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漢翔 (2634.TT) - 國內航太龍頭,產業長多趨勢可期
航運業
漢翔為國內航太工業龍頭,近年轉型積極爭取民機訂單,
配合未來換機潮與國際大廠陸續釋單至亞洲航太供應鏈的趨勢,
成長性及能見度皆值得高度期待。
2014 年雖受員工結算年資須認列退休金費用,
以及國防業務部分專案到期影響,預估營運表現僅與去年小幅成長,EPS 為1.49 元。
2015 年隨民機業務持續高度成長,及少了一次性費用,預估EPS 達2.27 元,成長50%YoY。
由於漢翔訂單能見度長達10 年,並具備國內龍頭地位,
擁有優異研發能力及成本優勢,
觀察目前全球航太工業本益比多落在15~35X,
若以承銷價16.84 元來看,評價明顯偏低,
投資建議為買進,長線目標價給予40 元(PER=18X2015EPS)。
重點摘要:
1. 漢翔為國內航太工業推手,目前協力廠商逾百家:
漢翔前身為航發中心,1996年配合國家航太發展政策改制為經濟部國營企業,
並建立國內航太供應鏈中衛體系,扶植包括晟田、寶一、長亨等相關零組件供應鏈,
目前協力廠商多達112家。
漢翔主要業務包括國防(含軍機、軍用引擎及航空器維修),
民用航空(含民用飛機及民用引擎),工業技術服務三區塊。
若以產品別分,2013年飛機及航空器維修營收占比為66%最高,
引擎、工業技術服務分佔32%、2%次之。
其中飛機及航空器維修毛利率為8.8%,引擎為11%,工業技術服務為18.4%。
2. 民機業務成長強勁,空巴新接訂單再傳捷報:
國防業務佔營收約4成,因每年國防預算金額一定,成長相對有限,
未來營運佔比呈現下滑趨勢。
民用航空業務分機體結構與引擎兩大項。
主要客戶中,機體以全球第三大的龐巴迪佔總營收7%最多,
另外Sikorsky、Bell、Boeing佔比約3%~5%次之。
引擎前五大客戶包括GE、勞斯萊斯、Honeywell、ITEC、Snecma等,
以GE佔比達15%為最大單一客戶,其餘分別佔3~5%,客戶相對分散。
扣除國防部外,民航機業務近兩年成長15~17%,
其中龐巴迪、Sikorsky、Bell等去年營收更有25~45%的高成長。
另外空巴亦於8月發布新聞稿宣布漢翔為Tier1第一級供應商,
將承接A320系列後機腹整流罩的複合材料訂單,
可為漢翔新增貢獻45億元的長期訂單。
3. 今年受退休金費用認列拖累,明年獲利爆發:
1H14營收107億元,衰退6%YoY,毛利率14.2%,營業利益11.4億元,成長25%YoY,
稅後淨利8.4億元,衰退14%YoY,EPS為0.92元,
主要受經國號戰機性能提升第一階段專案結束,國防業務營收大幅減少所致。
研究部預估2014年合併營收230億元,衰退0.3%YoY,
稅後淨利13.6億元,成長5%YoY,EPS為1.49元,
主要因民營化需支付員工年資結算金,認列退休金費用8.69億元,
影響稅前EPS為0.96元。
2015年隨民機訂單持續成長,並少了退休金費用下,
預估合併營收258億元,成長12%YoY,稅後淨利20.3億元,成長50%YoY,EPS為2.23元。
4. 近十年最大民營化釋股案,產業長多趨勢可期:
漢翔訂單能見度可達5至10年,搭上2016年後的換機潮,
以及國外大廠持續釋單給亞洲供應鏈的趨勢,
漢翔具備優異的研發製造能力及較佳的成本效益,
未來成長穩定性值得期待。
此次上市案最大股東經濟部持股99.71%,
配合民營化上市釋出54%(含過額配售的3%),員工認購19.23%,競拍19.02%,申購12.71%,
其中競拍平均得標價為24.73元,最高得標價格36元,最低為22.08元,
遠高於底價12.95元及最終承銷價的16.84 元。
考量目前國際歐美航太業者平均本益比落在15~20X,
亞洲地區航太工業平均本益比更多落在20~35x,
漢翔評價明顯被低估,研究部維持買進的投資建議,長線目標價40元(PER=18X2015EPS)。
簡易損益表
免責宣言
本研究報告由投資網誌自行搜集上傳,版權屬統一投顧,僅作為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