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投資 vs. 被動投資
首要,要講一個重要的觀念:
現在投資這個領域上 ,大致上分成「二大派別」
(圖/shutterstock)
1.主動投資 我得天天盯著螢幕看盤
分析各家公司的營運狀況,才能找出好的股票
主動投資的中心思想
就是只要我非常努力研究投資,就能在投資中賺的比別人還要多,可以打敗大盤
(P.S. 大盤的報酬率,指的是全部股票的整體平均報酬率)
所以打敗大盤的意思就是,
只要我夠強,長期下來,我的報酬率可以超過大盤的平均報酬率
不管我用什麼方法,反正只要我用心去研究,
我就可以賺到比別人更多的錢、更高的報酬率。
所以我願意「主動」的去選擇我覺得會賺比較多的股票 ,
或選擇一個好的時間點再買 (買在低點就可以賺更多)
如果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沒有信心,
或覺得平常工作很忙,所以沒有多餘的時間自己研究,
那我相信有專業的人,例如基金經理人、操盤手,他會去做很多研究,找出好的投資標的...等等。
所以我把錢交給他 ,請他幫我管理,就算給他抽成也沒關係。
這就是主動投資的核心想法
2.被動投資 不要浪費時間鑽研股票了!
全部上市櫃的股票 都買一點
被動投資是完全相反的概念
被動投資的中心思想,就是認為不論你怎麼努力,打敗大盤是不可能的。
你想挑出好的股票、想要低買高賣,或想要找出一個神準的指標,
這些行為,都是徒勞無功的。
不論是你,或者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人,結果都一樣。
舉個例子來說,
大盤的年報酬率,假設是 5%,
所有基金的報酬率,經過統計後,平均起來就是 5%,
就算有的基金近幾年的報酬率都超過 5%,幸運超過大盤,
通常不是運氣好,就是很難長期維持這麼高的報酬率。
所以,不要再花一大堆時間去研究股票了!
乾脆全部都買,這樣子還能穩穩賺個5%,
這時候,就出現所謂的「指數型基金」。
這兩派都各有擁護者,
沒有絕對的好壞,
如果你是忙碌的上班族、偷懶族,那就適合被動投資;
你是學生或是退休一族,那麼積極的主動投資法,再適合你不過了
重點是
不要盲從,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才是正確的選擇!
延伸閱讀
本文整理自 阿升理財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