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有目標,才知道「有限的」精力該往哪裡擺
學生時代我們的生活很單純,
我們把每天計畫要讀完的章節擬出來,
希望能按時讀完,然後在考試時得到滿意的分數或名次。
工作以後,長官會幫我們擬好目標,我們心中也會有一個目標,
然後一起往那個目標投注精力。
做每件事情都是一樣,有了清楚的目標,清楚的輪廓,
即便事情的演變不如想像,有了藍圖就不容易迷路,
有了藍圖才知道要把精力投注到哪邊。
投資目標,要同時包含目標報酬與最大損失
什麼是投資目標?
下面是一個例子:
今年一整年,我希望我的投資總部位能獲利 15 % 以上,
所經歷的最大損失能同時小於 10 % 與 20 萬。
擬定投資目標時,千萬不能單純著想要賺越多錢越好,
而是要先想好自己能承受的損失有多大。
證券市場的理論跟實務告訴我們,
獲利潛力越大的證券,
往往也同時是風險最大的證券。
因此事先擬好適合自己的投資目標,
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不同人生階段,應擬訂不同投資目標
投資目標的擬定,與個性以及人生階段有關
如果您的投資目標是:我想要賺越多錢越好!
那就代表您需要把賺到的錢 也不斷著再投進去。
此時,您也該同時想著,
如果最極端的情況發生時,您也可能會血本無歸。
如果個性比較穩定,
或是覺得自己沒有財運,或是覺得自己不想輸也輸不起,
我們擬定的投資目標自然要類似:
今年一整年,我所經歷的最大損失要能同時小於 5 % 與 10 萬,
而希望總部位能獲利 10 % 以上。
在投資的早期階段,以及本錢還沒有很多的階段,
設下比較積極的投資目標是可以的。
但隨著年齡增長,
上面要養開銷越來越大的父母,下面要養沒有你不行的小孩,
生活的彈性越來越小,遭受到重大損失所能等待的時間也越剩越少,
我們的投資目標也應該變保守一些。
隨著本錢越來越大,投資目標通常也應該變保守一些
請注意筆者在設定能接受的最大損失時,
不只同時設定了 10 % ,也會設定一個數字金額。
理由是 100 萬輸了 10 萬,跟 1000 萬輸了 100 萬,一樣是 10 % ,
但輸了 100 萬跟輸了 10 萬所遭受到的損失與痛苦,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此我們應該特別注意,
時時都要重新檢視自己能承受的損失金額到底是多少。
有了明確的投資目標,
才知道什麼投資標的與怎樣的投資策略會適合自己
做起投資來也才會事倍功半。
《 本文作者簡介 》
陳金瑩 老師,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
歷任大型法人投資機構數年
現為自由投資人
老師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投資方法
目的是幫助別人:
〝少走冤枉路、直接登堂入室穩穩賺!〞
所以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歡迎幫老師的 粉絲專頁 按個讚 ↓↓
下次有新文章時 ~ 您才會收到喔!
歡迎加 ↓ 陳金瑩 的 Line 為好友
《 順手「按」讚 ↓ 以後都能收到最新文章唷 》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