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事】
我們談到訂定財務目標要把它寫出來、讓它具體化,但是接下來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的把這些財務目標付諸實現呢?我們訂定這些目標,無非是我們對人生有所期待,希望我們的生活不是每天朝九晚五,如果能替它加一點驚喜、人生多一點期待,豈不更有趣?工作也不是只是領取一份薪水,來應付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這些開銷而已,工作如果可以結合你的興趣、理想等,可以自我實現,那豈不是更完美?但是再怎麼美好的人生夢想,沒有把它落實到財務規劃的過程中去按部就班的實現它,就只是流為空談而已,而要怎麼去實現這些目標呢?以下是財務規劃上的一些步驟:
本文目錄:
文 / 廖義榮
1. 評估你的預算
如果已經清楚你的財務目標了,要如何 把預算分配到 完成這些目標上?在這篇文章:《30 歲時 會有的 5 大財務迷思,讓你 30 還立不起來!》,我們有談到有 四大類的個人或家庭的支出:一是 日常生活的開銷(房租、水電、伙食…等),二是 年度支出費用(例如壽險、產險的年度保險費用),三是 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這部份金額是你會從收入中提撥固定比例的金額,來做儲蓄或投資以達成以後的財務目標),四是 生活品質上的開銷(諸如你用在健身中心的費用、在嗜好興趣的開銷、外出用餐享受美食、購買3C產品等等)。
而原則上你可以利用 5122 的原則來做比例上的分配:
a. 日常生活的開銷:50%
b. 年度支出費用:10%
c. 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20%
d. 生活品質上的開銷:20%
所謂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就是指每個月的收入,要把這個比例的金額 先存入儲蓄投資的帳戶內。這些錢是專門用來做儲蓄與投資,以便完成你的財務目標的,它是一個單獨的戶頭,跟你的日常開銷支出用的錢是分開的。
2. 設定財務目標的優先順序
你可能有多個財務目標要去完成,這些目標的需要完成的時間、先後順序可能是不同的,你需要依他們的重要性設定先後順序,但是有 3 個原則需要注意到:
1. 要先準備一筆緊急預備金
由於 財務目標的規劃 都是 中長期 性質的,你需要準備一筆 3 至 6 個月 的緊急預備金,萬一生活上 有急需時 可以拿出來支應。如果沒有這個準備,你可能 必須去中斷某些財務目標 的投資準備,這將會影響 到未來你的目標達成。
2. 退休規劃需要列入優先準備
由於 退休規劃 基本上是 長期的規劃,時間可能是15,20年後才會開始,退休生活 由於通貨膨脹 的因素,會讓 退休準備 的成本加高。人類壽命 又因為醫療的進步 逐漸有 延長壽命的趨勢,退休後的年限增加,也讓我們的 退休規劃準備的金額 需要再增加,凡此種種因素 都讓我們需要 提早為退休規劃 做準備。
3. 債務優先清償
如果你還欠有 信用卡未償餘額 或是 消費性貸款,由於其利息一般都比較高,在財務目標規劃上 可以規劃優先去清償掉 這些利息較高的債務。
3. 分配財務資源
針對每項目標做模擬試算後,可以找出 每個目標需求 的金額,以及 該選用 何種金融工具 來完成目標。根據這些工具 的預期報酬率,可以推估我們的 財務資源需要投入的 金額 與 比例 是多少(舉例如下圖)。當然這時候,你有可能經過試算後發現:你的 財務預算 不足以完成 所有的財務目標,這時候就必須進行 財務目標的調整,可能是 降低目標所需的額度 或 其他方式的調整。例如,所設定的 退休生活費目標達成 上有問題,解決方式 可能是 降低退休生活費 額度,或是 做其他調整,如 延後退休時間等。
4. 讓你的計劃自動執行
財務目標步驟的執行 一般是 需要蠻長期的時間,因此 最好是設定好 相關的步驟,讓它可以自動執行。例如,每月收入的20% 匯入儲蓄投資帳戶後,再由此帳戶內 設定自動扣款、定期定額 購買基金等。
5. 監督財務目標執行進度
財務目標的執行進度如何,需要定期做追蹤 以便做適當的處理,例如,投資資產內 金融投資工具的資產配置 需要做調整或是 人生事件的發生:工作轉換、結婚、生子、離婚…等等,造成需要 重新檢視整體 財務規劃,做必要的調整等。
有規劃的行動,夢想才有實現的可能
實現夢想:理財規劃 5步驟 ,缺一不可!更歡迎需要更客觀理財建議,以及需要協助與人生規劃的朋友前來簡單了解,透過理財規劃讓夢想成真!
更多有錢人觀點,好文推薦你:
- 窮人的眼淚不值錢,真實故事說明:沒錢容易被霸凌...請你一定要 爭氣,別再浪費時間 哭泣!
-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窮人用時間換薪水,有錢人用成果換財富?
- 窮人賣肝換薪水,有錢人轉賣商品賺價差... 你不知道的 2 個富人思維,不學起來 注定窮一輩子!
- 搞錯 2個理財順序,人生貧富大扭轉!他們年紀輕輕晉升 有房一族,中年卻淪 賤賣房產才能度日...
本文由 廖義榮 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撰文者:廖義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