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報「雙成長」的產業,竟然還有「本益比」10 倍的個股,真是 波段操作者 的好消息呀!

陳唯泰

陳唯泰

  • 2015-05-18 11:44
  • 更新:2018-07-17 22:44

季報「雙成長」的產業,竟然還有「本益比」10 倍的個股,真是 波段操作者 的好消息呀!

(圖/shutterstock)

 

 

第 1 季財報出爐,產業大體檢!

第 1 季的財報終於在 5/15 全部揭露完畢

再醜的媳婦都要見公婆的

所以 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財報數字符合預期的

股價上漲

而財報數字不符合預期的

股價容易出現失望性賣壓

 

整體來說 今年第 1 季

上市櫃不含金融產業,稅後純益 YoY成長 18.2%

次產業部分,共計 6 個次產業稅後純益 YoY 大於 100%

哪些產業可能會被法人

調升評等,趕快來看一看!

 

 

 

 

 

季報的重要性勝過營收

可能有朋友會說

股價早在營收公告之後

就已經反應了

季報根本不重要

 

當然有一部份是對的

可是有一些公司基本面的訊息

只有在季報中才看得到

例如:毛利率、費用率、獲利

所以對於長線投資者

以及法人來說

必須檢視季報的數字

來決定未來是否要增加某一產業的持股

 

再加上現在 IFRS 上路

不再有半年報

所以季報的重要性就大大提高了

 

觀察季報的 3 個重點

法人會檢視什麼項目呢?

一般來講 至少有 3 個項目:

 

1. 毛利率

營收只能看出產品賣得好不好

但不能評估有沒有賺錢

有些公司為了衝刺營收

或是為了填補閒置的產能

拚命殺價搶單

結果營收數字很好看

但卻賺得很少

這時,就要看季報的毛利率了

 

毛利率成長

表示公司產品有競爭力

值得投資

反過來 如果毛利率一直降

就要擔心後續的成長力不夠囉

 

2.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根據我的經驗

不是所有法人都喜歡追高殺低

有很多壽險公司的基金

他們其實追求的是穩定報酬

股東權益報酬率就成了他們關心的項目

季的 ROE 超過 2%

就算是很不錯的表現囉

這樣一年加起來可能就有 6~8%

操盤人對公司就可以交待了

 

3. 稅後純益及成長率

公司能不能賺到錢

關係到未來有沒有機會配股息

所以只有「夢」、沒有實際獲利的產業

最後是很容易遭到法人淘汰

尤其是在股市遭遇到系統性風險時

最容易被踢出局

 

毛利率、獲利「雙成長」的績優產業

雖然每一家公司的狀況會有差異

但只要整個產業是成長趨勢

那麼再從裡頭找出強勁的指標股

不就是很好的投資標的嗎?

 

趕快利用這 3 項條件來篩選看看:

1. 毛利率較上一季成長

2. 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成長

3. 稅後純益較去年同期成長

 

結果頗令人驚訝唷!

 

13 個季報「雙成長」次產業

次產業名稱

毛利率

稅後
純益率

毛利率
季增減

毛利率
年增減

稅後純益

YoY

本益比

LCD-TFT面板

15.9

5.7

1.6

7.7

1515.3

7.98

營建

25.3

13.1

0.6

4.2

71.4

8.76

電子專業代工

7.8

3.0

0.2

0.8

52.5

11.48

航運

12.9

5.2

3.1

6.6

307.7

12.20

筆記型電腦

6.7

1.5

0.4

0.4

26.6

12.27

保險

10.8

5.3

5.1

5.2

158.9

12.52

機殼

26.8

15.2

1.0

0.9

84.0

12.58

被動元件

21.1

7.6

1.2

1.9

8.6

13.44

資訊通路

8.0

2.1

0.7

0.5

12.0

13.72

百貨

27.2

3.6

3.3

3.1

13.2

20.45

通訊設備

17.6

3.5

1.2

1.2

15.7

20.47

數位相機

11.3

2.3

0.4

1.3

1138.1

22.28

紡織纖維

18.2

4.2

3.7

2.5

7.0

22.48

資料來源:CMoney投資決策系統

 

面板的春天真的到了

如果從「稅後純益 YOY」來看

成長最大的是「面板」

而且毛利率比上一季高

也比去年第一季高

在淡季還能夠有這麼好的獲利能力

看起來「面板」業的春天真的到了

 

傳統產業表現令人驚豔

營建、航運、百貨、紡織纖維

這 4 項傳統產業在毛利率及獲利能力

都表現優異

營建和百貨可能是季節性因素

(因為過年以及入帳)

但是航運以及紡織的成長

似乎暗示景氣已經悄悄落底

內需市場呈現復甦

 

「保險」產業毛利率成長最大

若是從毛利率的成長幅度來看

保險產業成長最大

保險業毛利率成長跟保單的利差擴大有關

在預期未來會升息的情況下

保險業的利差還有可能再調高唷

 

挑本益比偏低的產業

不過,以上這些產業的指標股

似乎都有一點漲多

雖然中長線看好

但還是挑本益比低的

會比較安全

 

營建股受到政策的影響

不建議貿然進場

(民不與官鬥嘛)

就剩下「電子專業代工」股價低乎還在低檔

 

電子專業代工的代表就是:鴻海(2317)

他提供專業且具備經濟規模的代工服務

其他類似的還有:和碩(4938)、佳世達(2352)、

金寶(2312)、光寶(2301)、台達電(2308)

 

 

 

這些個股的第一季季報數字如下:

 

6 檔電子專業代工廠第 1 季財報數字

代號/股名

 營業收入(百萬)

稅後純益(百萬)

毛利率(%)(單季)

股東權益報酬率%

每股盈餘()

2015 EPS()

本益比()

2312金寶

12308.51

413.61

5.88

2.50

0.31

1.61

7.70

2352佳世達

32428.10

672.71

10.69

2.34

0.32

1.60

7.90

2317鴻海

1014122.42

31259.56

7.14

3.24

2.05

9.20

10.50

2301光寶科

51540.40

1692.78

12.54

2.19

0.71

3.56

10.80

4938和碩

274262.58

7216.78

6.23

4.59

2.48

8.20

11.10

2308台達電

43202.99

4258.17

26.00

3.71

1.59

9.21

18.80

資料來源:選股勝利組

(依本益比由低至高排列)

點選股票代號可看詳細資訊

 

 

從以上表格發現

這 6 檔股票中竟然有 5 檔

本益比低於 15 倍

股價真的是有一點低估唷!

 

淡季佈局,下半年豐收

下半年是電子專業代工的旺季

法人的佈局大多是趁第二季淡季佈局

然後在下半年收割

而現在的指標股就是鴻海啦

 

季報「雙成長」的產業,竟然還有「本益比」10 倍的個股,真是 波段操作者 的好消息呀!

資料來源:籌碼K線

 

養成看季報的習慣,做個快樂的波段投資人

季報就像是對一家公司的定期健康檢查

能夠利用季報早期發現

獲利不錯、股價被低估的個股

就有機會做波段投資

這個方法適合穩健投資型的朋友

大家不妨試看看唷

 

延伸閱讀:

「股價」悄悄抬頭,這 19 檔外資 堅定不移 的買超股,讓人抱得好安心!

大盤「綠油油」,但卻 意外 發現這些「抗跌股」有 1 個特點...

 


 

歡迎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個『讚』,以後都會收到最新分享噢!

 

 

陳唯泰

陳唯泰

合格證券分析師,從事金融證券業超過 12 年,著有《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等書。投資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

合格證券分析師,從事金融證券業超過 12 年,著有《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等書。投資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