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ter)
是投機還是投資?
長期投資 vs 短線交易
在過去的台股市場中,一般所提到的投資
通常是指對前景好或是有價值的公司
長年累月的投入資金
從中賺取股息、價差等報酬的動作
這是所謂的「長期投資」
不過,隨著最近許多交易工具或是衍生性商品的發展
以「短線交易」為主的「投機」越來越熱門
這類的方法專以賺取價差為目標
與真正的投資相差甚遠
(贊助商連結)
短線交易的 2 個好處
1. 資金效率、2. 經驗累積
以下的長期、短期交易,皆是指「價差交易」
投機(短線交易)的好處可以歸納成 2 種:
1. 資金運用效率可發揮到最大
一般的股票,因為長期時間處在盤整期
會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盤整上
短線交易則不會遇到這種問題
2. 交易的經驗累積速度相當快
短線交易頻率高,也就是說
決策的次數相對較多
進行一趟交易等於一次成果
這些成果長期累積下來
就是非常大量的實戰經驗
以上 2 點是短線交易的優勢
當然,這邊沒有要批評 長線投資的意思
只以某些缺點及盲點舉例
如果喜歡這類文章,就來我的粉絲專頁順手按個讚吧!
短期可能創造的「高報酬」
伴隨來的當然也是「高風險」
短線交易最大的誘人之處在於
有機會在很短的時間下創造高報酬
但你要付出的是「高風險」
我這邊指的風險不單是資金上的風險
也包括了心理層面的風險
因短線交易的觀念若從一開始就不正確
每一筆虧損的金額可能不大,所以使你無感
自然也就不會重視這次的交易
當這種 沒有紀律、沒有規則的交易一直持續下去的話
到頭來會發現,學費繳完了 也沒學到任何東西...
短線交易最重要的是「股票人氣」
不但帶起風向,更能放大力道
短線交易與長線投資要注意的東西不同
短期股價的走向是根據市場的「買氣」而定
所以再爛的公司,買氣旺,股價也會飆
再好的公司,買氣差,股價也不會有動靜
而且這個買氣,還會放大股價原有的漲勢
假設一個題材原本只有 60%的力道
但在買氣風向的驅使下,力道放大到了 120%
相對的,公司的利空消息可能只有 30%力道
但因風向影響,恐慌的速度加劇,力道進而放大到了 100%
所以,股價的上升段,成交量一定是相對大的
但要注意,這與「量先價行」意思有點不同
是先有量還是先有價的問題,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
→ 出量就買股票?小心套在高點!新手下單前 先搞懂「這 2 件事」...
短線交易的獲利機會很多(方式)
但真正有肉的,就做這 2 種
最後的關鍵來了,短線交易的獲利機會
不是潛藏在「股價上升、下跌段」
就是在「股價盤整出量突破、無量跌破」的行情中
這看起來很像廢話,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事實上,我自己也常常會出現 明知故犯的情況
為的就是拚一波摸底大行情,最後結果
通常是大賠小賺
既然都說,獲利機會潛藏於此
所以我個人就是偏好在上升段時做多、
表態出量突破時做多
下跌段、表態跌破時做空
這也是目前市場上
多數人採納的「順勢交易法」
最簡單的方式,用股價在季線上或下判斷就好
好的買點及標的可遇不可求
要試著找出符合短線
「買氣增」、「股價強」的準飆股
可以嘗試使用籌碼 K 線中的策略
還沒有自己想法的話
不妨可以先用 2 個我覺得還不錯的條件作為起手式
1. 成交量 5 日>20 日均量
2. 股價創 60 天新高
當然這只是很初步的運用
等你有自己的想法時
也可以加入更多自己的條件
這個策略簡單,但不代表不好用
上述的兩個案例,都是使用這個策略
在股價起漲前挑出的
結論
投機沒有不好,但必須要在
觀念正確的前提下進行「短線交易」
而短線的出手次數夠多
應該從中汲取教訓 累積經驗
最後,回到剛開始說的
本篇圍繞在「短期交易」的主軸上
所以不要妄想一定要把上漲的一整段都吃到
先從中架構一套完整的進出系統
並每次加以檢討那才是真的
歡迎到 Peter 粉專幫我點個讚唷
將有更多的籌碼教學、實用清單 給你看
加入 CMoney 財經日報 》即時早晚報不漏看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