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所謂成本,就是做一件事情 或是一個選擇的代價。
在投資的世界,我們需要了解的成本,
除了很表面的 "丟了多少錢進去" 以外,
還需要了解 "機會成本" 以及 "沉沒成本" 兩種概念。
機會成本就是做每個選擇的代價
機會成本,是經濟學上的專有名詞。
以前我的經濟學教授常說:機會成本是經濟學中最重要的觀念之一。
至今我甚至認為,機會成本在投資上,乃至對於人生,也是最重要的觀念之一。
所謂的機會成本,是人們面臨諸多選擇時,所放棄的選擇中,代價最高的一個。
今天您去 A 公司打工的時薪是 200 元,B 公司是 150 元, C 公司是 120 元,
如果您選擇了去 A 公司打工一小時,這一小時的機會成本就是 150 元。
沉沒成本就是已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
沉沒成本( Sunk Cost )為: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如果您開了一家麵包店,花了 60 萬元買了設備,
以及 40 萬元買了一周後會過期的麵包原料。
不幸的,一周後發現生意不佳,決定結束經營,
這無法回收的 40 萬原料成本就是沉沒成本。
了解每個選擇都有成本,以及不被
「已付出,且不可改變的沉沒成本影響」
對於打通投資心法的任督二脈至為重要
投資的機會成本,簡單說就是投入資金的利率,以及投入的時間。
如果您在市場上殺進殺出,好不容易賺到一點錢,算一算卻還不如定存,
這樣的投資帳面上雖然賺錢,實際上並沒有賺。
我們需要多加油,把報酬率拉高一些才合算。
投資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沉沒成本。
以往您買賣 A 股票賠過一萬元,這一萬元就是沉沒成本了,
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忘掉它!
千萬不可以因為無法改變的過去式,來影響我們的判斷,
下次再進出這檔股票時,不管是賺錢 還是賠錢,
千萬不可想著要把上次輸的一萬元,在這一檔賺回來才要賣掉。
能否把這不正確的心魔克服掉,
是能否成為投資高手的關鍵課題!
《 本文作者簡介 》
陳金瑩 老師,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
歷任大型法人投資機構數年
現為自由投資人
老師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投資方法
目的是幫助別人:
〝少走冤枉路、直接登堂入室穩穩賺!〞
所以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歡迎幫老師的 粉絲專頁 按個讚 ↓↓
下次有新文章時 ~ 您才會收到喔!
歡迎加 ↓ 陳金瑩 的 Line 為好友
《 順手「按」讚 ↓ 以後都能收到最新文章唷 》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