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基本存股原則是,
買進之後長期持有,
目標是以賺取股息為主,
但也不是完全不賣,
投資期間股價難免有震盪,
尤其近幾年市場,
在高檔時經常出現「黑天鵝」事件,
使股價波動加劇,
也衝擊了投資人的存股信心。
究竟,存股投資人在股價大幅震盪時,
該如何應對?
執行存股期間,何時是好的出場時機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延伸閱讀:
(贊助商連結)
文 / 算利教官
訊號 1:
賣出手中上漲股票來獲利
投入高殖利率股票再滾利
當股價越來越高,
現金殖利率已降低到 5%以下,
我就會考慮賣出一部份股票,
取回現金,找其他殖利率 5%-6% 標的,
如此一來,
我整體資產的殖利率又能往上增加。
例如,我在 2013 年時,
賣出了 10 張 聚陽(1477),
價格在 140-200 元之間,
在早期分批買進聚陽(1477)的成本,
只有 61∼71 元,
此時逢高獲利未必是看壞公司,
而是因為此時賣股,
等於 1 次賺了 20 年的股息!
後來我將部分賣出聚陽的現金,
投入殖利率 5%-6% 的 瑞智(4532),
瑞智的主要產品是,
中小型空調設備的壓縮機。
當時家裡剛好換了三台冷氣,
我發現冷氣壓縮機是消耗品,
而瑞智的市佔率是全球第 4,
在研究過財報數據後,才決定進場。
訊號 2:
當股利來源開始吃公司老本
趕快換股操作
原先我持有的電信類股,
但從 2014 年起我改以 台灣大(3045)為主,
中華電及遠傳只剩零星的持股。
台灣大的發展多元,
除了無線通訊、
還擁有有線電視系統,
未來只要 NCC 同意三網合一,
有線電視網路與市話、
行動電話可以互通的話,
台灣大等於是打通最後一哩路。
遠傳從 2003年以來
一直穩健配發現金股利,
而且都是來自當年度的盈餘。
不過 2012 年要領股利前,
我發現股利來源
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 資本公積
2011 年度的現金股利 3 元
其中 2.469 元來自於盈餘
另外 0.531 元則是資本公積
佔當年股息將近 18%。
從資本公積配發股利是獲利能力下滑、
開始吃老本的跡象,
所以我沒有等到除權息,
就決定馬上換股。
訊號 3:
謹慎評估市場環境
有疑慮時出清持股
2015 年 5 月,我幾乎每隔 2~3 天,
就會接到一通問我要不要借錢的電話,
曾經一天接過 4 通,
甚至還有某租賃業打電話給我,
說我在 2008 年買的那輛車,
可以借 120 萬元,
其實我那輛車的新車價都不到 120 萬元,
租賃業這樣子隨便亂放款,
會不會跟信用卡一樣,
造成後面更多的呆帳?
其實,租賃業在我的持股中,
是唯一沒有通過金融海嘯考驗的,
中租-KY(5871) 2008 年本業為虧損,
後來狀況才開始慢慢轉好。
但我最擔心的問題,
是租賃公司閒置資金太多,
沒辦法有效的消化運用,
在這種競爭下,
對放款品質的管控應該是有疑慮的。
所以 2015 年 5 月時,
我就賣掉手中的 5.5 張中租-KY(5871),
賣出後直到 2015 年 8 月股災最低點,
中租-KY(5871)大跌超過 4 成,
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也算是幸運的躲過。
帶你掌握最新理財資訊👇
訊號 4:
看到一檔好股票突然大跌
賣掉殖利率低的股票更換標的
沒有達到我賣出警訊的個股,
基本上我是不會輕易賣出的,
但是,若發現有我喜歡的好股票,
出現了不合理的大跌,
而手裡剛好沒有現金,
我就會選擇賣出手裡殖利率較低、
且預判未來沒有成長性的個股,
把資金拿來買進這種爆跌的好股票。
舉例來說,2015 年台汽電(8926),
從 4 月底的 30.5 元高點,
一路崩跌到 8 月 24 日股災的 19.9 元,
假設隔年同樣配發 1.6 元的現金股利,
19.9 元買進,現金殖利率高達 8%。
因為對台汽電有持續的研究與追蹤,
我就趁此機會,
賣出我手中的綠電(8440)換現金,
我的考量是:
1. 綠電於 2015 年 8 月發布重大訊息,
打算出清與中國中再生集團合資的,
中綠資源再生公司股權,
但是這個轉投資是金雞母,
綠電 2014 年的獲利主要靠它的貢獻。
2. 由於金屬價格持續低迷,
廢棄家電及資訊用品收購成本高(業界搶貨),
雖有環保署的廢棄物處理收入,
絕對不會倒,要虧損也不容易,
但是考量獲利勢必衰退,
(預估 2015 年殖利率最多只有 2%),
不如出售綠電,買進台汽電,
這樣相當可換取 4 倍股息。
投資的道路上,
你越專業就越容易獲得果實,
減少經常性的交易與避開人群!
尋找價值低估的個股
相信你會擁有最佳與穩定的報酬
跟著算利教官
學習創造被動收入!
本文由 算利教官-楊禮軒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Jason)
(圖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