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市場?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有一群就讀心理學系的學生,有一次接到了一個實習的任務。
他們來到了一個診療室,
裡面坐著一位男子,
他才剛從州立精神病院出來,
而且,他人生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這樣的醫院度過的。
這個人鬍子拉碴、淩亂不堪,
他在會談室裡踱來踱去,
一會扮鬼臉,一會嚷嚷著:「我是伍爾沃斯!伍爾沃斯!」
(Frank Winfield Woolworth ,美國商人,他創建的伍爾沃斯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零售商之一。)
「我是TG&Y商店!我是伍爾沃斯!」
他手舞足蹈、面目猙獰、瘋了似地咆哮著自己是一家折扣商店,
所有學生都嚇壞了,不知道該說什麼,該問什麼問題。
有幾個學生嘗試著跟他進行常規標準化的談話,
問了幾個問題,試圖瞭解他的生活細節,
拋出了精心設計好的開放式問題,但是,所有這些都沒用!
他根本不予理睬,就好像沒人在跟他說話一樣。
只是重複著那句話:「我是伍爾沃斯!伍爾沃斯!」
選擇相同的語言,才有辦法進行溝通。
後來有一位資深的研究生,他走過去靠近他,
平靜地坐在那個狂人身旁,他的這個舉動,
讓人覺得他是要和一個正常的人進行一次正常的談話。
與此同時,那個精神病人晃動著腦袋、揮舞著胳膊,
繼續大喊著:「我是伍爾沃斯!我是TG&Y商店!」
那位研究生不為所動,目光直視著眼前的狂人,
平靜地問道:「你有在賣什麼?」
忽然間,狂人停止的動作,
頓了頓,語調平緩、毫無情感地答道:
「什麼也不賣。」
「為什麼?」那位研究生問道:「為什麼不賣東西?」
狂人停止踱步,也不再手舞足蹈,
他第一次正眼看了一下和他談話的人,
然後說道:「貨架是空的。」
「那顧客呢?」他繼續問道:「他們都到哪裡去了?」
狂人面部抽搐,一臉痛苦,雙眼炯炯有神。
低聲道:「他們都走了。」
過去的幾個小時裡,狂人一直試圖讓別人注意到他不是一個病人;
而是一家商店,一家燈光昏暗、貨架空空的商店,
等待著重新進貨。
這位研究生後來跟學生說:
「這位病人根本沒有失去理性,他只是在說一種不同的語言罷了,
只要我們能夠用他的語言,就可以跟他展開對話。」
許多時候,我們都認為市場非常混亂,
感覺市場已經失控,而且對於市場的上沖下洗感到驚恐。
這跟心理學生面對伍爾沃斯狂人是一樣的情況。
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總是認為市場應該是穩定的。
在我們的心中,會認為明天的市場,
應該要有怎樣的結果。
不要老是用自己的想法進行認定!
如果台股明天忽然大跌300點,或是下週大漲上萬點,
對於大多投資者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
為什麼!?
因為我們總是用自己的想法來看這個世界,
就像那群心理系的學生,看到一個人說自己是便利商店,
就覺得這個人精神有問題,而無法跟他展開對話。
如果我們總是認為「市場應該怎樣怎樣」,
那麼當市場出乎我們的預期時,我們就會跟那群心理系的學生一樣:
「嚇壞了!」
市場在每個當下,都是反應所有交易者的動作,
都是最真實的結果。
真正不合理的情況,總是會馬上消失。
(譬如下週到期的期貨是9500,現貨是9200,
這樣不合理的正價差在幾秒內就會消失了。)
只有完全認同市場,才能和市場進行溝通!
因此,我們唯有完全認同市場當下的情況,
就像那位研究生認為那位狂人就是便利商店,
才能夠跟市場展開溝通。
市場不斷地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
像是:
*KD黃金交叉後馬上大跌
*利空不跌及利多不漲
*本益比超過40倍或是低於10倍
*一下站上季線一下又跌破季線
*台幣貶值台股卻大漲
*外資大買200億隔天台股重挫
上面許多看似不合理的情況,那是因為我們用自己的想法在看待市場,
如果我們能夠認同市場的每個表現,
一段時間後,無論市場怎麼表現,你都不會驚訝時,
你就會發現,你慢慢能夠瞭解市場在表達什麼。
市場什麼時候想要上漲,市場什麼時候想要休息,
市場什麼時候想要大跌,市場都會不斷地告訴我們。
學習著聆聽與認同,自然會慢慢了解市場的聲音。
身為交易者的我們,
能夠做的事情只有完全地認同市場的每個表現,
並且持續地傾聽市場的聲音就可以了。
﹝原文轉載於不看盤,獲利更簡單!---阿斯匹靈,全文於此)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
就幫我按個「讚」,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