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昌明全家共有10戶頭 各掌理財任務,家庭財務穩健成長的關鍵是...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2015-04-01 17:07
  • 更新:2018-07-17 07:23

侯昌明全家共有10戶頭 各掌理財任務,家庭財務穩健成長的關鍵是...

(圖/shutterstock)

知名節目主持人侯昌明從小四就開始打工、白手起家,

婚前是個非常積極的投資人,買股票一定是買漲跌幅大的,

買基金也要買單一國家、產業型等波動很大的標的。

侯昌明不諱言,

當時一人飽、全家飽,當然要衝囉!可惜賺少賠多。...

 

 

 

 

 

 

不過,因為曾經有過失業半年、完全沒有收入的經驗,

給了侯昌明非常大的警示,也讓他在婚後的投資理財上,

開始有了資產配置、風險分散的觀念,

而且無論如何都會強迫自己存下一筆「保命財」,以備不時之需...

 

留100萬急用金

其餘分散於基金、股票、房產

「結婚生子後,肩上的責任更重,若是失業的話,拖垮的是全家人。

因此,就家庭理財來說,一定要分散風險,

例如投資股票,絕不重壓單一個股,而是同時分散3到5檔;

而投資基金也是改為區域型、全球型等大範圍的標的,

至於單一產業基金,則可採定時定額投資。」侯昌明道。

 

而平時工作相當忙碌、理財時間有限的侯昌明,

到底是如何做到讓全家人衣食無憂,

還可同時打造出教育金、旅遊金、買屋購車金及退休金呢?

侯昌明透露,他的家庭理財其實很簡單,

就是用「10個戶頭齊打拚」的方式來圓各個夢想。

 

「夫妻二人、二個小孩每人二個戶頭,

一個基金及存款戶,一個證券戶,這樣就八個戶頭了,

而家庭所有收入再開一個A帳戶、家庭所有開支也獨立出一個B帳戶,

共10個戶頭,」侯昌明細數。

 

 

 

 

除了緊急預備金必留100萬元之外,

其他的錢都分散在基金、股票、房產等投資,

而每月的儲蓄都存在A帳戶裡面,每月定期提撥款項至B帳戶,

而所有的卡費、貸款、水電瓦斯、保母費等

固定開銷或是生活費、雜支,就用B帳戶來扣款,帳目相當清楚。

 

一公式、三心法

首重守財,勿為發財而冒險

而為了鼓勵妻子曾雅蘭節約、不亂買東西,

侯昌明跟妻子約定,若是B帳戶有結餘,就歸為妻子的私房錢。

 

就整體的家庭資產規畫來說,

股票的部位約占六成、房產占二成、基金占一成,

而儲蓄與現金部位約占一成。

 

侯昌明雖然很會賺錢,但其節儉也是出了名的。

那是因為他堅持執行一個公式:「收入-儲蓄=支出」。

強迫儲蓄的結果,使得他手中沒有太多現金,自然就不會胡亂花掉。

 

而要讓家庭財務穩健增長,

侯昌明認為,有三大心法要掌握:

第一,絕不做會引發骨牌效應的投資;

第二、心態要保持正確,理財首重「守財」,

不要為了想發大財而忘了控制風險;

第三,做自己有把握的事,不要過度擴張信用。

 

侯昌明指出,許多人常常會把投資股票、房產的錢全混在一起,

或是一次投資5到8間房子,槓桿率太高、想像太美好。

在景氣好時,當然是可以錢滾錢、屋養屋,

然而,一旦房子租不出去,

就可能引發所有投資都面臨斷頭的風險,

甚至連家庭基本生活費都成問題,這就是骨牌效應。

 

從多年投資經驗中,侯昌明發現,

投資要獲利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態度」,而且一定要相信自己。

過去他投資股票時,也曾追逐過「明牌」,但是腰斬的案例比比皆是。

另外,他跟會也曾被倒過2、3次,原因都出在心態不正確,

妄想一步登天。(本文選自財訊-趨勢贏家20)

 

相關報導

教養孩子 最重要的5堂課 

新手父母最關心的理財議題

 

 

( 本文由 財訊雙周刊 授權轉載 )

 

 

好文章,分享給朋友們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官網連結 : http://www.wealth.com.tw/ 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官網連結 : http://www.wealth.com.tw/ 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