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的一堂課】是要訓練很會考試、選股?還是教育成為一位更好的人?

EGO

EGO

  • 2019-03-29 11:49
  • 更新:2019-03-29 12:57

【最難的一堂課】是要訓練很會考試、選股?還是教育成為一位更好的人?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最難的一堂課

最近發現「最難的一堂課」這部影片常在網路上被朋友轉傳分享,

我好奇他怎麼這麼夯?

影片並不長,只有短短5分鐘,

裏頭也沒有任何網紅、沒任何笑點,

但才幾天時間就已累積數十萬次觀看。

 

原來裡頭的主角,

是你我再熟悉不過的「老師」,

而老師面臨著職涯最大「難題」。

 

「這道題」老師難解、父母心中也打結

影片裡老師說:

到底是要讓你「考試得到高分?」

還是要讓你「成為一位更好的人?」

這道題,不只是老師們難解,更是為人父母們心中的結。

 

有一位老師努力想把學生「教好」,

結果要段考了進度還沒「教完」,

沒多久學生就上網「靠北老師」了。

 

有一位老師則試著提升學生「思辨能力」,

但換得的是學校冷冷一句:「你的班上滿級分有幾位」?

 

到底是要教考試要教的,

然後成為「第一名」?

還是要教真正想教的,

讓學生可以獨立思考?

 

這是「訓練」與「教育」之間困難的選題,

也是老師們始終難以平衡的問題。

 

股票教學|打造你的交易系統-點石

【最難的一堂課】是要訓練很會考試、選股?還是教育成為一位更好的人?

「訓練or教育」?身邊遭遇的2個兩難

難題1:警大要專注在「訓練考試」?還是「教育幹部」?

「中央警察大學」是我之前服務的單位,

「訓練or教育?」的兩難也困擾著學校師生。

 

在現有制度下,警大學生畢業後必須通過「三等警察特考」才能分發任官,

換句話說,若國考沒過,讀了四年也是白搭。

 

為此,學校遭遇這個兩難:

專注考試「訓練」,讓學生畢業順利通過國考,依法任官分發。

堅持幹部「教育」,讓學生畢業稱職擔任領導幹部,蔚為國用。

 

「訓練or教育」,到底要怎選?

若只專注考試訓練,「補習班似的」不停讀書考試,只為通過特考;

那會有人說警大忽略了自己身為「一間大學」的初衷與價值。

 

若只專注幹部養成教育,強制參加活動、擔任幹部、不斷精神講話;

就會有人說:「講這麼多有用?若沒考試訓練、特考沒過,說這麼多都只是空談。」

 

「訓練」,

就好像教一位小孩開始學用筷子。

你不斷抓著他的手,

告訴他要這樣拿、那樣夾,

一次又一次,反覆練習。

 

「教育」,

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練習的過程,

也要教會他不洩氣、不放棄,

培育積極進取的態度,

好在日後面臨更多的學習與挑戰時,

都能不斷成長茁壯。

 

「訓練」?「教育」?孰輕孰重,很兩難,對吧?

 

 

難題2:一位股票老師,要「訓練」?還是要「教育」?

後來的我離開了在警大的公務員生涯,

轉為專職交易員;

現在依賴交易獲利維生,

同時也持續我熱愛的志業:「老師」。

 

但身為一位股票老師,「兩難」再次找上我:

  • 要獲利不難,「訓練」學員依策略照做就行了。

  • 但要獲利又很難,因為訓練遠遠不夠,學員常常知道卻做不到。

怎麼辦?

 

經典實驗:制約訓練

提到「訓練」,讓人想到一個經典的實驗:「巴甫洛夫和他的狗」。

 

實驗人員在小狗流口水吃食物之前,

先讓他聽到鈴聲,

接著如此反覆訓練多次,

小狗隨即形成制約循環:

「聽到鈴聲→流口水→有食物吃」。

 

這就好比我家可愛的小狗,

只要稍微呼喚,

並看到我們走到特定櫃子伸出手,

牠就會馬上流口水吼叫,

因為牠知道有潔牙棒可以吃了!

 

「被呼喚→見到主人走到櫃子伸手→吼叫流口水→吃潔牙棒」

 

投資人的(失敗)制約訓練

知道「制約」之後,

理論上投資會很順利,

因為如果投資人也能透過上課內容的反覆訓練,

形成制約,那以後就只要「照表操課」:

有訊號就進場、沒訊號就不動作。

 

倘若策略本身會賺錢

(這很重要;有些策略其實無法獲利),

那只要透過制約訓練,

想在市場得到穩健正報酬,就很容易。

 

但理想總是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實務上並非如此:因為「人性」。

 

經典實驗遭遇失敗

其實上面那個經典實驗後來有失敗。

「失敗」,是因為之後給小狗骨頭的「實驗人員」換人了!

