持有美元、
美元長期債券、黃金,
至於風險性資產應全面減碼,
其中以日股、歐股相對較有表現的機會,
因為這兩個地方還在QE。
從○八年至今,QE在市場上興風作浪,
當然不可能如各國政府希望的安靜退場,
雖然美國升息的方向是確定的,但時點卻是多變的,
因為這種情況是史上首先,
沒有任何實例、教科書可供參考,
金融市場已經率先蒸發掉好幾兆美元,
卻還未出現築底徵兆,
投資人當務之急是檢視手中的資產組合,
降低風險、汰弱留強,為下一次入市做好準備。
【透視大中華經濟論壇】2015/09/12(六)
紅色經濟緩復甦 翻轉財富投資大中國
中國,影響全球經濟的主角之一,
在今年分別提出「一帶一路」經濟戰略
以及「亞洲經幾建設投資銀行」的籌資戰略後,
將牽動整個亞洲區域經濟的整合,
9/12下午,財訊將舉辦透視大中華經濟論壇,
讓讀者第一手掌握財富翻轉的契機!
本文由 財訊雙周刊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