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食道癌連續奪走了
藝人安迪及裕隆董事長嚴凱泰的性命,
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也讓民眾更關心食道癌等癌症相關議題。
食道癌有多可怕?
每年新增約 2 千名食道癌患者,
治療後的 5 年存活率不到 20%。
食道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之一,
食道癌就排第 9 名,
若單以男性癌症來看,
食道癌跳到第 5 名。
有高達8成的患者與抽菸、喝酒、
嚼食檳榔、吃醃製食物
及過熱食物等習慣有關,
好發族群多為 60 歲以上的男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2 個面向檢視你的癌症觀念
一、治療癌症要花多少錢?
過去癌症被視為絕症,
在各種新式療法與藥物的出現後,
逐漸轉變為可以治療、控制的疾病;
也因此醫療費用大幅增加。
根據平面媒體調查,
平均每個癌症家庭一年就需花費 50 萬元,
甚至到百萬以上的治療費用,
這還不包含人力照護支出。
罹癌時,若家人選擇離職照護,
隱形支出成本更讓病友擔憂拖累家人。
除非是有錢人家,
有個富爸爸(富媽媽)、
富老公(富老婆)或是獲得大筆橫財,
不然治療疾病同時,
還要擔心醫療費用,蠟燭兩頭燒,
不但無法安心養病,甚至加重病情。
所以很多人都會保癌症險,以備不時之需,
但要注意,並不是保了癌症險,
所有癌症都能理賠。
二、你的癌症險理賠項目和額度足夠嗎?
原來,早期的癌症險,
雖然保費很便宜,
但是保障範圍也有限制,例如:
理賠項目太少:
1. 只有理賠癌症住院、門診及癌症身故,
沒有理賠癌症手術、放療、化療
或是骨髓移植、義乳、義肢、義齒等。
2. 初次罹癌理賠額度太少:
如果不幸罹癌是無法應付大量的治療花費,
在第一時間提供被保險人足夠的經濟援助。
3. 只針對癌症本身直接的醫療行為才理賠:
如果是因為癌症併發症就醫則不理賠。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李佳熹指出,
就有保戶罹癌後,
才發現自己早期買的保單,竟然無法理賠,
感到既無奈又感慨:
「沒想到醫學進步及健保制度的改變,
竟然讓自己的保單功能打了折扣。」
單次給付癌症險、重大疾病險、
重大傷病險只要罹癌就給付
「如果你的癌症險有上述 3 種情況,
有兩種醫療險保單一定要補強,
一是單次給付的癌症險、
重大疾病險或是重大傷病險,
確診罹患癌症先領一筆錢,
不用擔心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藥物費,
理賠金額追不上吃藥的速度。
因此罹癌的一次性給付很重要,
額度至少要 200 萬才夠。
二是實支實付醫療險,
來補足癌症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缺口。」
單次給付的癌症險和重大疾病險,
只要罹患癌症就會理賠,
不需擔心是否有各種醫療行為才能符合理賠標準,
不過,李佳熹提醒,需注意的是,
單次給付的癌症險分為低侵襲癌症和非低侵襲癌症;
而新式重大疾病險分為「甲型」與「乙型」兩種。
「甲型」只理賠重度,
除外項目較多,
要獲得理賠較不容易,
「乙型」則同時包含重度與輕度,
保障範圍廣,輕度也可獲得理賠,
但是理賠金額會低很多,且保費較甲型高。
新式重大疾病針對癌症的理賠除外項目:
甲型達 13 項,乙型僅 3 項,詳見上表。
此外,壽險公司最近推出的「重大傷病險」,
只要被保險人經醫院醫師診斷確定,
初次罹患或遭受符合「重大傷病範圍」的項目之一,
且取得重大傷病證明,
保險公司即給付「重大傷病保險金」,
因其定義及除外項目清楚,
較能避免理賠爭議。
至於「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範圍」
中所載的項目,
已新增到 400 多個細項
其中惡性腫瘤(癌症)
定義為需積極或長期治療的癌症包含如下:
1. 甲狀腺惡性腫瘤
2. 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第1期
3. 乳房惡性腫瘤第 1 期
4. 子宮頸惡性腫瘤第 1 期
5. 除了 1 至 4 項之外的其他惡性腫瘤
也就是說,
只要是需要積極或是長期治療的癌症,
都在重大傷病險的理賠範圍內。
保單看不懂怎麼辦?
沒問題,快預約保單健診!
想馬上為自己與家人的保單進行一番檢視嗎?
現在只要透過小花平台保單健診專區,
輕鬆兩步驟,就能將保單拍照上傳。
讓專業的保險顧問為你進行線上保單健診,
提供給你更詳盡的保險觀點與保障規劃。
透過保險,真正幫助你做好風險、
理財與資產的防護網規劃。
畢竟,保險不是買心安,
而是要保障你與家人都一生平安。
本文由《小花平台》提供,原文於此
更多精彩文章請上《小花平台》網站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網頁:https://www.happysunflowers.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yhappysunf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