這麼一換人,小狗看到「新朋友」,反而分心了!

而這麼一分心,小狗就忘了流口水,

牠沒流口水就沒有食物吃,

於是整個「制約循環」就終止了!

 

其實股票市場也充滿令人「分心的事物」。

我們都以為只要依法操作就可以輕鬆的賺多賠少,

於是到處上課、看書,想得到什麼厲害策略。

 

但我們忽略了股票市場本質充滿「不確定性與風險」。

即便我們「正確操作」,仍可能賠錢,甚至「常常賠錢」。

 

但一般人最不喜歡「輸的感覺」,

只要輸就會想太多、只要輸就會亂操作。

 

因此「輸」會令人「分心」,

一分心就無法實踐「預設的制約循環」。

 

股市更駭人的陷阱:錯誤的制約

其實這過程還有一個更大的「陷阱」:

錯誤的制約循環。

 

這容易理解,

也或許你曾經歷,

就是也不知怎地,

就在市場賺到一筆了?

 

市場的不確定性會有「隨機獎勵」:

做對不一定會賺錢,

甚至做錯不但不會賠,還會賺。

 

譬如明明虧損卻不停損,

甚至攤平加碼,

結果股價還真的又漲上去,

賺更多。

 

這更讓一般人「大分心」。

甚至誤以為「這樣是對的」。

於是原先訓練的制約循環就不見了,

甚至產生「新的(錯誤)制約」。

 

那如果下次又遇到虧損,

又依著新的制約繼續凹單,

甚至攤平加碼呢?

 

後果可想而知。

 

股市贏家的養成

「成功」可不可以ctrl+C(複製),然後再ctrl+v(貼上)?

那要看你是否有先按到ctrl+A(全選)。

 

我覺得成功不是不能複製,但必須整套都COPY到。

一般人常常只看到「這個老師很會賺」,

於是就想學他的「方法」,

卻忽略了他的「想法」。

 

交易贏家有哪些想法?

譬如「風控優先」、「順勢而為」、

「認為挫折不是失敗,是讓自己成長的養分」…等等。

 

大概坊間看到的「正向心理學」等標籤,

都可以往贏家身上貼好、貼滿吧!

 

話說這些「正向心理」也可以複製嗎?

我覺得可以,但不是利用「訓練」,是透過「教育」。

 

「訓練」是制式的,「教育」是走心的。

詩人阿塔爾曾說:「既然心裡有愛,就該屏除那個對人生挫敗耿耿於懷的自我。」

而要做到這點,不是靠訓練,是靠教育,且要「有心」。

 

萬科創辦人王石曾說:

「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

不是看到他站上頂峰,

而是看他從頂峰跌落之後的反彈力。」

 

 「訓練」有機會讓一個人站上頂峰,

但從頂峰跌落之後的「反彈力」,

需要靠教育來養成。

 

結論:透過教育,成為更好的人。

>>點我看完整版「最難的一堂課」

在「最難的一堂課」影片裡,

最後提到老師面對的不是「事情」,

是每位學生的「成長與改變」。

 

衡量自己是不是一位好老師,他們在乎自己有沒有「少教你」。

即便是物理老師教的都不只是物理,而是培育學生成為更好的人。

 

身為一位股票老師的我,也面對兩難;

我一方面利用「訓練」,

要求學員確實執行策略;

另一方面更想把「教育」也放進課程,

讓學員成為更好的人。

 

股市裡的學員有別於影片,

講台下坐的不是高中生、大學生,

是每一個家庭的支柱、

是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

講台上的老師責任之大,

不言可喻。

 

因此前陣子看完電影「與神同行」後,

我都警惕自己如果死後被「業鏡」審判時,

一定不能讓自己多一條「沒把學員教好因而害學員傾家蕩產」的罪,

然後要下地獄…

 

「不是怕下地獄,是怕沒把學員教好。」

或許是所有老師的心聲吧。

 

謝謝你的閱讀,讓我們一起變成更好的人。

我是EGO,我是交易員,更是跟心交易的那一員。

 

YT有更多影片一起「學習好交易」

【最難的一堂課】是要訓練很會考試、選股?還是教育成為一位更好的人?

股票教學|打造你的交易系統-點石

【最難的一堂課】是要訓練很會考試、選股?還是教育成為一位更好的人?

EGO

EGO

前警官公務員,現為專職交易員/NLP執行師 人氣粉絲團【點石贏家小學堂】主筆 股票教學4年時間已累計數萬人次學習 熱愛閱讀學習、擅長技術與籌碼分析、風控選股、非共識交易心理

前警官公務員,現為專職交易員/NLP執行師 人氣粉絲團【點石贏家小學堂】主筆 股票教學4年時間已累計數萬人次學習 熱愛閱讀學習、擅長技術與籌碼分析、風控選股、非共識交易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