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CES創新獎揭曉,「Wattup」贏了
「Wattup」是歐美大廠:Energous 最新推出的「無線電力傳輸器」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無線的電力傳輸器
以後你再也不用帶著充電器或是行動電源「趴趴走」
你也可以是「不斷電女神」
未來你的手機可以對平板充電
你的NB也可以對手機充電
一次可同時對12台電子商品充電
(比葉問一個打10個還要厲害,難怪會得獎了)
萬物皆可充
套句蘇貞昌的口號,就是:「充!充!充」啦!
強強合併,組成「復仇者聯盟」
從今年起,「無線充電」結束了三強鼎立的局面
PMA(電力事業聯盟)與A4WP(無線電力聯盟)成功整合
形成與WPC(無線充電聯盟)兩大陣營捉對廝殺的局面
在拋開網路線之後,接下來就是甩掉電源線
兩強合併的幕後推手,不是別人
就是「Intel」與「高通」
Intel在2014年開發了「Skylake」晶片
(是翻譯成「天湖」嗎?筆者英文不是很好...
...不過這名字在華人圈有機會大賣,哈~)
利用獨創的WiGig技術
將「無線充電」、「無線傳輸」兩者合而為一
未來的「主機連接螢幕」、「主機連接滑鼠」、「主機連接鍵盤」
通通不用連接線,也不用裝電池!
對於喜歡桌面乾淨清爽的朋友是一大福音
高通開發出新一代「Snapdragon 810」晶片
利用WiPower技術將無線充電導入智慧型手機及平板
形成PC與行動裝置分頭進擊的態勢
三大主因,促成無線(限)商機
相較於以往「貴森森」的晶片價格(一顆3~9美金)
在兩強合併下,今年無線晶片組售價,降價進入甜蜜點(低於2美金)
小道消息指出,iwatch也將納入無線充電功能
下半年無線充電商機正式鳴槍起跑
在無線充電規格逐步統一之下
業者更加速推出相關的產品
「價錢便宜」、「市場夠大」、「產品夠多」
三大主因成就無線(限)商機
星巴克率先打造無線充電環境
質疑無線充電能否成功的人,會提出二個問題:
「使用者環境還不夠方便」、「充電效率還不夠快」
星巴克在去年11月率先在舊金山灣區開了第一家
具有無線充電座的咖啡廳
「你喝完一杯咖啡,手機也充電滿格」
星巴克今年將在全美200家分店設立1500個無線充電座
預料其他同質性高的業者會很快跟進
「充電效率不夠快」屬於物理性的問題
有一好就沒兩好
不過當把無線充電應用在「穿戴式裝置」
相輔相成,剛剛好而已啦!
IC設計是黑馬中的黑馬
台廠憑藉著優異的代工組裝技術,必定可以受惠這項新應用
但是真正大賺的,應是毛利率較高的「IC設計」廠
除了Intel、高通之外,夠資格跟他們「叫板」的
非聯發科(2454)莫屬
聯發科的晶片同時獲得兩大陣營的認證
在無線充電商機中,可以「左擁右抱」
其他相關廠商,列表如下。
表、PWA與A4WP陣營
國外廠商 |
P&G、AT&T、星巴克、Intel、高通、三星 |
國內廠商 |
聯發科(2454)、立錡(6286)、迅杰(6243)、鴻海(2317)、微端(3285)、華碩(2357)、宏碁(2353)、宏達電(2498) |
資料整理:陳唯泰(點擊股票代號可看完整個股分析)
表、WPC陣營
國外廠商 |
Nokia、三星、Philips |
國內廠商 |
聯發科(2454)、立錡(6286)、迅杰(6243)、茂達(6138)、新唐(4919)、盛群(6202)、凌通(4952)、聯昌(2431)、宇瞻(8271) |
資料整理:陳唯泰(點擊股票代號可看完整個股分析)
電子業不靠殺手級產品,靠的是殺手級應用
各家大廠都有一個默契
硬體的升級已經到了一個瓶頸
未來的成長在於新技術以及新市場
無線充電正是具備新市場的新技術
今年一定要好好把握
延伸閱讀:
2015 年四大明星商品: 穿戴裝置、USB3.1、無線充電 (內含16檔股票清單)
「CES」真正會紅的 3 大產業:無人車、4 K TV、穿戴裝置 ( 含 29 檔概念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