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為何使用同一套交易系統 卻有不同績效?
近來收到2位使用「MACD短線交易選股系統」軟體的使用者回應:
A君按照軟體的步驟買賣 在1個月內賺進約5萬
他是個沒時間盯盤的上班族,
他從選股清單中,挑出營收創新高 法人買超的個股,
然後就依照軟體的使用步驟操作。
B君遵守軟體操作策略 獲利卻常被停損吃掉
他設定2%停利點,並將停損點設在上升三角均衡 最低點
跌破停損點就出場。然而每次停損的損失都在5~10%,
加上手續費、證交稅,一次停損就會吃掉5次以上的獲利。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原來是因為A君做對了3件事,讓軟體發揮最大效益...
一.大盤表現不好時 不宜作多
MACD短線選股系統,幫我們從1561檔股票中,
篩選出基本面優勢、股價動能強、勝率高的股票。
然而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股價在高檔時容易創新高;
市場行情差的時候,股價在高檔反而容易反轉下跌。
所以交易的時候,還是要注意當下市場的狀況哦!
二.從選股清單中 再進行篩選:有4點技巧
系統從台股一千多檔股票中,篩選出二十幾檔的股票清單。
但不是每檔股票都會漲。
如果純粹按照選股清單,隨便選個標的來買,
就很有可能像B君一樣,獲利被停損吃光光。
1.挑選股價創近期創新高的強勢股
盡量避免股價漲不太動,
且3日均線、5日均線、10日均線開始糾結的股票。
因為只要一根中長黑,就容易跌破所有均線,破壞結構。
2.避免日成交量<1000的股票
因為量少,主力容易作價。
股價容易大漲大跌,上下劇烈震盪,可能買進後很快就要停損。
3.選擇搭上熱門題材、法人買超的股票
搭上近期熱門題材、法人買超的個股,
籌碼集中,勝率較高。
4.避免 MACD已經轉多一段時間、短期均線走平的股票
三.依照市場狀況不同,靈活運用停利停損策略
1.停利策略:善用轉強點、軋空點
如果大盤市場狀況偏弱,對多頭不利,
遇到股價上漲,我會在轉強點就出場;
如果市場狀況對多頭有利,我會分批 在轉強點 、軋空點出場。
2.停損策略:下跌後再觀察4天 確認形勢
萬一買進之後不如預期而下跌時,我大部份不會去加碼攤平
(除非那檔股票有讓我很看好的理由或是有法人在買超),
我會給那檔股票4天的時間,
只要4天之內有漲上來,
我一樣會挑均線附近、轉強點、或軋空點的位置出場。
如果在這4天之內跌破MA10或MA20我就會開始停損,
或是買進之後發現法人開始將籌碼丟出來,
我也會在停損最少的情況下先出場。
至於跌破三角平衡點 只是漲跌的方向被阻斷,但不一定會改變趨勢,
尤其碰到上升的均線或下壓的均線。
趨勢還是以均線為主,三角平衡為輔,
所以以破壞多方平衡的低點而做停損的依據我個人認為不是很適合。
另外,A君偏好挑選法人有在買的股票,
但法人買超不見得股票一定會漲。
可以根據這2個歷史績效回測去了解。
2014年11月『MACD短線交易選股系統』以月營收『多方續強』的選股績效
2014年12月『MACD短線交易選股系統』以月營收『多方續強』的選股績效
更多技巧,在三角平衡與逆勢系統CDP技巧進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