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要 10 分鐘,讓你 7 年存 300 萬 每個月還「多」領 22 k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

  • 2018-07-10 16:11
  • 更新:2018-07-29 20:23

一年只要 10 分鐘,讓你 7 年存 300 萬 每個月還「多」領 22 k

(圖/shutterstock)

 

.                                                                                                                                      


如果有人告訴你只要努力個 7 年,

每個月存 2 萬,

7 年後就可以擁有將近 300萬的資金,

而這 300 萬每年可以再幫你賺進 20 多萬,

相當於有一個月領 22 K的年輕人努力工作、

不吃不喝、不約會不購物,

雙手為你奉上他每個月的所得到你終老,

更特別的是你每年只要花 10 分鐘

來管理及調整這筆資金的配置,

你願不願意試試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闕又上,從前是雜貨店主的小孩,

現在是操作績效打敗標普500 的

華爾街知名基金經理人,

他出了三本書教年輕人如何投資理財,

現在他要總結這三本書的精髓,

告訴「理財我最大」的朋友們,

如何花 7 年的時間替自己養成

一個每月奉上薪水且決不抱怨的金孫。

 

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

在闕又上的眼中,

正確的投資觀念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他才積極出書想要傳授

年輕人正確的投資觀念,

因為只要有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

想要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並不難,

但若是觀念不正確,

不論有幾桶金也無法保住。

 

闕又上最新著作

《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中

的主人翁,一位年收入 1500 萬的醫生,

卻在投資理財上犯了幾個嚴重的錯誤,

第一是投資房地產賠了 1500 萬,

第二是投資一檔股票賠了 1000 萬,

第三是家人習慣以有錢人的姿態過生活,

在開源不成節流又辦不到的情況下,

他只能長時間工作拚命賺錢,

以維持家人的生活開銷。

 

 

這位醫生不止擁有一桶金,

但卻沒有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

投資投機股想要一口氣吃成一個大胖子,

沒想到卻把自己給噎住了。

《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 15 堂理財課》

所提到的 15 個觀念都很簡單,

但是知易行難,

檢視所有投資理財失敗的案例,

有 80 %都是錯在這 15 個觀念上,

所以闕又上說,

觀念比技術及第一桶金都要來得重要,

沒有正確的觀念,

就永遠無法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

 

不過觀念也不是一學就會,

還需要靠生活的經驗來學習、修正與鞏固,

美國前央行總裁葛林斯班

及猶太投資大亨索羅斯都曾說過,

經濟教育必須從小開始,

經驗必須從反覆的錯誤中學習,

所以若想要學到正確的

投資理財觀念是愈早開始愈好。

 

如果你也想早日達到財富自由,

擁有一個每月無條件

奉上薪水的金孫,

請跟著闕又上的帶領這樣做

一、明確的目標及堅定的信念

曾經有人說,一個人願意為一件事

犧牲的程度愈大,

那麼他成功的機會也就愈大,

如果抱著一切隨緣,有沒有都無所謂的態度,

上天也會覺得幫不幫你都無所謂,

成功的機會當然也就只能隨緣了。

所以,達到財富自由是明確的目標,

同時要有一定要達成的堅定信念。

 

養成儲蓄的習慣

比養成記帳的習慣還重要

二、換上有錢人的腦袋

一般人只知道把錢存在銀行裡,

可是現在存款利息那麼低,

存在銀行裡的錢等於是死錢。

闕又上在美國辦公室裡用的杯子上有一行字

「people at work, money at work」,

他將其翻譯為「人可以工作,錢可以幹活」,

有錢人就是懂得用錢滾錢,

有錢人自己工作賺錢的同時,

他的錢也在幫他賺錢,

用錢滾錢才能快速累積財富。

 

三、全力搶下第一桶金

所謂的第一桶金是指台幣 300 萬(10 萬美元),

只要有了第一桶金,再以穩健的方式投資,

保持每年 8% 左右的投資報酬率,

那麼每年就可以獲利約 24 萬,

相當於一個 22 K社會新鮮人一年的收入。

有了第一桶金,錢滾錢的力量就更大了,

就像有個人在背後推著你去累積財富一樣,

否則就只能永遠騎著摩托車

在車陣中接受風吹日晒雨淋,

永遠只能吸著別人汽車排出來的廢氣。

 

