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每天上班大小事就已經夠煩心了,
為什麼還要讓經濟壓力成為生活中的負擔,
其實,家庭收支平衡並不難,用對方法也能事半功倍
小編整結合富比士 (Forbes)雜誌理財作家Neale Godfrey的文章,
「減少家中經濟壓力萬年不敗的 4個方法」
( 3 "Evergreen" Tips to Reduce Family Financial Stress )
與台灣家庭收支概況資料,整理出以下4 個減少家庭支出小撇步:
1. 規劃: 確立目標找到生活的定位
在美國有一句話:
"You can’t get to where you are going until you know where you are going. "
想像你正踏上一趟旅程,
你不會坐上飛機,然後不知道自己飛往哪裡,
我們不會讓自己的假期或旅程沒有規劃,
那怎麼可以接受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呢?
根據「台灣世代理財行為調查」發現,
國人有做家庭理財的家庭數有減少的趨勢:
(來源:台灣世代家庭理財行為調查 ;圖表: 作者自行整理)
2013年國人未做家庭理財的原因
(來源: 台灣家庭理財大調查)
國人未做理財的家庭中,近 8成是因為沒有多餘的錢而不理財,
但一個家庭若是沒有適度的投資理財,光靠夫妻倆人的固定薪水,
在這個高房價、高物價的時代,只會形成惡性循環。
而我們的孩子正看著、聽著我們的行為,
如果我們不對自己的財務生活負責,也會影響我們的孩子,
確立目標前先問問自己:
「你想要過甚麼樣的生活?
你甚麼時候要退休? 退休後想住哪?
你晚年生活的平均花費是多少?
我可以負擔的程度是多少? 」
我們可能都有想過這些問題,
只是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真正將它們寫下來,開始規劃,
2. 節流: 找出甚麼是該花的,甚麼是不該花的
錢都花去甚麼地方了?
除了必要的支出之外,
剩下的支出該留去哪了呢 ?
一位著名的講者 Alex Laskey 就曾在Ted 上分享過,
我們都會定期去查看我們的金融帳戶、信用卡、投資帳戶呢
但我們是否查看過家庭能源使用情況?
他指出美國家用電力有20 %遭到浪費,
空無一人的房間仍亮著燈或空調,
導致每年浪費價值400億美元的電力。
根據主計處統計,
2013 年台灣家庭消費支出結構如下:
花費最多的是竟然水電費,占了家庭支出近1/ 4,
空無一人的房間關上燈、空調,都可以替家裡省上一筆,
檢視你的平均家庭支出,了解一個月需要多少錢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評估你的生活,看看你現在擁有的物品,
問自己: 我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
我的錢都花去哪了?
3. 記帳: 照著預算規劃走
「管理收支」是最基本的理財工作
網路上有許多免費的工具可以記錄收支 (像是: 管理收支- 免費Excel 試算表)
當我們開始照著預算走,就像幫自己加薪一樣 ,
如果妳都是用信用卡或現金卡在付款,那你就必須每天記帳,
零錢的花費也必須記上,
午餐的花費、水費、喝咖啡的錢....等等,
再小的花費也是積少成多,
一個禮拜喝 3 杯 7-11 拿鐵,
一年下來也是花了 $ 6000 多 !!!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每個月和你的孩子一起記帳,
討論每個月的開銷,
機會教育,也養成孩子記帳的好習慣 !
4. 開源: 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理財的方式也並非一直儲蓄,
統計我國國人的理財工具如下:
調查顯示,台灣民眾最常把保險當作投資理財的工具,
專家類為此足以證明台灣民眾的理財意識相當薄弱,
因為台灣大部分民眾買保險是被動接受推銷而不是主動購買,
而被推銷的過程中絕大多數根本還沒有機會確認自己的理財目標,
就已經簽名完成交易了。
買方的目標是「消耗理財預算」,賣方的目標是賺取仲介佣金,
過程中,理財的需求是什麼幾乎沒有被考慮。
保險並非不合適,而是應理性評估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
選擇適合、報酬率高的投資工具,
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