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國內唯一、全球前五大的己內醯胺(CPL)製造商
中石化是全球前五大的己內醯胺(CPL)製造商,
且全球前十大的丙烯腈(AN)製造商(國內進第二大僅次於台塑),
主要產品營收:CPL約52%、AN41%、其他約7%,公司內銷比重占8成,
產能方面、CPL年產能約40萬噸、AN年產能約23萬噸。
CPL是製造尼龍6纖維和樹脂的重要原料,
尼龍6纖維下游產品為一般紡織纖維如運動外套、襯裡、絲襪,
以及工業用纖維如雨傘布、釣魚線、輪胎等。
AN下游應用主要工作亞克力棉及ABS塑膠等用途。
亞克力棉主要使用於服裝面料、毛線、填充玩具等,
ABS塑膠則用於手提箱、電腦、手機等外殼零件。
產業概況
至2016年,CPL與AN需求分別成長 3.2% 與 2.7%
根據IEK資料,
CPL全球需求量至2016年,每年將以+3.2%的比例成長,
AN全球需求量至2016年,每年將以+2.7%的比例成長,
全球CPL的發展逐漸轉向亞洲為主,尤其是大陸,而北美、西歐及日本地區。
因下游需求成長趨緩,未來產能擴建計畫減少,
因為大陸十二五規劃,大陸數間公司產能陸續在2014年後完工,
造成整體CPL產業供給過剩情況嚴重,同時大陸CPL淨進口量也逐漸下滑,
全球CPL 應用分布主要以尼龍6為主,占總需求量約75%、工程塑膠及食品包膜約25%。
CPL市場供給過剩,日本大廠降低產能
市場預期CPL供給過剩仍須2~3年的調整期,
由於不堪虧損,全球第三大的日本宇部興產,
將於2014年3月廢除成本競爭力較低的堺工廠,希望藉此改善獲利。
但CPL市況低迷程度超乎預期,因此也將泰國生產基地減產20%,
預期在國際油價持續滑落的狀況下,縮小CPL報價跌幅以改善獲利。
營運概況
下游產品CPL、AN利差逐漸改善
國際油價近七個月來大跌五成,造成塑化產品供應鏈報價大幅下挫,
上中下游廠商皆積極控制原料庫存水位及產能利用率,
在終端產品價格的向下僵固的情形下,
近期中下游產品對於原油價格的敏感度正在逐漸降低,
在上游原料報價修正幅度大於下游產品報價修正幅度,
下游產品CPL、AN利差明顯改善。
CPL報價從2014年7月的 2300美元/噸 下跌至 1725美元/噸 跌幅約33%,
但14H2由於苯的產能大量開出,苯價跌幅超過CPL跌幅,
使得CPL與苯的價差開始擴大,
從14Q3的平均不到900美元/噸,提高至目前1100美元/噸以上,
但由於CPL另一個原料液氨的報價並未出現明顯跌幅,
現金報價約300美元/噸,若以生產CPL的工繳約1000美元/噸計算,
目前CPL仍處在虧損狀態,公司CPL產能利用率約七成。
AN處在獲利狀態,公司AN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
由於國際油價崩跌,加上14H2大陸丙烷脫氫(PDH) 產能大量開出影響,
AN的原料丙烯報價大幅下挫,
從2014年7月的1470美元/噸下跌至目前的660美元/噸,跌幅約55%,
但美國丙烯報價跌幅不大,因此美國AN成本仍居高不下
在喪失價格競爭力下,出口到亞洲的數量減少,因此AN報價跌幅不到一成,
目前AN處在獲利狀態,公司AN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
上游原物料可望走跌,提升獲利表現
在美國頁岩氣大量開採後,
預期美國每年約600萬噸的液氨進口量會逐年下滑
另外液氨的主要出口區域之一在黑海,
若未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危機解除後,
液氨將重新開放出口,屆時在供給增加下,液氨報價可望走跌。
未來將在大陸積極擴擴廠,最快2017貢獻營收
擴產方面,
公司預計花費59億台幣到大陸發展環己酮-CPL-尼龍粒的一貫廠
計畫年產能環己酮約15萬噸、尼龍粒約10萬噸,
並於當地尋找合適的CPL配合廠商進行代工
目前正在江蘇省石化區進行環評,
最快15H1開始動工,2017年投產。
四、投資建議
在CPL與AN利差改善下,公司營運狀況好轉,但近期仍無法轉虧為盈
考量大陸CPL產能過剩情況仍然嚴重,
產能利用率可能隨CPL利差改善而回升
利差將再次走低,對產業前景仍保守看待,
預估2015年營收271億元(YoY -18.4%)稅後EPS為0.19元,以未調整會計制度前的淨值計算,
合理本淨比約0.7~1.0倍,
目前本淨比約0.92倍,位於區間上緣,因此維持投資評等為 「逢低買進」
免責宣言
本研究報告由投資網誌自行搜集上傳,版權屬玉山投顧,僅作為研究參考。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