四、不斷精進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的提升可以帶動薪資的提升,

加薪則可以幫助你

更快的達到第一桶金的目標,

所以在投資理財的同時,

也不要忘記投資自己。

 

 

五、養成儲蓄習慣

不論收入有多少,

每個月一定要存 20% 至 30%。

闕又上認為養成儲蓄的習慣

比養成記帳的習慣還要重要,

一個人如果每天記帳,

但到了月底剩下 200元就只存 200 元,

那麼永遠都存不到第一桶金,

最好的方法是一領到收入就拿出 20% 至 30%

存到「財富自由專戶」裡,

而且絕對不能妥協。

 

六、在不影響健康

及不出賣靈魂的前提下,

不斷尋求擴大收入的來源及方法

闕又上在他的第一本書

《每年 10 分鐘,讓你的薪水變活錢》,

就教過大家累積人生第一桶金的許多方法,

其中一個就是以個人的興趣

從事副業賺取外快。比方說喜歡寵物的人,

可以充當鄰居親友的臨時寵物保姆,

對文字工作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寫稿或做翻譯,

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事,

做起來就不會覺得辛苦。

 

 

 

景氣燈號投資法

如果每個月有 1 萬元的外快收入,

再加上本業收入撥出的 1 萬元,

每個月就可以存到 2 萬元的投資基金,

一年 24 萬再加上投資報酬率,

7 年左右就可以存到 300 萬,

而這 300 萬將可以養你一輩子。

 

七、嚴守紀律的投資

如同「理財我最大」廣播節目

片頭引用的巴菲特名言

「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當景氣來到低點,

股價慘跌時就是投資人進場的最好時機,

相反的,景氣過熱投資熱絡時

就是出場的時機點。

闕又上在他的第一本書提到用景氣燈號來做投資,

他建議投資人在景氣燈號

呈現黃藍燈時分十次進場,

而當景氣燈號來到

黃紅燈時就要一次全部出手,

這種操作方法二、三十年來從來沒有失手過

但重點是必須嚴格遵守。

 

八、追求誠實的投資報酬率

高報酬的投資背後一定都隱藏著高風險,

這種投資類型不是

一般投資大眾可以輕易駕馭的,

因此不要幻想一夜致富,

只要追求誠實的投資報酬率

就可以達到財富自由。

闕又上建議投資人投資指數型基金,

例如美國的標普 500就是

巴菲特唯一推薦的投資工具,

台灣也有相同的投資工具就是台灣 50,

台灣 50 過去每年的股利大約在 3.5 %,

投資報酬率約在 7.12 %,

是投資人可以考慮的穩健型投資工具。

 

 

 

均衡的人生財富

九、活用資產配置的投資戰略

如果光是投資股票,碰到股災時股價大跌,

資產完全沒有保障,因此最好可以搭配公債,

等於是在資產配置中有攻擊性資產,

也有防守性資產,不論大環境如何變動,

都可以在漲跌中讓自己的資產達到平衡的狀態。

資產配置的比例只要每年年底

花 10 分鐘的時間做一次調整即可,

詳細的做法可以參考

《每年10分鐘,讓你的薪水變活錢》一書。

 

十、追求均衡的人生財富

1996 年,可口可樂總裁在喬治亞理工學院的

畢業典禮中對畢業生說,

在人生中每個人都像小丑一樣拋接著五個球,

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健康、家庭、朋友及靈魂,

其中只有工作這個球是橡膠做的,

掉在地上之後還會彈起來,

其他的四個球都是玻璃做的,

一旦掉在地上就碎了。

所以大家在追求財富自由的同時,

也要注意健康、家庭、朋友及靈魂的維護,

否則徒有財富也沒有什麼意義。

 

 

 

闕又上是一位成功的基金經理人,

他的妻子卻在幾年前因病去世,

也因此他更能體會追求

均衡的人生財富的重要性。

現在,他除了持續操作基金、

為客戶規劃財務、

出書教導年輕人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及方法外,

也在台東成立好康餐飲,

希望除了金錢上的財富之外,

也能把健康的財富帶給大家。

 

 

財富自由不難!

把正確觀念建立起來一定能做到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理財周刊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是一本專業的投資理財雜誌, 提供多元的熱門財經議題、產業趨勢報導, 協助讀者精準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

理財周刊是一本專業的投資理財雜誌, 提供多元的熱門財經議題、產業趨勢報導, 協助讀者精準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