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前幾天,我在翻牆刷臉書時收到了某長輩傳來的貼圖,
上面有一句口號:
「韓國瑜當總統,人進得去,貨出得來。
台灣發大財!大家說好不好?」
台灣發大財當然好,不過我心中同時產生了兩個疑問:
1. 所以台灣發大財的方式是什麼?
2. 這和韓國瑜當總統有什麼關係?
這句口號很有趣,只要你最後回答了「好」,
大腦就會自動認同前面的話。
但仔細想想,
就會發現這幾句話根本沒有因果關係。
不管誰當總統,只要台灣不鎖國,
人和貨物本來就當進得去出的來。
至於台灣有沒有發大財?
繼續看下去.....
從台灣 2007~2019 每年的 GDP 來看,
是一直在增長的。
反而是韓市長上任後 GDP 出現下滑。
(當然,這也沒因果關係XDD)
因果關係、相關關係是什麼?
什麼是因果關係?
大家來判斷下面這句話看看:
「小賈的文章寫得很好,多看能提升投資報酬率!」
如果你回答「是」,
那我想你可能將「因果關係」與「相關關係」混為一談了。
以下是因果關係與相關關係的定義:
因果關係:
如果先有 A 後有 B,
且其它所有因素 C 都被排除,
那麼 A 就是 B 的原因。
換句話說,
其它條件不變,只要有 A,就必然會出現 B,
則 AB 為因果關係,也叫「因果律」。
相關關係:
看起來像因果關係,但不符上面的定義。
以這句話來說,
多看我的文章和投資報酬率並沒有因果關係 (雖然我衷心希望有XD)。
為什麼呢?
因為我從來不報明牌,也不貼小道消息。
多看我的文章,
你能得到是財商知識與投資觀念的提升;
而因為這些財商知識,你開始對理財有興趣,
1. 主動閱讀理財書籍
2. 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
3. 學會資產配置
4. 每年對資產做再平衡 等等。
...
▍延伸閱讀:
ETF買下全世界:第一證券Firstrade開戶介紹(含50USD贈金攻略) - 懶人經濟學 - Medium
為何選擇第一證券Firstrade?因為0$手續費交易全球ETF、美股!
...
綜合上述因素,
最終才導致你的報酬率提升,
所以我的文章和你的投資報酬率,
應該是「相關關係」才對。
(圖片來源:懶人經濟學)國小P圖術
誤用因果關係,耗時又傷財
1. 技術分析與投資報酬率
我最喜歡問從事技術分析的朋友:
如果技術分析有用,為什麼你不富有呢?
結果我身邊都沒做技術分析的朋友了(誤)。
事實上,這個問題是技術分析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看看下面某機構給出的投資建議:
「貿易戰後市場風險偏好增加,
量能凝聚,大盤出現上揚,多頭信號浮現。
同時,支撐區尚未明顯出現,
短期內可能持續盤整,若能突破3100點,
上證指數有望展開新一輪多頭行情。
萬一底部被擊穿,則中期下降趨勢將為持續。」
你問我這段話是什麼意思?鬼才知道。
我想這個機構想說的是:
「如果大盤不上漲也不下跌,那將保持不變。」
怎麼樣?解讀的不錯吧!
補充一下,我並不認為技術分析完全沒用。
某種程度他代表了大眾短期偏好,
技術分析應該與基本面分析一併使用,
而不是獨尊技術分析。
...
▍延伸閱讀:
...
2. 稀奇花俏的理論
國慶日魔咒、超級盃指標、聖誕行情、1月 效應,
各種稀奇的技術理論。
只在說明特定時間買入後通常會大漲,
但這些理論後來多被實際數據推翻,
篇幅關係在此不多做反駁。
...
▍延伸閱讀:
...
3.日常生活的成見
愛看電視的孩子會降低學習力、
進入好的大學未來收入就會提升、
選舉投給OOO就會有璀璨的未來...,
這些都是因果關係的誤用!
若實際去執行或遵守,
不但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
甚至還會白白浪費大量的金錢與時間,
影響到自己的未來。
若能理解「因果關係」,
就能從成見中解放。
如何提升判斷「因果關係」的能力?
如何培養判斷的能力?
我會建議大家從下面2件小事開始訓練:
1)是不是「純粹的巧合」?
試著懷疑兩個變數間的關係,
是否只是純粹的巧合。
如:美國小姐的年齡與暖氣設備造成的死亡人數呈現相當高的相關性,
但兩者毫無關係。
2)是否存在「第三變數」?
再判斷因果關係前,
盡可能的想像兩者間還有哪些可能遺忘的因素。
如「聽話的小孩功課好」,
聽話和功課好看似為因果關係,
但第三變數可能為「家長對小孩的控制程度」,
因為對小孩嚴格的控制,
才造成了孩子聽話和功課好的後果,
而聽話和功課好兩者並非因果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
小到生活瑣事,大到學習投資的方式,
在資訊爆炸的未來,
擁有判斷因果關係的能力越來越重要。
只要擁有判斷「因果關係」的思考能力,
就不會被成見或毫無根據的一般觀點侷限,
進而做出正確判斷。
「第三因素」往往藏在表面之下,
要仔細觀察才會發現!
最後,安置一本我最近在看的書籍~
《 「因」「果」經濟學:數據氾濫時代,不可或缺的商業教養》,
裡面分享了很多因果關係的案例與判斷方式,
有需要的朋友自行參考:
以下取自博客來介紹頁面:
本書將幫助你──
► 不用數學公式,也能運用「因果推論」進行策略評估
► 看穿數據分析的盲點
► 做出具說服力的分析報告
► 分辨似是而非的流言
只要好好磨練「因果關係」的思考力,
在這個充滿迷信的社會,不論生活或職場,
你都將不再被毫無根據的觀點所侷限,
進而從成見之中解放。
▍小賈讀書往期內容:
小賈讀書:《指數投資末日:ETF 還是好標的?威脅被動投資的六大未來趨勢》
此文為悅知文化合作專文,
廠商給了我 3 本贈書,
我將全數贈與讀者,獲得辦法請至臉書貼文查看。
原文標題:小賈讀書:《「因」「果」經濟學:數據氾濫時代,不可或缺的商業教養》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