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 搶 2 的純網銀之爭

誰最終將脫穎而出?

隨著申請的大限將至

各家純網銀團隊將於 15 日之前提交申請

也幾乎確定了這 2 張純網銀入場券

將由樂天和國票金為主的「樂天國際商業銀行」

中華電信(2412)和兆豐銀行為首的國家隊「將來銀行」

以及 LINEFinancial 為主的「LINE Bank」共同競逐

形成 3 搶 2 的競爭局面

各間純網銀的股東結構與董事席次也大致底定

接下來將由金管會審核

並預計於 6 月底公布名單

 

從最大股東可以看出

這 3 間純網銀有著不同行業的佼佼者來主導

分別是電商、電信、通訊 三者

各有各的優勢

也因此讓這場純網銀之爭變得撲朔迷離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以下將介紹各家純網銀的特點

大家也可以以起來猜猜看

最後將由誰奪得營業執照吧!

 

以下將分成 3 大部分進行介紹

✔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 - 電商撐腰加上日本經驗,樂天來勢洶洶!

✔ 將來商業銀行 - 國家隊黃金陣容,由泛官股企業持股達 75%!

✔ LINE Bank - LINE 用戶達 2100 萬,目標打造服務生態圈!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以下正文繼續…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 - 電商撐腰加上日本經驗,樂天來勢洶洶!

股權結構

由日本電商龍頭的樂天集團主導

加上國票金(2889) 組合而成

從股權的結構來說

是 3 間純網銀競爭者中最簡單的

也是唯一有單一股東持股過半的銀行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唯一由純金融股東」組成

樂天集團所占比的 51% 股份

實際上為樂天銀行及樂天信用卡所擁有

再加上國票金的 49% 股份

因此所有股權皆為金融背景的公司所擁有

比起其他的純網銀申請者較為複雜的股權結構

樂天國際銀行的股東背景相似

在溝通與磨合上也預計比其他 2 者更為順利

 

電商大佬背後撐腰

此外

別忘了樂天銀行的背後

可是日本電商龍頭 – 樂天集團

在對與掌握消費者訊息及消費習慣上

沒幾個企業能做得比樂天更好

透過分析消費額度、消費頻率、購買種類、信用程度

提供給一般消費者最適合的金融、信貸方案

消費金融的領域上

樂天國際銀行有著絕對的優勢

 

多年日本純網銀經驗

相較於台灣

日本早在 2000 年就開始發展純網銀

而樂天銀行也在 2001 年開始營運

成為日本第 3 家純網銀

主要經營消費者貸款的業務

至今已經有近 18 年的運作經驗

這點是其他 2 間競爭者難以匹敵的

想想看

有個 18 年資歷的上司

帶著初入江湖的菜鳥一同闖蕩

是不是令人安心許多呢!

 

缺乏在地銀行經驗

雖說樂天銀行已經行之有年

但畢竟是日本的銀行

與台灣的金融文化不一定吻合

而國票金(2889)的業務以票券證券為主

過去並沒有銀行營業的經驗

無論是台灣消費者對其公司的熟悉度

或是對於台灣銀行業特有的產業知識

可能都不如其他 2 大競爭者

如何提出更加的「接地氣」營運模式

將會是決定能否拿到執照的關鍵之一

 

將來商業銀行 - 國家隊黃金陣容,由泛官股企業持股達 75%!

股權結構

俗稱「國家隊」的將來商業銀行

可以說是最一波三折的隊伍了

從一開始流出花旗、PChome、悠遊卡公司入股的消息

到最後 3 者紛紛退出團隊

銀行股權的變動可以說是相當劇烈

最後也確定由中華電信(2412)取得多出來的股權

加上兆豐銀行、新光集團、全聯等公司

共同成立將來商業銀行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網路通訊、金融、零售公司共組而成

透過最貼近消費者的產業

深度了解一般消費者的核心需求

並與金融科技做結合

建立完整的純網銀生態圈

 

擁有「國家隊」美名,穩定度高

將來商業銀行的兩大股東

分別是中華電信(2412)以及兆豐銀行

一者是交通部大量持股的電信霸主

另一者是著名官股銀行

也因此被業界冠上「國家隊」的稱號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而既然有國家資源在背後撐腰

可以預期銀行的穩定度是相當高的

消費者比較不用擔心惡性倒閉的風險

對用戶來說也較為安心

而兆豐銀行無論是在淨資產或是存款總量

都名列台灣銀行業的前幾名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更連續兩年入選全球前 200 大銀行

倒閉的風險可以說是相對較低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受惠於扶植產業政策,本土優勢大

