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報告】巴菲特做過最明智的一筆投資,今天的美國運通還值得投資嗎?

菁英的銀行─美國運通,透過服務與獎勵留住高收入客戶

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AXP-US)是一間金融服務公司,成立於1850年,起初為一間美國貨運公司,但在公司發展歷史中完成了多次成功的轉型。在1880年代末期,時任美國運通總裁J. C. Fargo因不滿跨國旅行時現金取得困難,返國之後,美國運通發明了旅行支票,跨足金融業務。到了1950年代,在大來卡(Dinner Card)成為信用卡先河之後,眾多銀行紛紛跨入此市場,美國運通也在1958年跨入簽帳卡業務,並在此後近30年間透過廣告行銷、品牌塑造,成為美國最知名的簽帳卡發行者之一。但到了1980年代末,隨著Visa、MasterCard的交易網路逐漸普及至更多商家,且具備循環信貸功能的信用卡也在從信用卡市場中攫食更大的份額,美國運通面臨危機。1993年,隨著新總裁Harvey Colub上任,美國運通開始推行新變革,首先,他替美國運通導入了「會員酬賓積分計畫」,持卡人的消費將自動兌換為積分,積分則可以用來兌換旅行、住宿等優惠。與大通銀行(Chase Bank,J.P. Morgan旗下銀行,JPM-US)、巴克萊(Barclays,BARC-US)等發卡銀行不同的,美國運通擁有自己的交易網路,不僅自己開發使用交易網路的商家,也成為商家的收單行,協助其處理帳務與金流。在這樣全包的狀況下,美國運通在信用卡支付中提供一條龍服務,除了方便維持品牌形象外,也得以保全所有利潤,而不必分潤予客戶以外的任何人。

 

美國運通努力在品牌形象上做出區別,讓美國運通信用卡不僅是交易賒付的工具,同時也成為一種身分地位的象徵。品牌塑造的成功,搭配美國運通提供的高額福利與豐富服務,讓美國運通成為美國民眾最愛用的信用卡之一,2020年按消費金額(purchase volume)計算,美國運通在美國發卡行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摩根大通,此外還坐擁高額卡費收入。舉美國運通白金簽帳卡為例,其年費高達695美元,但因為提供飛航、住宿、高級健身房等的報銷與其他積分獎勵計畫,仍然吸引許多人競相申辦,更甭提身分地位的象徵─黑卡。要成為黑卡持有人,條件十分嚴苛,只有每年使用白金卡消費超過25萬美元的人才有機會收到黑卡的申辦邀請函,且在辦卡後,首年年費就高達10,000美元,之後每年也需繳納5,000美元的年費。除了信用卡業務,美國運通也在2008年通過聯準會核准成為一間商業銀行,得以接收客戶存款,成為繼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MS-US)與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GS-US)後,第三家在次貸危機中轉型為商業銀行的機構組織。2020年美國運通非利息與利息收入占比分別為78%、22%,營運仍以支付相關為主。

 

信用卡支付怎麼運作?美國運通優勢在哪?

 

一次信用卡支付流程中,總共需要三個角色才能順利完成,首先是負責發行信用卡的發卡行,像是前述的大通銀行、巴克萊等;再者是負責傳遞交易資訊的發卡組織,像是我們之前介紹過的Visa、Mastercard;最後則是幫助商家處理收帳的收單機構,像是先前介紹的Fiserv、Square等,以及前述提到的發卡銀行大通銀行也有經營收單業務。費用也按照這三個角色劃分,發卡行收取交換費(interchange fee);發卡組織對使用交易網路的信用卡收取核算費(assessment fee);收單機構則向商家收取商家折扣費(merchant fee)。在這三個角色中,屬發卡行與收單機構抽成最高,而提供交易網路的Visa、Mastercard雖抽成較低,但因大多數交易都須經過Visa或Mastercard,因此交易量較大。這些機構收取的費用大致如下圖:

 

【美股研究報告】巴菲特做過最明智的一筆投資,今天的美國運通還值得投資嗎?

 

美國運通的特殊之處在於其一條龍的特性,美國運通從發卡、交易網路到收單業務都有所包辦。如此一來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不必分潤,美國運通可以在每次交易中拿到所有的手續費收入。除此之外,一條龍的特性也讓美國運通方便控管發卡量與品質,也得以選擇與品牌形象較為吻合的商家,更容易塑造品牌形象。而美國運通不只是將業務全包,他在每一項的收費也都顯著高於競爭對手,因此願意合作的商家大多是看好美國運通卡本身的帶客能力。在收費高於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美國運通在美國發卡行中仍高居第二,僅次於摩根大通,主要原因除了前述的品牌塑造外,更是因為美國運通提供的豐富服務與獎勵措施,不僅讓消費者願意支付高年費使用美國運通信用卡,也讓商家願意為了吸引高資產客戶,而選擇美國運通的收單業務,形成相較封閉的高檔循環圈。

 

受惠於差異化客群,商家費率維持2.3%以上的高水準

近年來非現金支付更加多元,除了信用卡,民眾擁有更多選擇,其中包括Affirm、Afterpay等提供的BNPL支付,也有Paypal、Square等所提供的P2P與數位錢包支付。支付方式的多元,帶來更激烈的競爭…

完整研究報告,請至美股放大鏡:【美股研究報告】巴菲特做過最明智的一筆投資,今天的美國運通還值得投資嗎?​ 繼續閱讀

更多美股及時新聞、產業動態、個股研究報告,請關注我們的全新網站 : 美股放大鏡 MAGNIFIER

許庭榕

撰文者許庭榕

另一種生活與意識形態,還沒看見的世界。發現,帶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