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Cheers雜誌 160期
文/陳雅琦 圖/廖祐瑲
不為「錢」所困,幾乎是所有人的夢想,但多數上班族仍為理財苦惱。
事實上,邁向財務自由,不見得要有富爸爸或數學腦;
只要從小地方做起,改變對金錢的態度和習慣,
一樣可滾出自己的一桶金、兩桶金…,透過理財實現美好生活。
01 認為「這點小錢沒什麼」
逛街忍不住多買一件衣服、朋友邀約吃大餐不想缺席、
無意間一個月看了3部電影...
月底才驚覺花了好多錢。
不記帳、無意識的花錢,是「守不住錢」的一大關鍵。
02 看到特價,覺得「不買可惜」
衝動購物或撿便宜心態,讓開銷超出實際需要。
沒有規畫預算和控制支出的概念,成為荷包失血的主因。
03 買東西習慣刷卡或分期付款
老是習慣在當下先滿足欲望,收到帳單時,
才發現超過負擔,甚至要支付額外利息。
對金錢沒有長遠計劃,不但存不到錢,生活品質也會大打折扣。
04 錢包塞得亂七八糟
發票、集點券、信用卡不分類,平時什麼都往錢包塞;
不記得上次何時領錢,錢包空了再領就好,於是搞不懂錢花去哪;
辛苦換來的點數常放到過期。
對「錢」迷迷糊糊,當然也就留不住錢包裡的財富。
05 不細看各種帳單,拖到最後才匆忙繳費
「馬上繳費」代表信守紀律的理財觀;
不認真弄清楚費用超支的原因,反映對金錢流向不夠重視,
容易陷入「不知為何總是花很多錢」的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