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放空」股票就上手! 股票下跌怎麼賺錢?一篇文詳解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14-12-09 09:06
  • 更新:2022-06-02 19:13

放空

 

什麼是放空?

放空就是先借股票來賣,以後再買來還。買股票大家可能都會但先借股票來賣,跌了再買回,賺下跌的價差,你會嗎?底下我們就來看看「放空」是什麼?

將先買後賣 變成先賣後買

當預期股價下跌,可以先和證券商借來賣出股票等未來股價下跌再買回來還他,也就是將先買後賣變成先賣後買。

 

股票下跌也能賺錢,放空讓你跌越多賺越多

以下面這個小故事為例就會懂了,假設有一隻股票現在股價 100 元,我先跟券商「借股票」。我拿著這張股票到股市中去賣,能夠賣到 100,000 元(100 塊 * 1,000 股)於是拿回了 100,000 元現金,所以我現在的狀況是:「有 100,000 元現金,但欠券商一張股票」一個月過後,如果股價跌到 50 元,我就可以去股市中只花 50,000 元(50 * 1,000 股)就買到一張股票,把股票還給券商後,身上就多了 50,000 元現金!投入 100,000 元賺了 50,000 元,獲利 50%!!

 

放空 3 步驟

1. 到證券商開證券信用戶

想要放空股票要先去證券商開一個信用戶,開信用戶須滿足以下條件:

  • 一、年滿 20 歲
  • 二、開證券戶頭滿三個月
  • 三、股票成交超過十次

放空買賣的手續費和股票一樣,但多了一個和證券商借股票的租金(借券費)萬分之 8, 且借股票時要繳 90% 的保證金,回補完會歸還。

2. 放空賣出

以下圖凱基證券的下單頁面為例,在下單頁面中點選券和賣出,在選好要放空的股票後,選定價格和張數。下單送出,這樣就完成放空了。

放空

3. 回補買回股票還給證券商

在到達目標價後,就可以買回股票還給券商也就是回補,在下單頁面中點選券和買進,設定好張數和價格後就可以下單送出了,這樣就完成了完整的放空回補動作了!!

放空

以下舉一放空實例

以仁寶(2324)為例子

9/1 放空仁寶(2324)12/08 回補 

第一次「放空」股票就上手! 股票下跌怎麼賺錢?一篇文詳解

(編按:上圖為 2014 年資料)

損益計算:  在 9/1 價格為 27.1 塊。在這時候放空,先和別人借出股票賣出(需付 9 成保證金)27,100 元 * 0.9 = 24,390 元(付出的成本)在 12/08 以 20.05 塊買回股票 賺了(27.1 - 20.05) * 1,000 股 = 7,050 元 7,050 元 / 24,390 元 = 28.9% 在扣掉相關手續費後,短短 3 個月賺了快 30%!

 

放空需要注意的 3 件事

一、除權息前和股東會前都要 強制回補融券

1. 股東會:每年在 2~4 月各公司陸續招開股東會,必須在股東會前買到股票還給券商。如果時間到了還不還,證券商就會強制幫你買回股票,這時可能會有大戶,刻意拉抬股價,造成投資人回補的虧損。

2. 除權息:每年在 6~9 月各公司開始除權息,和股東會一樣,需要在除權息前回補,否則證券商就會強制幫你買回股票,這時也會有大戶刻意拉抬股價的風險。

所以一年內會有 2 次一定要買回股票的時候,所以回補完還想在放空時,就需再付一次相關手續費,會增加的交易成本。

二、借不到股票

當想要和證券商借股票時,證券商不一定會有股票,通常大型證券商,較不會有這種問題,小型的券商較常發生,所以我們可以多開幾家券商來解決這個問題。

三. 有保證金追繳風險

當放空後,如果股票上漲,證券商會怕投資人虧損而還不出錢,所以需要追繳保證金。那上漲到什麼時候要追繳呢?這時就要考慮到融券維持率,融券維持率就是(借股票賣出的價錢 + 付的保證金)/ 股票現在的價值,這個算出來的數值不能低於 130%,否則就要再多繳保證金, 使得維持率大於 130%。

以下舉一個小例子,如果和券商借一張 100 塊的股票放空,如果股價漲到 158 塊,維持率就是(158,000+90,000)/ 158,000 = 156.96%  幾乎快要到達 130%,再漲上去,維持率就會低於 130%,證券商就會發出追繳通知書,若未於第三個營業日補繳保證金,則於第四個營業日早上開盤處份該股票(也就是所謂的斷頭),所以要特別小心!

兩張圖讓你秒懂「作多.放空.停損點」是什麼?

 

本文為CMoney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股海老牛 / 責任編輯: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