比起其他 2 大競爭者

樂天屬於日本企業

而 LINEFinancial 的母公司是韓國企業

站在扶植台灣經濟的角度上來看

選擇全本土的將來商業銀行似乎是較好的選擇

畢竟肥水不落外人田

金融創新所帶來的紅利

還是希望能夠留給台灣的企業

 

跨足電信、金融、零售,提供全方位服務

試想有一間銀行

能完整整合電信、零售等服務

讓你能快速完成繳費與購物

同時還能處理回饋、付款設定、紅利點數等等

這將會是一間多麼方便的事

雖然目前已經有各別的功能存在

不過完全整合的銀行

能藉由便利的使用介面

完成這些業務

不用一堆 APP 來處理這些事情

還是相當具有便利性

 

雖然比起樂天國際的股權結構

將來銀行的股權結構較為複雜

也預期會有需要磨合的時間

不過在磨合期結束後

若能順利產生綜效

可以完美的整合各種功能的話

再加上中華電信(2412)原有的大量客戶基礎

將會是將來商業銀行的一大優勢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LINE Bank - LINE 用戶達 2100 萬,目標打造服務生態圈!

股權結構

由和 LINE 屬於同一集團的 LINEFinancial 來主導

加上台灣的銀行以及電信通訊業者所成立的 LINE Bank

同樣也是來勢洶洶的競爭者

由 LINEFinancial 持股近 5 成的比例

加上各大商業銀行及電信業者

與將來商業銀的組成類似

但多出了 LINE 這個台灣通訊軟體的霸主

也成為了 LINE Bank 最大的競爭優勢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LINE 軟體用戶量大,孰悉度高

這個團隊最鮮明的優勢

就在於最大股東 LINEFinancial 身上

LINEFinancial 是母集團 LINE 在台灣設立的子公司

LINE 在台灣的用戶量節節攀升

在 2018 年 12 月達到了 2100 萬個用戶

幾乎可以說

在台灣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

手機裡一定會安裝 LINE 這個 APP

滲透率超過 9 成

再加上貼圖、新聞、直播等功能

讓 LINE 始終是台灣人通訊 APP 的首選

純網銀進入 3 搶 2 爭霸戰,LINE、中華電信與樂天集團究竟誰將勝出!?

根據統計

全台灣網路人口有將近 94% 都有使用 LINE

更有將近 54% 的用戶

每天會打開 LINE 超過 10 次

可見得 LINE 已經徹底融入大眾生活

尤其是年輕人族群

他們可能還沒機會接觸到傳統銀行

但肯定會下載 LINE 聊天打屁

因此在拓展新用戶

特別是針對年輕族群

LINE Bank 具有絕對的優勢

 

單一介面提供多種服務,打造服務生態圈

雖然是通訊公司

但 LINE 在近年來已經開始提供許多金融服務

包含有許多人使用的 LINE Pay

能夠快速地完成付款及小額轉帳的功能

以及目前在研擬的 LINE MobileLINE Finance 計畫

讓繳費、理財、保險等各項服務都能在 LINE 介面完成

而 LINE Bank 更是完善了整個服務生態圈

不僅能販售更多金融理財商品

還可以進行存匯款、外匯擠兌、信用貸款等多項服務

使得 LINE 幾乎能夠完成生活上所有事情

讓消費者更能享受金融科技帶來的便利性

 

唯一具有全球通路的國際性銀行股東

在花旗銀行(Citi Bank)確定退出國家隊後

擁有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入股的 LINE Bank

成為了唯一一間具有國際性銀行入股的純網銀

而渣打銀行在其他地方也有純網銀的經驗

其擁有的全球性通路及世界各地的純網銀經驗

將給予 LINE Bank 團隊相當大的優勢

 

總結來說

3 大純網銀團隊皆各具有優勢

要說誰好誰壞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論點

因此對於這場純網銀的爭霸戰

這邊也無法給各位一個明確的答案

只能希望透過純網銀的發展

能夠帶給消費者更便利的使用體驗

以及更安全的金融環境

 

四大結論:

1.申請將於 2/15 前截止,並在 6 月底公布結果

2.樂天有電商龍頭撐腰,且具多年純網銀經驗

3.國家隊股權穩定,本土優勢明顯

4.LINE 滲透率達 94%,更容易上手使用

 

免責聲明:

此為產業分析文,並非投資進出建議!

文章相關股票
主編的產業研究室

主編的產業研究室

瞄準產業黑馬股,大賺波段致富財 不藏私交流,一同在投資路上並肩作戰 點我加入 LINE 好友 》http://cmy.tw/006Ofo 點我加入 FB 秘密社團 》http://cmy.tw/006RI1

瞄準產業黑馬股,大賺波段致富財 不藏私交流,一同在投資路上並肩作戰 點我加入 LINE 好友 》http://cmy.tw/006Ofo 點我加入 FB 秘密社團 》http://cmy.tw/006R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