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上班不要先打開 email?《深度工作力》增加思考品質的 3 種方法

Mr.Market 市場先生

Mr.Market 市場先生

  • 2018-07-20 12:08
  • 更新:2019-11-21 16:09

一早上班不要先打開 email?《深度工作力》增加思考品質的 3 種方法

 

你認為自己一小時值多少錢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要分享

深度工作力 deep work》這本書的心得

這本書以及《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我認為是由兩個不同的面向談時間管理,

不過深度工作力這本書,

更加強調知識工作者,

如何創造更大價值的方法。

 

先想想一個有點難的問題:

如果有人想買斷你一小時的工作時間,

出價多少你願意接受呢?

換句話說:

「你認為自己一個小時值多少錢?」

把這問題放在心中,

繼續往下看...

 

(贊助商連結...)

 

什麼是「深度工作」?

在開始之前,

先講一件大家普遍認同的事,

在這個時代,

靠「腦力」能創造的價值,

通常比單靠勞力來的更大。

這裡的腦力指的並非單純的思考想事情,

是指需要

高度專注力、思考創新、

快速學習的工作

例如高度技術工作者、

研發人員、資本家投資者等等。

這種工作形式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深度工作】

與深度工作相反就是淺薄工作,

在淺薄工作下

你很可能會花非常多時間但卻收穫很小。

問題是,

靠腦力能達成的生產力,

高低落差很可能非常大。

例如同樣是投資者,

巴菲特和一般的散戶,

在思考上就有巨大的差異。

因此有一個問題是:

「如果想用腦力創造更大的價值,

有什麼具體的作法?」

 

今天要介紹這本書《深度工作力

就是在談論如果想提高思考的深度與價值,

到底有哪些做法。

我自己看完後覺得內容非常受用,

也立刻回頭檢討自己的工作時間分配。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些人

認為這本書中講的東西太理論,

很可能是思考方式不同。

 

因此在看這本書之前,

市場先生想先幫你額外建立2個觀念

觀念 1.

你單位時間的產值是多少?

回到最初的問題:

「你認為自己一個小時值多少錢?」

這數字並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

關鍵是你有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想讓自己時間價值提高,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自己每小時的產值提高。

 

許多人並沒有衡量過,

自己工作一小時產生的價值,

是500元、1000元、還是100萬元?

當你知道自己的工作品質帶來的價值差異,

你會發現,

如果時間花在勞力密集

SOP化的淺薄工作上,

就只能帶來很有限的生產力。

若想要改變,

把時間花在思考與深度工作上會非常值得

 

舉例來說,

一個公司淨利的2000萬的行銷計畫,

也許可以因為你的額外的努力,

因此淨利提高到4000萬。

這種程度的努力,

絕對不可能只靠SOP

或原有的方法就能辦到,

它需要足夠的規畫與創意發想,

也許需要幾天專注規畫的時間,

但若能做到,換算下來

每小時創造的價值也許高達好幾萬元。

當你每小時生產力夠高,

長期而言你的收入一定也會跟上。

 

觀念 2.

你不可能做完所有該做的事

第一點許多人可以理解,

也想的到,

但在實際工作時會發現

自己的時間被許多事情給綁架。

比方說收email、開會、例行的事物等等。

導致最後整件事無法作太深入的思考,

只是照著SOP走,

無意間,

竟然放棄所有可能性。

 

善用 80/20 法則

專注在 20% 重要事情上

這牽涉到時間管理的另一個面向:

「不該做的事情,

與該做的事情同樣重要!」

這點在《時間管理:先吃掉那隻青蛙》,

書中也有提到同樣的觀念,

你做的事情通常是 80/20 法則,

80% 的產值由 20% 的行為創造。

如果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做完所有事,

那你當然就沒必要做完它,

因此可以根據事情的重要性,

去決定優先順序,

沒產值但是佔時間的事情,

要抱著讓它擺爛也無所謂的心態,

你才有可能專注在創造更高的產值。

 

