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碼 搭配 技術面使用
要從哪邊開始下手?
分析股價時,常用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
基本面主要以公司的財務狀況、體質及營運能力作評價
比較適合用於中、長線的股票操作上
後面兩者應該也不陌生
技術分析 依據股價在 K 線圖上的呈現
籌碼面 觀察股票的買家、行為及量
一般很常看到,籌碼搭配技術面使用來作「短線操作」
這篇 Peter籌碼教室,先講述「判斷籌碼的 SOP」
下一篇再接著介紹技術面的搭配應用
看這篇以前,最好先了解主力的不同特性
(贊助商連結)
Step 1. 先確認籌碼中狀況
→ 5、20 日 集中度皆 > 0%
判斷一檔股票的籌碼集不集中
先用大方向的籌碼去篩選
直接由每天交易的前 15 家買賣超分點
計算出來的「籌碼集中度」就夠了
籌碼集中度的要求很簡單
只要 5、 20 日同時 > 0% 就算合格
當然,要是 5 日 > 20 日籌碼集中度
代表籌碼有越來越集中的態勢
對於股價上漲更有加分效果
按讚加入 Peter 投資去,分享「籌碼異常股」!
另外補充一個小觀念
如果股票沒有成交量,等於沒有人氣
就算籌碼就算集中,漲幅也不容易拉開
甚至沒成交量的股票,主力也不算真的主力
舉例:成交量 50 張的 10% 籌碼集中度
跟 成交量 10000 張的 10% 籌碼集中度
這 2 種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籌碼集中度指標的介紹,可以參考下面這篇
Step 2. 確認買家是誰、是否積極
→ 看這 3 種「特定買家」狀況
再來要做的,就是確認買家(分點)是誰
他的買超量、連續程度判斷夠不夠積極
具體方式是 從觀察股票當天往回找
至於應該往回找幾天,得視股價的狀況
情況一:股價剛發動 2、3 天
就往回找在股價剛發動的時候
是不是有「特定買家」已經在買
情況二:股價都還沒發動
分成 5~10 天的期間,查看最近幾段的盤整期間
是不是有特定買家默默偷買
如果有的話,這比「情況一」更佳
未來可能發生波段行情,在發動前就可先卡個位
遇到這種股票時,可先加入自選股
等到股價出現帶量紅 K
就是行情要發動的時刻
情況三:股價已發動一段行情
這樣的狀況,如果原買家正在獲利了結
就要觀察是否換手的新買家進場
若有,最好的介入點就是在股價盤整階段
連續性重要程度>買超量的多寡
可參考第 2 集籌碼教室
Step 3. 確認是否有隔日沖主力
→ 隔天可能會有短暫賣壓
接續上面的動作,在確認買家是誰的時候
如果看到今天的買家是著名的隔日沖主力
如:富邦-建國、嘉義幫、虎尾幫、國票-敦北法人
元大-土城永寧,美林...等等
就要留意,過去有沒有「隔日沖前科」
他們今日的買超通常會是隔日的賣壓
如果想在隔天就進場
至少在盤中要先等到疑似隔日沖賣壓出現
股價明顯回檔再回升才動作
但通常,這類股票我仍會先放著多觀察 1、2 天
結語
以上 3 個判斷籌碼的步驟
第一步籌碼集中度是最簡單的
只要軟體打開,一眼確認就好
但很多投資朋友應該會對於
第二步、第三步感受到比較大的障礙
畢竟,分點的買超表現
僅是反應當天收盤後的籌碼狀況
要依此去推測未來的股價發展
仍要多練習一段時間
※接著下一篇籌碼教室會提到
將這些籌碼的判斷
銜接到技術面上的使用
如果覺得內容不錯,請幫忙按讚 Peter投資去
歡迎你一起來看籌碼~
♘ 2019 正式發車 ! 點此加入全新 Line@ 「理財自強號」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