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陳婓娟
你是否曾想為了求保障
亦或者投資而去買保險?
台灣人的保險滲透度是全球第一
平均年繳保費八萬五千元
如果以平均國民所得五十二萬來算
等於占所得高達百分之十六
每人平均擁有二點一張保單
但許多人買了一大堆「人情保單」
卻搞不清楚自己買了什麼
事實上是:
你已經買了許多重複保單卻不自知
以下有三種類型,
為一般人買保單常見的迷思:
(圖片來源:CMoney編輯部)
一、理賠金愈多愈好(X)
很多人在買壽險時
通常只想到高額理賠金
可以留給子女或另一半更多的財富
但壽險的真正意義應該是:
「如果出了狀況
所愛的人會承擔多大的負擔跟風險?
才是購買壽險應買的理賠程度」
應計算子女獨立前或另一半
獨自生活所需的金額
是「多少就夠」,而不是「愈多愈好」
二、終身最好(X)
終身型保險,多半保費高而保障低
例如很多人購買終身醫療險
是因為生怕自己老了會纏綿病榻
但統計顯示,臺灣 65 歲以上的老人
過去 10 年每年平均住院天數不到 5 天
(大部分醫療險只有住院醫療才給付,
不是所有醫療治療統統給付)
許多人繳了一輩子的高額保費
到頭來,省的都比繳的少多了!
如果真怕長年臥病
建議可以等上了年紀再來保定期醫療險
想想,年輕時多年繳的保費
趁年輕機會多時間長
拿這筆錢去投資
透過複利創造的收益所給予自己的保障
難道不會更多嗎?
所有的保險,
都應該盡量「定期」不需「終身」
這樣才能用最少的保費
在最需要的時候,擁有最大的保障
三、把保險當儲蓄工具
甚至是賺錢的工具(X)
保險業者最迷人的說法是
「活得愈久領愈多」以及
未來可以「賺」比定存高幾倍的獲利
但真實的情況是:
「儲蓄險」保費高、保障低、錢領越薄
「投資型保險」保障低、投資部位低、
盈虧得自付
買保險時,千萬不要老想著要拿回保費
甚至把保險當作「消費品」
即使保險業者把它設計成儲蓄型
仔細精算過後
其實也只能「保本」,無法「保值」
因為保險年限通常非常的長
貨幣的通膨效應自然把獲利的部分給吃掉了
怎樣才能不再
「過度保險」呢?
1. 保費支出是年收入的 1 / 10
保障是年收入的 10 倍
也就是一位年薪百萬的上班族
保費在 10 萬元以下
應該有 1000 萬的理賠保障
2. 計算「應備」金額
與「已備」金額的差額
差額才是所購買的保險
假設, 15 歲的孩子
你想要照顧他到 25 歲
估計每年須提供他 50 萬元
那照顧到 25 歲就需要 500 萬元
但目前你已經為他存了 200 萬元
那麼你需要買的保險
只要 300 萬的額度即可
保險的本質是買「萬一」
不是為了領回保費
記住這個原則
可以讓你避免買了許多重複保單
才不會導致自己花了太多大錢買保險
又傷了生活品質!
本文擷取自:
《膽小存錢,不如勇敢賺錢:財經名主持人阿娟的私房理財術,教你投資穩穩賺!》
作者:陳婓娟
出版: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更多精彩內容在這本書中,推薦給大家!
本文由 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