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宏達電(2498)大虧!沒想到新光金(2888)投資賠錢貨還有...?!背後竟然...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2015-06-22 17:26
  • 更新:2018-07-17 23:41

投資宏達電(2498)大虧!沒想到新光金(2888)投資賠錢貨還有...?!背後竟然...

(圖/shutterstock)

 

 

 

股東會上,

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臉色凝重地公開道歉,

坦承投資 宏達電(2498) 虧了 49.5 億元;

然而,他沒說的另一項虧損投資,

恐怕也會讓投資人臉色慘綠...

 

 6 月 15 日上午,

是 10 多家金融業舉辦股東會的黃道吉日,

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的新光金控股東會現場,

多位小股東遞出發言條,站在麥克風前,

向隱身在高聳的大盆花後

主持會議的董座吳東進提出質疑。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發言股東最關心的是 宏達電(2498) 股價暴跌,

而賠到幾乎血本無歸的最大苦主,

就是吳東進旗下的新光人壽。

自 2006 年投資 宏達電(2498) 以來,

目前包括已實現及未實現的虧損金額,

竟高達 49.5 億元。

 

讓全體股東更悶的是,

在金融業普遍獲利創新高之際,

新光金(2888) 去年卻繳出了 3 年 來最糟的成績單,

每股盈餘不到 1 元,

股東權益報酬率從一三年的 10.04% 掉到 6.59% ;

深究其原因,原來是主引擎

新壽的EPS從 1.14 元,掉到只剩 0.27 元,

股價也和另兩家壽險金控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的差距愈拉愈遠。

 

 

 

停損風險機制遭質疑

「我們公司到底還持有多少 宏達電(2498) ?」

「董事長,我們公司內控真的要加強啦!」

吳東進面對小股東炮轟,坦承「目前的確被套牢」,

現在每日也以 2 ~ 3 張的速度,慢慢「認賠」消化。

 

然而,光是一檔個股就造成如此鉅額虧損,

不禁讓外界質疑,新光金內部的投資決策

及風控機制如何運作?

攤開年報,一整排洋洋灑灑的裁罰紀錄

都和內稽內控有關,累積罰款超過 1,000 萬元,

更誇張的是,其中還有一項,

是去年 10 月因「稽核單位人員之任用及輪調,

有未由總稽核簽報,經董事長核定後辦理」

而被金管會罰了 60 萬元。

 

再如,金管會在去年九月去函糾正新光人壽,

案由是「新光列入長期性(利害關係人股票)

及核心持股部位管理之篩選指標,

有未考量個股損失情形並定期檢討,

致有個股損失率偏高或損失金額重大,

仍列於該等部位不執行個股停損之情事」,

被罰了 120 萬元,

也讓人不得不直接聯想到已揭露的 宏達電(2498) 。

 

向來力挺 宏達電(2498) 的吳東進,

一度是 hTC 手機和平板的「超級粉絲」,

不僅曾在每年例行送給客戶的花燈上免費替hTC宣傳,

 3 年前宏達電新出一款平板,

他還特地找來該公司工程師替媒體記者上課。

 

 

 宏達電(2498) 和新光金(2888) 兩家公司的交情,

連在人才任用上也有默契。

宏達電上市後的第 2、第 3任財務長

分別是鄭慧明和容覺生,

其中鄭慧明的任期是 06 ~ 10 年,

他是已故前副董事長吳家錄的女婿,

在金融圈頗負盛名;

容覺生則是出身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

05 年到新光金任職,

一一年和鄭慧明在宏達電(2498) 「無縫接軌」,

有相當的巧合。

 

依此淵源,新光金(2888)應該比同業更了解宏達電(2498) ,

但顯非如此;吳東進私下對此也頗為懊惱,

後悔他在一一年和宏達電(2498) 董事長王雪紅餐敘後,

一時衝動大舉在高價加碼宏達電。

 

新壽的投資失誤,不僅只有新光金(2888)

近來法人圈還點名兩檔個股,那就是 仁寶(2324) 電腦,

以及一檔二倍反向標普五百指數型基金ETF。

據指出,虧損也十分慘重。

 

據本刊調查,新壽的確在五年前大買 仁寶(2324) 股票,

還一路買進前 10 大股東之列;

然而, 仁寶(2324) 去年曾一度慘跌到 19 元關卡,

新壽採取大幅加碼動作, 1 年內大買 6 萬張,

以 14 萬張的持股從第 7 大股東一下子晉升為第2大,

實際上, 仁寶(2324) 董事長許勝雄和吳東進有多年交情,

也都是三三會的重要成員,兩位大老闆經常見面,

自然也有更多機會交流經營心得。

 

 

然而,另一檔標普指數的放空ETF投資,

對新壽來說,就不那麼幸運了。

以 2 倍放空標普五百指數ETF中較知名的SDS,

股價從 08 年 11 月最高價 451 美元,

到今年 6 月只剩約 20 美元,下跌 9成 以上,

從線圖來看,幾乎從未回升過,

在前所未見的金融海嘯期間,加倍放空標普指數,

屬於投資判斷,錯誤情有可原,但最奇怪的是,

這種2倍放空指數的產品,一旦看錯一定要停損,

沒有人會長抱這種產品,就因為ETF不會斷頭,

長抱下來比放空期指被斷頭更悲慘,

據了解,這檔標的當初也是經前任財務長

容覺生大力推薦買進的。

 

未爆彈 放空標普五百ETF

對此,本刊詢問相關決策主管,

得到「今年底前會全數出清」的答案,

間接證實有這檔投資,只是為何如此緩慢止血,

放任帳面上未實現虧損金額持續擴大,

恐怕最簡單又直接的答案,

還是怕對財報造成立即影響。

一位金融界人士就私下直言,

「新壽的負債成本相當沉重,

先前幾乎年年都要賣大樓來維持資本適足率,

怎麼會肯馬上認賠殺出呢?」

 

6月初,新壽才又因海外投資未作好內控

而遭金管會開罰60萬元,雖然金額不算大,

但吳東進若不盡力洗刷在公司治理上

濃厚的「人治」色彩,未來只怕更難挽回投資人信心。

 

文/廖君雅

 

 

【免費參加】2015/07/17(五)

亞洲財經新形勢下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我要報名

財訊41周年慶邀請日本經濟學家─辜朝明來台唯一公開演講。

亞投行超乎預期地獲得全球主要國家迴響,東亞的權力板塊已然向中國移動,

在此新形勢下,投資人該如何因應,調整未來關注的方向?

 

 

本內容由財訊雙週刊提供,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相關股票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官網連結 : http://www.wealth.com.tw/ 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官網連結 : http://www.wealth.com.tw/ 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