現實中大多數人的工作幾乎都是這樣,

幾乎 99% 都在處理眼前的各種緊急事項

或例行工作,根本談不上思考。

台灣有些企業文化,

甚至讓許多人不敢在上班時,

有專注的思考時間,

因為那會讓同事或主管覺得你很閒。

有了以上2個基礎觀念之後,

再來談這本書的概念和方法就好懂多了。

 

關鍵是:

如何讓自己專注在 20% 的事情,

並且讓思考的品質提到最高。

高品質思考不是「努力工作」,

而是需要「深度工作」,

當你擁有深度工作的能力,

好處一是學習力會大幅的提高,

能在短時間內學會,

別人要花很久才能學會的專業技能。

好處二是生產力品質與速度也會大幅提高。

思考的能力沒有上限。

 

 

如何深度工作?

但品質並不是多花時間或用力就能提高。

如何靠深度工作增加思考的品質?

書中列舉了許多方法技巧,

這裡分享 3 個,

市場先生自己也很有感觸的方法:

 

方法 1. 保持完整的工作時間

“不要讓自己工作被打斷”

這是最重要的訣竅,

人有所謂「意識殘留」的問題,

也就是當你做完A工作之後,

接著做B工作時,

其實你的心思還在想A的事情,

這樣一來B的生產力與品質當然比較差。

因此將自己最重要的任務,

排在一天中一大早最初的時段,

效益有機會達到最高。

(所以一早上班就先打開Email

很可能就是效率低落的原因)

 

方法 2. 用力改進自己的工作環境

舉例來說,

JK羅琳在寫哈利波特最後一集時,

曾經為了靈感,

住進了一間一天要價

3 萬元台幣的豪華旅館。

比爾蓋茲在擔任微軟執行長的期間,

也會為了得到專注,

到山中的小木屋閉關一周。

以我自己來說,

經營部落格與撰寫文章很需要環境與靈感,

因此我習慣在咖啡廳工作,

生產力絕對是待在家裡的5倍以上,

和創造的價值相比,

一杯一兩百元的飲料其實算是很便宜了

 

方法 3. 要懶惰,做的多不如做得少

也許你每周都要花 40 小時在上班,

如果只縮短到工作 20 小時,

你能完成的事情很可能會更多,

而不是更少!

 

原理也很簡單,一來是時間更少,

你必須更精確地去分辨,

什麼事情是最有生產力的。

二來是排除掉無謂的瑣事以後,

你的頭腦多出很多時間休息,

需要時更能充分專注。

 

 

創意熱愛資源的限制

不是「努力工作」

而是「深度工作」

因為時間資源是有限的,

更應該將時間用得更有價值,

讓自己專注在 20% 重要的事情上,

試著不是用勞力去「努力工作」,

而是去善用深度思考去「深度工作」。

更多完整的方法技巧自己去看書囉,

推薦這本書給你:

《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

 

最後市場先生有

將包含深度工作力在內的

6本時間管理書籍,

統整成一篇完整的觀念重點整理,

這幾本書都對我自己的時間運用效率

帶來很大的改善

可閱讀:
時間管理最重要的6本書單》如何讓工作效率提高十倍?

 

市場先生粉專,按讚收到更多好文章

 

額外分享幾篇好文章:

1. 投資理財》分享我的投資書單

2. 投資入門》超過100篇入門教學文章

3. 最新現金回饋信用卡比較懶人包

4. 股票開戶》最新優惠開戶活動分享

5. 基金開戶》買基金0手續費的開戶優惠

 

喜歡閱讀的話,也歡迎加入我的讀書會社團:

加入市場先生好友,

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一早上班不要先打開 email?《深度工作力》增加思考品質的 3 種方法

一早上班不要先打開 email?《深度工作力》增加思考品質的 3 種方法

一早上班不要先打開 email?《深度工作力》增加思考品質的 3 種方法

本文及圖片授權自 市場先生  撰文者 市場先生 

原文標題:《深度工作力》增加思考品質的3種方法:一早上班不要先打開Email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Sannio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Mr.Market 市場先生

Mr.Market 市場先生

目前在軟體業 從事於財金軟體的研發工作, 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 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 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部落格:http://mrmarkettw.blogspot.tw/

目前在軟體業 從事於財金軟體的研發工作, 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 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 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部落格:http://mrmarkettw.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